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187276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139787.3
申请日:2017-03-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C7/24 , B29D30/02 , B60B30/02 , B60B2310/214 , B60B2310/3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气轮胎及其制造装置、制造方法,在无气轮胎(10)中,由轮辐(20)将胎面环(14)与轮毂(18)连结,经由粘接层(52)将胎面环(14)与轮辐(20)接合。胎面环(14)的沿着车轴(16)的方向的内侧端部(48)及外侧端部(50)形成为从轮辐(20)的外侧环状部(36)的侧面回绕进入到半径方向内侧。
-
公开(公告)号:CN104066644B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280068082.2
申请日:2012-11-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M7/12 , B62H1/02 , B62K11/10 , B62K25/20 , B62K2202/00 , B62K2204/00 , B62K2208/00 , B62M6/9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型电动两轮车,其车架具有:下部架、左右一对后架,该下部架从向下架的后端向后方延伸,该向下架从头管向后下方延伸,该左右一对后架至少在车座的下方向后上方倾斜并与下部架的后端部连设,在该车架上设置有以电动马达作为动力源的动力单元,并且能够摆动地支承有摇臂的前端部,在该摇臂的后部轴支承有后轮,收纳有电池的电池盒在车座的下方配置在左右一对后架之间,能够摆动地将摇臂(15)的前端部支承在车架(F)上的单一支轴(33)配置在电池盒(28)的下方。由此,能够使用单一支轴,并且确保摇臂的前后方向长度,从而能够减少后轮受路面的影响而能够抑制振动。
-
公开(公告)号:CN104066645B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280068118.7
申请日:2012-11-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M7/12 , B60K17/04 , B62K11/10 , B62K25/28 , B62L1/00 , F16D65/02 , F16H57/021 , F16H57/0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B7/12 , B60K7/0007 , B60K17/04 , B60K17/043 , B60K2007/0038 , B60K2007/0092 , B60T11/04 , B60Y2200/126 , B60Y2304/07 , B62K11/10 , B62K25/28 , B62K25/283 , B62K2202/00 , B62K2204/00 , B62L1/00 , B62M7/12 , F16D51/00 , F16D51/20 , F16D65/02 , F16D65/10 , F16D2125/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式鞍乘型车辆,具有摇臂、动力单元、车轮制动器,该摇臂为悬臂式的摇臂,具有能够转动地支承在车架上的摆动支承部和与摆动支承部的车宽方向一侧连设的臂部,该动力单元具有电动马达和对该电动马达的输出进行减速并传递到后轮的车轮侧的减速器,并且该动力单元由臂部支承,该车轮制动器设置在车轮上,动力单元(P)构成为减速器(39)相对于电动马达(38)配置在与后轮(WR)相反一侧的车宽方向一侧,并且电动马达(38)在车宽方向上配置在比减速器(39)更向车体中心线(CL)侧靠近的位置,车轮制动器(80)能够从与动力单元(P)相反侧的车宽方向另一侧接近地设置在车轮(41)上。由此,容易接近在维护中优先顺序高的轮胎,并且能够使重量平衡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03661712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310376234.1
申请日:2013-08-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5/05 , B62H1/12 , B62K5/027 , B62K5/08 , B62K220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其具有能够操舵的两个前轮,能够通过车体的内倾而良好地转弯,能够对应于操作而良好地转舵。内筒(37)与外筒(38)之间经弹性部件(39)连接而成的衬套(36)的内筒(37)支承于前车架(15),轴支承前轮的转向节以能够转舵的方式支承于转向节支承部,转向节支承部设在固定于外筒(38)的转向臂,转向轴(13)的下端部的第1杆(56)经连结棒(59)与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贯穿内筒(37)的副转向轴(57)的上端部的第2杆(58)连结,副转向轴(57)的下端部的第3杆(62)经横拉杆与转向节连结,不能伸缩的棒的两端部经万向接头与车架(FA)和固定在外筒(38)的后部的第4杆(66)连结。
-
公开(公告)号:CN104066645A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280068118.7
