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268417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10657752.9
申请日:2017-08-03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1D1/00 , E01D101/24 , E01D10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D1/00 , E01D2101/24 , E01D2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装配化的公路钢混组合梁结构,该结构由工字形钢纵梁、横撑、预制混凝土板、纵向接缝、梁端结构等组成。本发明两片工字形钢梁及其梁间横撑和预制混凝土板形成一个吊装单元,吊装单元的预制混凝土板之间通过现浇纵向接缝连接,吊装单元的钢梁之间通过横撑连接,相邻桥跨结构之间通过桥面连续结构或伸缩缝连接,形成钢混组合桥梁的结构。采用这种结构解决了传统工字形钢组合梁吊装时稳定性不足、桥面现场浇筑混凝土工作量大、现场混凝土纵向接缝多、钢梁横撑高空连接难度大、结构整体性较差的难题。本发明的桥梁结构的跨度范围为20至60米,相对传统的钢混组合梁结构,节省了材料,加快了施工进度,具有更好的工程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1397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470945.X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E01D19/00 , E01D4/00 , G06F17/11 , E01D10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两铰拱桥铰轴转角的计算方法,包括两铰拱桥在车辆荷载作用下的拱截面弯矩计算以及两铰拱桥在整体升降温作用下的拱截面弯矩计算。本发明推导了两铰拱桥在车辆荷载和整体温度变化作用下的铰轴转角解析表达式,适用于两铰拱桥初步设计阶段的铰轴转动范围计算,可以快速、简便地确定铰轴转动范围,指导两铰拱铰轴的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628948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411159.1
申请日:2023-04-17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1D1/00 , E01D2/04 , E01D21/00 , E01D10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跨度模块化组合梁结构及方法,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工作量大的问题,降低了成本,便于施工质量的控制,具体方案如下:包括沿组合梁的长度方向依次连接的主梁节段,主梁节段分为根部区主梁节段和跨中区主梁节段,所述根部区主梁节段和跨中区主梁节段均由预制的顶板、底板、钢腹板、斜撑组装而成,顶板与底板之间通过钢腹板连接,斜撑固定安装在钢腹板上以用于支撑顶板,根部区主梁节段上斜撑对应位置处还设有横撑;相邻所述主梁节段的钢腹板之间焊接固定,对应的顶板、底板之间采用现浇混凝土固定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3585040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769322.2
申请日:2021-07-07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四主缆不同垂跨比悬索桥,包括多个索塔以及沿桥梁纵向中心面对称的两对主缆,主缆通过吊杆连接桥面,主缆中部通过索塔的塔顶悬挂,主缆端部通过桥面两端的散索鞍固定,每对主缆包括相互独立的上缆和下缆,上缆的垂跨比小于下缆,上缆与下缆在塔顶处悬挂高度相同、跨中垂点高度不同。本公开能够在减少安装难度的情况下,提高悬索桥的结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395153B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010154248.9
申请日:2020-03-07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竖向缓冲抗振连梁装置,包括钢箱梁、桥塔下横梁和连梁装置,钢箱梁的两端支撑在桥塔下横梁上,并通过连梁装置与桥塔下横梁衔接,钢箱梁在横桥向设有多个隔开的间隔腔,桥塔下横梁上翼板上开设有套管孔,该套管孔靠近桥塔下横梁腹板两侧对称布置,钢箱梁的下表面设有连梁孔,连梁装置中的喇叭套管对称布置在套管孔和连梁孔内,喇叭口相互正对,钢丝绳束两端分别从喇叭口穿过,底端与下部的喇叭套管的缩径端锚固,顶端与上部的喇叭套管缩径端的固定法兰锚固,套管孔内喇叭套管的缩径端与上翼板锚固,该固定法兰通过套在钢丝绳束外的缓冲弹簧对间隔腔底面施加作用力,使钢箱梁在上下振动时,缓冲振动限制振幅。
-
公开(公告)号:CN106958190A
公开(公告)日:2017-07-18
申请号:CN201710305535.3
