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02118B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010291265.7
申请日:2020-04-14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无锡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配式组合梁,包括预制梁体和现浇梁体,所述预制梁体包括预制主梁,所述预制主梁的至少其中一个横向端形成有用于搁置结构板的牛腿;现浇梁体后浇形成于所述预制主梁顶部,所述现浇梁体内的现浇区主筋与所述预制主梁内的预制区主筋一体箍绑。另外还涉及一种梁板节点,包括如上所述的装配式组合梁,至少其中一个牛腿上搁置有结构板。本发明提供的装配式组合梁及梁板节点,通过在预制主梁上形成牛腿以搁置结构板,并通过现浇梁体实现与梁板的相互固结,能有效地提高板梁之间的结合强度及受力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587923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868467.3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干连接框架节点构造及其施工方法,包括预制柱,下端预埋有灌浆套筒,上端穿出有柱纵筋;相邻两预制柱之间,一预制柱下端套设在另一预制柱的灌浆套筒内;预制柱的两侧均设置有预留钢筋孔道,预留钢筋孔道内固定连接有梁顶纵向钢筋;以及预制梁,内部整段开设有U形槽,上部留有一定厚度的叠合层;预制梁搁置在预制柱的梁托上,梁顶纵向钢筋伸入U形槽内,将U形槽、叠合层以及梁顶纵向钢筋一起现浇混凝土与预制柱形成整体。本发明通过梁底纵向钢筋不伸出梁端,与附加钢筋通过间接搭接传力来代替梁底纵向钢筋直接伸入节点核心区锚固来实现荷载传递,可以有效解决节点核心区钢筋密集、安装施工困难、节点质量不易得到保证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090594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0902310.1
申请日:2023-07-21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城市深部空间近接施工变形控制的方法,可以有效控制近接施工时新建结构施工对周边环境及既有结构的影响。其适用深度可以扩展到50m以深;结合城市深部空间主要结构类型,即隧道与深竖井,针对性的提出了近接施工的变形控制措施;全过程变形设计方法不仅包含全资源勘察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及运维阶段工程全寿命周期,同时涉及到新建结构、岩土体及既有结构等近接全作用对象,方法系统性完备。该设计方法适用于深部空间,能够针对深部结构型式产生的近接类型进行变形控制,并且具备近接工程全寿命周期及全参与对象控制等特点,可以在城市深部空间近接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680879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585553.7
申请日:2023-05-23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28 , G06F30/13 , G06F17/1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深部地下隧道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确定深部地下隧道结构及外围水压力折减系数的方法,先根据深部地下隧道实际工程建立隧道及排水盲管的概化模型,并获得概化模型的特征参数值,然后根据概化模型建立隧道二衬/管片外层最大外水压力水头高度h1max的计算公式,最后定义外水压力折减系数η为隧道二衬/管片外层最大外水压力水头高度h1max与隔水帷幕圈外围沿隧道中心线处距地下水位的水头高度h0的比值,计算出外水压力折减系数η的精确值。本发明可以实现定量计算外水压力折减系数η,为特定的深部地下隧道结构外侧水压变化的调节、隧道等类似地下结构设计以及精细化防排水设计提供理论方法,具有重要工程实践意义和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215171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571331.7
申请日:2021-12-21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配式结构溢浆连接节点的施工方法,包括:施工第一构件,在第一构件的顶部预留灌浆槽并向灌浆槽内灌浆;预制第二构件,在第二构件的底部设有装配型钢,装配型钢包括埋设于第二构件内的预埋段以及凸出于第二构件外的插接段;将第二构件提升至第一构件上方,通过插接段插接至灌浆槽内并使灌浆槽内的浆料随之溢出,实现第二构件与第一构件的连接。相应地还提供一种装配式结构溢浆连接节点。本发明通过简单的插接操作即可实现湿节点连接,不需要现场支模及钢筋连接,施工极为便利;解决了构件及钢筋定位实施难、节点区钢筋连接构造复杂、节点强度弱及渗漏水、施工不便利工效低等问题;连接节点受力明确、可靠性高,工程质量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922025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064017.3
