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813824A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610761638.6
申请日:2016-08-30
Applicant: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W30/182 , B60W40/06 , B60W40/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30/182 , B60W40/06 , B60W40/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的全地形模式自动切换方法、系统及车辆,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判断车辆的行驶模式;如果车辆处于四驱模式,则获取实时路况信息及车辆状态信息;根据实时路况信息及车辆状态信息,匹配对应于实时路况信息及车辆状态信息的扭矩负荷图;根据扭矩负荷图控制车辆切换至相应的全地形模式。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根据车辆行驶的实时路况自动切换至合适的全地形模式,保证车辆顺利通过恶劣的路况,从而提高车辆在不同工况下行驶的稳定性及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851179A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410068118.8
申请日:2014-02-27
Applicant: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61/10 , F16H59/24 , F16H59/44 , F16H59/50 , F16H2059/506 , F16H2061/049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的控制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车辆的发动机处于起动状态且所述车辆的档位为前进档位时,检测所述车辆的主动轮的转速和从动轮的转速;当所述主动轮的转速大于第一速度阈值、所述从动轮的转速小于等于第二速度阈值且所述车辆满足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车辆的变速器进入脱困模式,其中,所述第一速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速度阈值。该控制方法能够大大提高受困车辆脱困的成功率,保证车辆的安全驾驶,给用户带来方便。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车辆的控制装置和一种具有该控制装置的车辆。
-
公开(公告)号:CN102632790A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1210130948.X
申请日:2012-04-28
Applicant: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H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及其热控制系统,涉及电动汽车制造技术领域,用于提高车厢的制热效率,降低能耗。所述电动汽车热控制系统,包括第一热泵装置,第二热泵装置,和水冷式冷凝器,所述第一热泵装置包括通过管路连接的暖风芯体、电机和第一水泵;所述第二热泵装置包括通过管路连接的电动压缩机和蒸发冷凝器;所述水冷式冷凝器与所述第一热泵装置中的暖风芯体和电机相连,所述水冷式冷凝器与所述第二热泵装置中的电动压缩机和蒸发冷凝器相连。本发明适用于汽车制造。
-
公开(公告)号:CN118124387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311864249.2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碰撞处理方法和系统,属于电池碰撞处理技术领域,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获取设置在动力电池上不同位置的多个碰撞传感器采集的碰撞信号,能够基于每个碰撞传感器采集的碰撞信号,确定动力电池的碰撞信息,并将碰撞信息上传至云端,以使云端基于碰撞信息,确定针对车辆端的车端处理策略;进而接收并执行云端发送的车端处理策略。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车辆端对动力电池的碰撞信号进行检测,能够在云端基于动力电池受到碰撞时的碰撞位置和碰撞强度,确定相应的车端处理策略,使得车辆端能够及时执行相应的车端处理策略,对发生碰撞的动力电池进行针对性处理,进而将动力电池的碰撞风险最小化,保证用户的用车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0782110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1910087067.6
申请日:2019-01-29
Applicant: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评价驾驶员驾驶情况的方法和装置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关于至少一个评价因素的信息;以及基于所述至少一个评价因素中每一评价因素对应的瞬时评分规则和所述信息,确定每一评价因素对应的瞬时评分;基于所述至少一个评价因素中的每一评价因素对应的所述瞬时评分,确定每一评价因素对应的单评分,其中,所述每一评价因素对应的单评分表明对所述驾驶员驾驶情况的评价。本发明所述的评价驾驶员驾驶情况的方法实现了对驾驶员的驾驶情况作出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1398743B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1811639834.1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安全管控领域,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整车高压回路绝缘检测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当新能源汽车的高压电池包的主继电器处于断开状态时,判断是否存在充电枪接入信号;当检测到充电枪接入信号时,检测高压电池包的电池温度;判断所检测的电池温度是否处于用于指示电池包充电仅加热工况的加热阈值范围内;当所检测的电池温度在加热阈值范围内时,在准备进入充电仅加热工况之前控制闭合主继电器;基于设置在电池管理系统中的绝缘检测回路,对新能源汽车的整车高压回路进行绝缘检测。由此,消除了充电仅加热工况下因绝缘故障所导致的高压漏电风险,提升了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701410B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011598116.1
申请日:2020-12-29
Applicant: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244 , H01M50/209 , H01M50/249 , H01M50/291 , H01M50/367 , A62C3/16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51 , H01M10/6554 , H01M10/656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包以及具有其的车辆,所述电池包包括:下箱体,下箱体包括:侧板、底板以及加强梁,加强梁与侧板限定出容纳空间,侧板上设置有彼此连通的第一排爆口和第二排爆口;电池模组,电池模组为多个,每个容纳空间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电池模组,电池模组具用于排出气火流的排出口,排出口与第一排爆口可选择地连通,第二排爆口与外界连通,且排出口排出的气火流通过第一排爆口、第二排爆口排出电池包。由此,不仅可以避免电池包内电池模组出现热失控后,电池包产生明火,从而避免电池包起火、爆炸,提高电池包的使用安全性,而且可以降低电池包内部多个电池模组之间的热失控蔓延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009273B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1910458785.X
申请日:2019-05-29
Applicant: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功率确定方法、装置及车辆,涉及车辆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确定所述汽车当前需求的功率;在所述当前需求的功率大于所述动力电池的可持续工作功率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动力电池在预设时段内输出功率的历史信息;确定所述历史信息中,输出功率大于所述可持续工作功率且小于所述动力电池的峰值功率的目标历史信息;获取所述目标历史信息对应的时长;在所述时长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长的情况下,所述动力电池按照预设功率输出;所述预设功率小于或等于所述可持续工作功率。在当前需求的功率大于动力电池的可持续工作功率的情况下,若动力电池在大负荷情况下运行较长时间,动力电池按照将较小的预设功率输出,延长动力电池的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3771648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1336681.5
申请日:2021-11-12
Applicant: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L50/64 , B60L3/00 , H01M50/358 , H01M50/204 , H01M50/244 , H01M50/249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54 , H01M10/6556 , H01M10/6567 , H01M10/65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车辆包括:底盘,底盘包括:左门槛梁、右门槛梁、前横梁和后横梁;底板;顶板组件;多个电池单体,其中,顶板组件设置有第一排气通道,左门槛梁和右门槛梁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第二排气通道,第二排气通道与第一排气通道相连通,以及与外部环境相连通,以在电池单体热失控后排出气火流。由此,使顶板组件上的第一排气通道与容纳空间相连通,以及与左门槛梁和右门槛梁中的至少一个上的第二排气通道相连通,并且使第二排气通道与外部环境相连通,当容纳空间中产生高温高压的气火流时,可以充分利用车辆上原有的左门槛梁或右门槛梁,以及顶板组件的结构进行排气,无需设置其他部件,可以简化车辆的结构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3540683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720790.0
申请日:2021-06-28
Applicant: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383 , H01M50/30 , H01M50/204 , H01M50/244 , H01M50/249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电池包下箱体、电池包和车辆,电池包下箱体包括边梁框架、底护板和内部横梁,边梁框架具有进气孔、排气通道和排气孔,进气孔通过排气通道与排气孔连通,进气孔用于将电池热失控时产生的气火流引入排气通道,排气孔用于将经由排气通道流至排气孔的气火流排出下箱体主体,进气孔分为至少两层。本公开的电池包下箱体采用热流分配设计,可以实现快速疏导和泄压,减小边梁框架局部被冲击破坏,同时热失控喷发的高温气火流通过进气孔的分散和阻挡,可以有效避免在防爆阀出口燃烧产生明火。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