酸连轧生产线闪光对焊低合金高强钢的焊接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4625377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510022369.7

    申请日:2015-0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酸连轧生产线闪光对焊低合金高强钢的焊接工艺,其工艺条件为:焊后电极间距为3.0~3.5倍钢板厚度,闪光留量S=Kf*tb,调伸长度=闪光留量+顶锻留量+焊后电极间距,顶锻力=(热轧板带的屈服强度*0.2) ×断面积/1000,平均顶锻时间=顶锻留量/平均顶锻速度,顶锻电流为80~100KA;其中:S为闪光留量,mm;系数Kf=0.5~0.7;t为闪光时间,s;指数b=2~1.4;调伸长度,mm;顶锻留量为0.4倍的闪光留量,mm;顶锻力,KN;热轧板带的屈服强度,MPa;断面积,mm2;顶锻速度为50~80mm/s。本工艺基于热轧带钢的碳当量和规格,对闪光对焊的工艺参数进行设定和优化,获得了完整的且力学性能优异的焊接接头,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断带率,提高了产品质量和产线效率。

    一种低成本RH吹氧升温方法
    2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701827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594325.2

    申请日:2023-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成本RH吹氧升温方法,包括转炉冶炼步骤和RH精炼步骤;所述转炉冶炼步骤:需要RH吹氧升温的炉次,在转炉炉后不加入造渣料;所述RH精炼步骤:总升温量=转炉炉后未加入的造渣料的温降量+新增造渣料的温降量+原进站目标温度‑实际进站温度,按总升温量计算碳化硅或硅铁加入量、氧气吹入量;按计算值加入碳化硅或硅铁,并吹氧升温至目标温度;加铝脱氧后,向真空室中加入造渣料,加入量=常规转炉炉后造渣料加入量+新增造渣料量。本方法在加铝脱氧后加入造渣料,生成的新渣层可以将硅氧化物与含铝钢水隔离,从而减免增硅,弥补了硅氧升温影响硅成分的不足;在不影响钢水成分的情况下,能够有效降低RH升温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