申请日:2021-01-18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2D29/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下工程领域,涉及一种地下结构的逆作法施工工法,包括如下步骤:1)施工围护结构,开挖基坑至结构顶板的位置,施工结构顶板并在其上固定顶板悬吊系统;2)架设竖向承载系统,并将顶板悬吊系统与竖向承载系统连接;3)继续开挖至结构中板的位置,施工结构中板并在其上固定中板悬吊系统;4)将中板悬吊系统与顶板悬吊系统连接;5)继续开挖至结构底板的位置,施工结构底板,然后施工结构中板下方的结构侧墙及结构柱;6)拆除中板悬吊系统,施工结构中板上方的结构侧墙及结构柱;7)拆除顶板悬吊系统。本发明既解决了传统逆作法临时竖向支撑构架费用高的问题,又不会影响结构构件的施做,还可以大大加快施工速度,提高施工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359865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495650.X
申请日:2020-12-17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坑顶预制装配式挡土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冠梁以及设置于冠梁上的预制挡土墙,预制挡土墙上预留有沿竖向贯穿的灌注孔;冠梁的顶部预留有预留钢筋,预留钢筋部分伸至冠梁外,且预留钢筋伸至冠梁外的部分插入至灌注孔中;预留钢筋伸至灌注孔中的部分的顶端安装有螺帽;灌注孔内浇筑有细石微膨胀混凝土。本发明的挡土墙采用预制方式现场拼接,施工便捷、经济环保,还能提高施工效率;且通过前期在冠梁的顶部预留预留钢筋和在预制挡土墙上预留灌注孔,装配时将预留钢筋插入灌注孔内,后期用细石微膨胀混凝土灌注灌注孔后使挡土墙与冠梁连成整体,提高装配式挡土墙结构的整体性及连接节点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519824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2010291758.0
申请日:2020-04-14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无锡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制站台板,包括板体、第一钢筋以及用于浇筑混凝土的浇筑孔,浇筑孔贯穿板体的上下表面,第一钢筋包括置于板体内的内置段以及用于与第一预制站台墙连接的连接段,连接段伸出至板体外。还涉及一种装配式站台,包括结构板、预制站台板、用于支撑预制站台板的其中一侧的第一预制站台墙以及用于刚性连接的混凝土。还涉及一种装配式站台的施工方法,包括S1‑S5五个步骤。本发明通过带第一钢筋的预制站台板,便于与预制站台墙连接,连接后再通过浇筑孔混凝土形成刚性连接,不需要现场支模,可以避免传统现浇作业施工效率较低、工序复杂、构件施工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提高装配式结构的稳定性及连接节点强度、施工质量,同时缩短工期。
-
公开(公告)号:CN111364512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239659.8
申请日:2020-03-30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4B1/5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下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逆作地下结构的预制中纵梁,包括左右对称设置并通过高强螺栓连接的预制左侧中纵梁和预制右侧中纵梁,预制左侧中纵梁两端的凹槽分别与预制右侧中纵梁两端的凹槽对置形成容纳钢管柱的容置槽;该预制中纵梁与钢管柱的节点结构,包括钢管柱以及对置的两个上述预制中纵梁,两个预制中纵梁的一端支撑于钢管柱的承载钢板上并通过预埋连接件与承载钢板连接;该节点结构的装配方法是先将预制左侧中纵梁和预制右侧中纵梁分别从两侧吊运至安装位置并与承载钢板固定,再将其端部与侧向钢板固定,最后将预制左侧中纵梁和预制右侧中纵梁固定;本发明可以大大降低预制中纵梁的拼装难度,还可以增加节点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137978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1126728.3
申请日:2018-09-26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2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换乘车站换乘节点站厅无柱结构,包括顶板(1)、中板(9)、底板(8)和侧墙(3),所述顶板(1)和中板(9)形成中间无立柱的站厅层,所述顶板(1)包括侧顶板和中部顶板,所述中部顶板的高度高于侧顶板的高度,以形成挑高的空间减小覆土厚度;所述中部顶板处设有呈网状的井字梁(5),所述井字梁(5)包括端部置于所述侧墙(3)之上的若干相互垂直的横跨梁和纵跨梁,以增加顶板(1)的强度。本发明的地铁换乘车站换乘节点站厅无柱结构,无柱站厅有利于客流疏导,且视觉开阔,增加的井字梁和挑高的顶板增强了顶部结构的受力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