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352920C
公开(公告)日:2007-12-05
申请号:CN94107243.6
申请日:1994-06-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林原生物化学研究所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新的非还原性糖类生成酶及其制备和应用。这种酶可从Rhizobium sp.M-11(FERMBP4130)和Arthrobacter sp。Q36(FERMBP-4316)等微生物的培养物中获取,当其作用于还原性淀粉部分水解产物时可生成具有海藻糖结构的非还原性糖类。当葡萄糖淀粉酶和α-葡糖苷酶作用于这种非还原性糖类时,易于产生海藻糖。这种非还原性糖类和海藻糖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和药品中。
-
公开(公告)号:CN101044244A
公开(公告)日:2007-09-26
申请号:CN200580035703.7
申请日:2005-09-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林原生物化学研究所
IPC: C12N15/56 , C12N9/24 , C12N1/21 , C07H3/06 , A23L1/09 , A23L1/236 , A23L1/30 , A61K8/00 , A61K47/26 , A61K47/40 , C08B37/00 , C12P19/04 , C13K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H3/06 , A23L29/35 , A23L33/25 , C12N9/2402 , C12N9/2405 , C12P1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以葡萄糖作为组成糖的非还原性糖,提供在扩大非还原性糖的选择范围的同时生成该非还原性糖的新酶和它们的生成方法和制备方法,编码该酶的DNA,含有该DNA的重组DNA和转化体,以及含有该非还原性糖的组合物及其用途作为课题,通过提供具有由通式1表示的结构的异环麦芽寡糖和生成该糖的新型异环麦芽寡糖合酶和它们的生成方法和制备方法,以及编码该酶的DNA和含有该DNA的重组DNA和转化体,以及含有异环麦芽寡糖或含有该糖的糖类的组合物及其用途,从而解决上述课题。通式1:环{→6)-[α-D-Glcp-(1→4)]n-α-D-Glcp-(1→)}(n是指4或5)。
-
公开(公告)号:CN1946853A
公开(公告)日:2007-04-11
申请号:CN200580012756.7
申请日:2005-04-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林原生物化学研究所
IPC: C12P19/18 , C07H3/06 , C12P19/14 , A23C9/12 , A23G1/00 , A23L1/22 , A23L1/29 , C12R1/865 , C12R1/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含有蔗糖和乳糖的水溶液中通过使来自属于芽孢杆菌属的微生物的β-呋喃果糖苷酶和蔗糖非利用性酵母发生作用,来制造作为糖组成含有大于或等于 70%乳蔗糖、1-蔗果三糖和果糖基乳蔗糖合计不到3%的乳蔗糖高含量糖的方法,并提供通过将该乳蔗糖高含量糖通过层析来制造作为糖组成含有大于或等于90%乳蔗糖的高纯度乳蔗糖的方法,制造结晶乳蔗糖的方法,还提供由该制造方法得到的乳蔗糖高含量糖和高纯度乳蔗糖。
-
公开(公告)号:CN1281744C
公开(公告)日:2006-10-25
申请号:CN94116151.X
申请日:1994-07-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林原生物化学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G3/42 , A23G3/343 , A23G3/346 , A23G4/10 , A23G2200/02 , A23G2200/06 , A23L2/64 , A23L13/428 , A23L15/20 , A23L27/33 , A61K8/365 , A61K8/60 , A61K8/66 , A61Q7/00 , A61Q11/00 , A61Q17/04 , A61Q19/00 , A61Q19/02 , C12N9/90 , C12P19/16 , C12P19/20 , C12P19/24 , C12R1/01 , C12R1/40 , C13K13/00 , Y10S435/877
Abstract: 一种以SDS-PAGE测得分子量为约57,000-120,000道尔顿,以两性电解质进行等电电泳测得PI为3.8-5.1的酶,该酶能将麦芽糖转化为海藻糖,反之亦然。该酶从Pimelobacter、Pseudomonas和Thermus属微生物中分离出来。使用该酶,可以很容易地以低成本从市售麦芽糖工业规模生产海藻糖。以该酶制备的海藻糖及其含海藻糖的糖类组合物,适于在食品,化妆品组合物和药物组合物中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0081C
公开(公告)日:2004-12-15
申请号:CN99123896.6
申请日:1999-09-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林原生物化学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P19/04 , C12N9/2402 , C12N9/90 , C12P19/14 , C12P19/18 , C12Y302/01001 , C12Y302/01002 , C12Y302/01003 , C12Y302/0102
Abstract: 一种非还原性糖形成酶和一种海藻糖释放酶,它们具有适中的温度范围内,即40或45℃以上且60℃以下的范围内的最适温度;并且具有酸性pH范围内,即小于pH7的最适pH。例如,可通过在营养培养基中培养能够产生这些酶的微生物或通过重组DNA技术而以需要的量获得这两种酶。
-
公开(公告)号:CN1169774C
公开(公告)日:2004-10-06
申请号:CN97111643.1
申请日:1997-03-31