申请日:2017-05-03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锚式独塔斜拉桥结构,由基础、承台、桥塔、主跨斜拉索、主梁、锚固斜拉索、锚碇组成,桥塔位于主梁的一侧,由主跨斜拉索和锚固斜拉索平衡;主跨斜拉索一端锚固于主塔上,另一端锚固于主梁上,主梁通过主跨斜拉索悬吊;所述的锚跨斜拉索一端锚固于主塔上,另一端锚固于地锚上;桥塔侧主梁与桥塔或承台或基础固结,另一侧通过支座支承于过渡墩;所述的桥塔位于主梁的一侧,可垂直或后倾设置。采用这种结构,可以取消常规斜拉桥边跨,工程较为经济;主梁轴向压力传递至基础,同时采用侧倾或前后倾的桩基础,可提高桥塔处岸坡的稳定性,有利于桥塔向峡谷侧布置,从而减小跨度,降低工程规模。
-
公开(公告)号:CN119571725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816987.4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 , 广东湾区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钢混组合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贯通式剪力钉槽桥面板及钢混组合结构,预制钢筋混凝土贯通式剪力钉槽桥面板包括第一面板,所述第一面板上开设第一纵向连接槽,所述第一纵向连接槽贯穿第一面板,所述第一纵向连接槽将第一面板分割成多个第一面板单元,所述第一面板内预埋多个贯穿钢筋,多个所述第一面板单元之间通过贯穿钢筋连接,所述第一纵向连接槽用于与钢结构上成条布置的剪力连接件配合,使得所述第一面板与钢结构连为一体。本发明的桥面板与钢梁连接处的应力分布均匀,且装配精度要求低。
-
公开(公告)号:CN118360870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621165.4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湖北交投江陵长江大桥有限公司 ,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超高索塔钢筋混凝土柱与钢壳混凝土柱结合段结构,属于桥梁工程领域。结合段结构的齿块卡固于锚固横梁,锚固横梁卡固于钢壳内;每根拉索导轨的一端锚固于钢筋混凝土塔柱的上部,另一端锚固于一个锚固孔;人洞的两端分别锚固于钢壳混凝土塔柱的首个节段与钢筋混凝土塔柱的上部并与钢壳的内腔连通;钢壳混凝土塔柱的钢壳的外围以及超高索塔外轮廓所在位置均环绕设置竖向加强结构,相对应高度处的两个竖向加强结构之间通过多根连接杆固连;钢壳内腔以及人洞内腔以外的空间填充混凝土。本申请能够起到钢筋混凝土塔柱与钢壳混凝土塔柱刚度平顺过渡与内力有效传递的重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912615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145668.9
申请日:2024-02-01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平顶山龙泽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 武汉华中科大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IPC: G16C60/00 , G06F30/10 , G06F30/20 , G06F113/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结构监测与仿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电导纳计算方法。本发明通过不同尺寸的网格对模型进行划分,分别计算不同单元尺寸模型的弹性模量离散系数,根据弹性模量离散系数随单元尺寸的变化曲线确定特征单元尺寸进而确定特征模型,再利用三维时域谱单元法将特征模型离散为有限个单元。特征单元尺寸为混凝土非均质性基本不变的前提下所能划分的最大单元尺寸,相较于有限元法划分的单元尺寸更大,离散后的单元数量更少,降低了计算代价,提高了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混凝土三维细观模型计算压电导纳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168402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148207.9
申请日:2023-09-06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贵州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贵州大通路桥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PC: G01B21/32 , E01D19/14 , E01D11/02 , E02D33/00 , G06N3/08 ,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悬索桥重力式锚碇基础安全监测方法及系统,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的悬索桥重力式锚碇基础安全监测方法,包括:建立悬索桥锚碇‑地基体系的数值模型,根据数值模型选择合适量程的监测传感器;在重力式锚碇‑地基体系安装埋设监测传感器,其中,监测传感器包括阵列式位移计、锚杆应力计和压力传感器;将监测传感器接入数据采集箱,以将监测传感器采集的监测数据通过数据采集箱传输至控制中心,其中,监测数据包括岩体深部水平位移、岩体表面压力以及岩体内部应力;将监测数据输入到预设的深度学习模型中,输出重力式锚碇基础夹持效应监测安全评价的综合指标。本发明能够对重力式锚碇‑地基体系进行全方位监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