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装配式地下结构
    5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086295U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920607857.8

    申请日:2019-04-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装配式地下结构包括地下墙、钢结构卡槽、预应力千斤顶、主体结构立柱;预制顶纵梁、预制顶板、顶板现浇层、顶板防水层共同形成复合防水预应力顶板;预制中纵梁、预制中板、中板现浇层共同形成复合中板;预制垫层、底板防水层、现浇底板共同形成复合防水底板;地下墙、侧墙防水层、侧墙现浇层共同形成复合防水墙;复合防水预应力顶板、复合预应力中板、复合防水底板、复合防水墙之间均形成有效连接,形成全包防水全复合装配式地下结构;从而克服了全装配式地下结构渗漏水的问题,突破了装配式地下结构应用范围的局限,可在富水地层、周边环境复杂、变形控制高的地区应用,可有力推进装配式结构在地下工程中的广泛应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调整自动扶梯井道长度的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8843546U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821396119.5

    申请日:2018-08-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调整自动扶梯井道长度的结构,设于扶梯支撑梁(4)的延伸端,包括钢构件一(1)、钢构件二(2)、钢构件三(3)和固定件(5),所述钢构件三(3)与扶梯支撑梁(4)垂直,且与所述扶梯支撑梁(4)顶部设置的预埋钢板(6)固定连接,且所述钢构件二(2)与所述扶梯支撑梁(4)平行,并通过所述固定件(5)贴合固定于所述扶梯支撑梁(4)的侧面,所述钢构件一(1)为若干个,间隔设于所述钢构件二(2)和钢构件三(3)之间,且与所述钢构件二(2)和钢构件三(3)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实际工程中扶梯井道长度超过扶梯长度时扶梯无法安装的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伸缩缝止水带的保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7469474U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721307658.2

    申请日:2017-10-11

    Inventor: 朱炎兵 赵星 沈婷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伸缩缝止水带的保护装置,包括支撑凹槽、支撑板、固定板和固定条;支撑凹槽为两个,分别设置于止水带裸露端的上下两侧,支撑凹槽预埋于先期浇筑的混凝土结构中,其开口端正对伸缩缝;支撑板紧贴支撑凹槽的开口端放置,其上设有允许受力钢筋出露端穿过的通孔;固定条设置在固定板与支撑板之间,多个固定条沿纵向方向间隔排列;固定板上设有允许受力钢筋出露端穿过的通孔,将固定板穿过受力钢筋出露端部并通过螺杆固定,紧固螺杆以施加水平方向力,使固定条压紧支撑板,以对支撑凹槽和止水带进行支撑加固;本实用新型保护装置承担了后期浇筑混凝土产生的侧向力,有效防止止水带移位或破裂,对止水带起到良好的保护效果。(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利用地下连续墙的抗沉陷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7092107U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720813271.8

    申请日:2017-07-06

    Abstract: 一种利用地下连续墙的抗沉陷结构,属于地下建筑结构,解决现有注浆等地基处理方式抗沉陷处理不够彻底、处理时效性较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地下连续墙和地下主体结构,所述地下连续墙在基坑底以下刚性固定连接有多个牛腿墩,各牛腿墩与地下连续墙内侧在混凝土垫层下正交刚性固定连接,承受地下主体结构自重及荷载;所述牛腿墩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成本较低,可以充分利用地下连续墙参与竖向承压受力,增加地下主体结构安全,适用于采用连续墙作为围护结构的轨道交通、民用建筑地下工程抗沉陷。

    钢管混凝土柱脚预应力锚栓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3007975U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220724534.5

    申请日:2012-12-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结构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管混凝土柱脚预应力锚栓结构。它包括锚栓,所述锚栓表面套有PVC套管,锚栓上端固定连接上锚板,下端固定连接下锚板;上锚板与下锚板之间设有构造钢筋,下锚板底部设有预埋件。本实用新型预应力锚栓结构,锚栓贯穿整个高度直达基础底部,结构整体性好;通过对锚栓施加准确的预拉力,使上、下锚板对钢筋混凝土施加压力,基础受弯时,混凝土压力有所释放但始终处于受压状态,不会出现裂缝;构造钢筋和锚栓交叉架设,不影响相互穿插,基础整体性好,施工便利,在大型公共建筑等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分区施工的施工缝结构
    5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418526U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621481931.9

    申请日:2016-12-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分区施工,提供一种分区施工的施工缝结构,包括先浇混凝土板、后浇混凝土板以及垫层,先浇混凝土板与后浇混凝土板均铺设于垫层上,先浇混凝土板具有第一接触部,后浇混凝土板具有第二接触部,第一接触部内嵌合有钢板止水带,且钢板止水带由第一接触部与第二接触部之间的贴合部位竖直延伸至第二接触部内;还提供一种施工方法,用于分区施工。本实用新型的施工缝结构中,先浇混凝土板通过第一接触部形成企口结构,后浇混凝土板的第二接触部与第一接触部搭接,另外第二接触部与第一接触部之间采用竖直设置的钢板止水带连接,形成非常好的防水效果,而且在施工时也比较方便。

    钢管混凝土柱与型钢混凝土梁中层节点连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2466845U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20088160.2

    申请日:2012-03-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管混凝土柱与型钢混凝土梁中层节点连接结构,钢管混凝土柱与型钢混凝土梁之间设置有节点环梁,上下环板的内端均与钢管混凝土柱固定连接,上下环板的外端均与型钢混凝土梁的梁钢筋固定连接,上下环板之间的钢管混凝土柱上固定连接有上下加强环板,上加强环板与型钢板的型钢上翼缘固定连接,下加强环板与型钢板的型钢下翼缘固定连接,相邻两型钢混凝土梁之间的钢管混凝土柱上固定连接肋板。本实用新型的钢管混凝土柱和型钢混凝土梁梁柱节点采用型钢焊接,浇筑混凝土,施工简单,形成后的钢管混凝土柱和型钢混凝土梁节点比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和混凝土梁节点具有更大的承载力,适用于承载大跨度地下土建结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