申请日:2012-11-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M7/12 , B60K17/04 , B62K11/10 , B62K25/28 , B62L1/00 , F16D65/02 , F16H57/021 , F16H57/0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B7/12 , B60K7/0007 , B60K17/04 , B60K17/043 , B60K2007/0038 , B60K2007/0092 , B60T11/04 , B60Y2200/126 , B60Y2304/07 , B62K11/10 , B62K25/28 , B62K25/283 , B62K2202/00 , B62K2204/00 , B62L1/00 , B62M7/12 , F16D51/00 , F16D51/20 , F16D65/02 , F16D65/10 , F16D2125/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式鞍乘型车辆,具有摇臂、动力单元、车轮制动器,该摇臂为悬臂式的摇臂,具有能够转动地支承在车架上的摆动支承部和与摆动支承部的车宽方向一侧连设的臂部,该动力单元具有电动马达和对该电动马达的输出进行减速并传递到后轮的车轮侧的减速器,并且该动力单元由臂部支承,该车轮制动器设置在车轮上,动力单元(P)构成为减速器(39)相对于电动马达(38)配置在与后轮(WR)相反一侧的车宽方向一侧,并且电动马达(38)在车宽方向上配置在比减速器(39)更向车体中心线(CL)侧靠近的位置,车轮制动器(80)能够从与动力单元(P)相反侧的车宽方向另一侧接近地设置在车轮(41)上。由此,容易接近在维护中优先顺序高的轮胎,并且能够使重量平衡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02001409B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010264086.0
申请日:2010-08-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实现低重心化的电动二轮车。电动二轮车(10)具备:从头管(11)向下方且向车身后方延伸的向下车架(18);从向下车架(18)的另一端向车身后方延伸的下车架(19);通过连接构件(20)与下车架(19)的后端部连接并向上方延伸的座管(22);设置于该座管(22)的上端的座位(23);包括电动机(27)及供乘员踩踏的踏板(28)而驱动后轮(24)的动力单元(30);向电动机(27)供给电力的蓄电池(39),该电动二轮车(10)的特征在于,下车架(19)形成为在剖面观察时呈矩形状,在该下车架(19)中收容蓄电池(39)。通过将作为重量物的蓄电池(39)收容在下车架内,电动二轮车(10)的重心变低。
-
公开(公告)号:CN103661712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376234.1
申请日:2013-08-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5/05 , B62H1/12 , B62K5/027 , B62K5/08 , B62K220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其具有能够操舵的两个前轮,能够通过车体的内倾而良好地转弯,能够对应于操作而良好地转舵。内筒(37)与外筒(38)之间经弹性部件(39)连接而成的衬套(36)的内筒(37)支承于前车架(15),轴支承前轮的转向节以能够转舵的方式支承于转向节支承部,转向节支承部设在固定于外筒(38)的转向臂,转向轴(13)的下端部的第1杆(56)经连结棒(59)与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贯穿内筒(37)的副转向轴(57)的上端部的第2杆(58)连结,副转向轴(57)的下端部的第3杆(62)经横拉杆与转向节连结,不能伸缩的棒的两端部经万向接头与车架(FA)和固定在外筒(38)的后部的第4杆(66)连结。
-
公开(公告)号:CN103359250A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310092901.3
申请日:2013-03-2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M6/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辅助自行车,其一边推测骑行者所感到的疲劳程度一边设定基于实际测量的疲劳信息的辅助量并高效地进行马达的辅助。该电动辅助自行车包括检测在踏板上产生的踏力的踏力传感器(2)、具有进行人体的疲劳推测的辅助量修正部件并确定与踏力传感器(2)的输出相应的辅助力的辅助量控制部(10)以及产生上述辅助力并进行驱动力的辅助的马达(5),其中,该电动辅助自行车具有检测车辆的车速的车速传感器(1),并且上述辅助量控制部(10)包括:基本辅助量设定部(11),其根据上述踏力和上述车速运算设定基本辅助量;以及疲劳强度推测部(12),其推测骑行者的疲劳强度并增减修正上述基本辅助量。
-
公开(公告)号:CN101423005B
公开(公告)日:2011-07-13
申请号:CN200810166794.3
申请日:2008-10-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日本富拉司特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车轮,其副气室构件(13C)在副气室构件(13A)的底板(25a)上形成多条凹向副气室SC侧且沿车轮周方向延伸的槽(31),并且形成多条凹向副气室SC侧且沿车轮宽度方向延伸的槽(32),另外,局部地形成自底板(25a)向上板(25b)深的凹,在其凹的底部,接合底板(25a)和上板(25b)而在多处构成上面对接部(结合部)(33A)。在本变形例的副气室构件(13C)中,在车轮宽度方向的中央,在副气室构件(13)的底板(25a)及上板(25b)中至少一方且在与第一纵壁面(15)和第二纵壁面(16)交叉的方向上形成有槽(31)的沿车轮周方向延伸成一列,并将上面对接部(33A)等间隔地设置有11处。
-
公开(公告)号:CN101660605A
公开(公告)日:2010-03-03
申请号:CN200910147103.X
申请日:2009-06-0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63/18 , F16H63/34 , F16H2063/3089 , Y10T74/19251 , Y10T74/2011 , Y10T74/20116 , Y10T74/20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变速装置,在设置于变速轴和变速鼓之间的换档驱动力传递机构中设置空转机构,当处于选定齿轮系之一的状态或空转状态时,变速鼓的转动位置会由换档止动机构弹性保持,该车辆变速装置具有良好的变速操作感,并能在规定的时刻可靠地进行换档操作。除具有所述换档止动机构(114)以外,本车辆变速装置还含有变速限制机构(120),其在临时蓄力于所述空转机构(62)中的换档驱动力作用下,对多个所述齿轮系中齿轮系的选定状态进行切换和阻止其切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