Applicant: 株式会社林原生物化学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1/192 , A61K35/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蜂胶提取物,该提取物的制备是通过调整蜂胶的pH至5.5-7.0,以改进蜂胶有效成分的水溶性,还公开了一种含有蜂胶提取物的组合物以及用于改进蜂胶提取物水溶性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6008740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34800.6
申请日:2011-06-17
Applicant: 株式会社林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P19/10 , A61K8/022 , A61K8/73 , A61K47/36 , A61K2800/10 , A61Q19/00 , C08B37/0018 , C08L5/00 , C12R1/645 , A61K8/732 , C08L5/02
Abstract: 本发明旨在提供不经由溶剂沉淀等的烦琐的纯化步骤而制备,并且,在成形为膜之时示相比以往品更高的断裂强度的含有支链淀粉的粉末和其制备方法以及用途。通过提供含有支链淀粉的粉末,其特征在于,是不经从将属于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的微生物的变异株在含葡萄糖及麦芽糖作为碳源的培养基中培养而得到的培养物除去夹杂糖质的步骤而制备的含有支链淀粉的粉末,含在75容积%水性甲醇中不溶的支链淀粉级分和可溶的夹杂糖质级分,基于蒽酮‑硫酸法求出的,相对于粉末全体中含的全糖质含量的夹杂糖质级分中含的夹杂糖质含量的比例是3质量%以下,同时含有甘露糖醇、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用途来解决上述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140503B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180034815.6
申请日:2011-06-17
Applicant: 株式会社林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P19/10 , A61K8/022 , A61K8/73 , A61K47/36 , A61K2800/10 , A61Q19/00 , C08B37/0018 , C08L5/00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旨在提供不经由溶剂沉淀等的烦琐的纯化步骤而制备,并且,在成形为膜之时示相比以往品更高的断裂强度的含有支链淀粉的粉末和其制备方法以及用途。通过提供含有支链淀粉的粉末,其特征在于,是不经从将属于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的微生物的变异株在含葡萄糖及麦芽糖作为碳源的培养基中培养而得到的培养物除去夹杂糖质的步骤而制备的含有支链淀粉的粉末,含在75容积%水性甲醇中不溶的支链淀粉级分和可溶的夹杂糖质级分,基于蒽酮-硫酸法求出的,相对于粉末全体中含的全糖质含量的夹杂糖质级分中含的夹杂糖质含量的比例是3质量%以下,同时含有甘露糖醇、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用途来解决上述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093448B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010571709.9
申请日:2010-09-03
Applicant: 株式会社林原
IPC: C07H17/04 , C07H1/06 , C12P19/18 , C12P19/14 , C12P19/16 , C12P19/60 , A23L1/09 , A61K8/60 , A61K31/7048 , A61P39/06 , A61Q19/00 , A61Q1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P19/60 , A23L33/10 , A23L33/15 , A61K8/0241 , A61K8/676 , A61K8/732 , A61K31/7048 , A61K2800/57 , A61K2800/654 , A61Q19/02 , C07H17/04 , Y10T428/2982
Abstract: 含有2-O-α-D-葡萄糖基-L-抗坏血酸无水结晶的粉末及其制造方法和用途。【课题】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比之前常用的准药品级的含有抗坏血酸2-葡萄糖苷无水结晶的粉末更难以固结的含有抗坏血酸2-葡萄糖苷无水结晶的粉末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用途。【解决手段】提供了一种含有抗坏血酸2-葡萄糖苷无水结晶的粉末,该粉末按无水物换算含有超过98.0质量%不足99.9质量%的抗坏血酸2-葡萄糖苷,基于粉末X射线衍射曲线算出抗坏血酸2-葡萄糖苷无水结晶的结晶度为90%以上,或氮气流下除去粉末中的水分后,在温度25℃、相对湿度35%的条件下保持12小时时其动态水分吸附量为0.01质量%以下,还提供了它的制造方法以及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01484460A
公开(公告)日:2009-07-15
申请号:CN200780025579.5
申请日:2007-07-05
Applicant: 株式会社林原生物化学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3K7/00 , A23C13/12 , A23C13/125 , A23L5/00 , A23L29/30 , A23V2002/00 , C07H3/04 , C12G3/005 , A23V2250/616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新型无水结晶β-麦芽糖、其制造方法以及用途,提供一种熔点为154~159℃的无水结晶β-麦芽糖、包含将含水结晶β-麦芽糖在有机溶剂中保持在室温以上的温度下进行脱水的工序的该无水结晶β-麦芽糖的制造方法以及用途,由此来解决上述课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