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22162651U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21029104.0
申请日:2024-05-11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D11/3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防水排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热防水层结构,隔热防水层结构由围岩处依次铺设初期支护层、土工布层、初支侧防水层、隔热层、二衬侧防水层和二次衬砌层;隔热层和二衬侧防水层由连接钉固定连接,连接钉穿入隔热层内,连接钉包括锚固杆,锚固杆上设有多个倒齿,多个倒齿沿锚固杆的垂直方向分布。连接钉的一端插入隔热层内,另一端与二衬侧防水层连接,避免了因使用预制材料而对固定件尺寸选择的不便性。锚固杆上设有多个倒齿,当锚固杆垂直插入隔热层内,旋转连接钉,使倒齿释放变形更深入的锚固在隔热层内。将防水材料和隔热材料连接成为一个整体,达到隔热防水层结构施工工艺简单易行、工效高、固定牢固并且施工质量受控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19638852U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21207745.6
申请日:2023-05-18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河北省同创交通工程配套产品产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防排水技术领域,具体的将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地温铁路隧道新型防排水构造。其上述新型防排水构造,通过初期支护表面处理、固定缓冲反滤层、展布并固定外侧耐高温防水板/防排水板、外侧耐高温防水板/防排水板接缝处理、展布并固定内侧耐高温防水板/防排水板、内侧耐高温防水板/防排水板接缝处理和二次衬砌施工形成,且外侧粘接带、外侧耐高温防水板/防排水板和保温隔热层以及内侧粘接带和内侧耐高温防水板/防排水板分别采用热合工艺一体成型并固定。本实用新型保证了高地温铁路隧道防水层的完整性和可靠性,降低了隧道渗漏水风险,施工质量可控,并且施工便捷,提高了施工工效。
-
公开(公告)号:CN216894418U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20462035.7
申请日:2022-03-04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河北省同创交通工程配套产品产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减隔震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涉及一种隧道隔震结构。其结构包括拱墙隔震结构和仰拱隔震结构,其中,所述拱墙隔震结构由内至外包括初期支护结构、通过膨胀螺栓固定的橡胶隔震垫层、防水层和二次衬砌结构;所述仰拱隔震结构由内向外包括前期支护结构、水泥砂浆找平层、聚氨酯泡沫板和橡胶隔震支座构成的复合隔震垫层、止水层、仰拱混凝土层。该隧道隔震结构能够有效吸收地震波能量,避免隧道整体结构发生破坏损伤,并且具有构造简单、施工便捷、造价相对较低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212376679U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2020424072.X
申请日:2020-03-30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FRP板与蜂窝铝芯的长距离隧道通风隔板,所述通风隔板横向设置于斜井内,将斜井分为上部的进风道和下部的出风道;通风隔板为FRP板与蜂窝铝芯组成的复合板,复合板由三层材料组成,上下面层为FRP面板,中间层为蜂窝状铝芯强化层,使用结构胶结剂进行连接;通风隔板下方为钢结构支撑龙骨架,上部为支撑悬杆。本实用新型采用斜井分隔式通风技术,利用承压效果好且自重轻的隧道通风隔板,解决长大隧道由于地形限制及设斜井时坡度等因素而引起的通风困难的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5154177U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520830791.0
申请日:2015-10-26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D9/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止异物侵入的防护明洞结构。隧道洞口有异物侵入很难清理且影响施工进度,危及运营安全,对生命、财产有较大隐患。本实用新型于隧道洞口设置,自下而上包括桩基、灰土换填和明洞主体;桩基于隧道中线两侧对称设置两列,两侧桩基的桩顶各构筑有一道纵向的灰土换填,两侧灰土换填上方构筑呈棚洞状的明洞主体;明洞主体两侧底端与灰土换填的连接部设置有横截面扩大端。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防止异物进入隧道内,结构简单,工程造价低,同时易于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217380573U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21185560.5
申请日:2022-05-17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半预制隧道组合衬砌结构。结合预制和现浇两种工艺的隧道衬砌施工中,需要提出一种既利于预制又能减少现浇施工量的拼装方案。本结构包括初期支护,内侧为组合二次衬砌;组合二次衬砌的顶部中央为预制拱顶块,底部中央为预制仰拱块,两侧自上而下为预制拱墙块和现浇边墙。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中,拱顶、拱墙和仰拱部分均为预制拼接结构,边墙为现浇结构,有效降低了现浇边墙的高度,降低边墙现浇后悬臂风险;预制拱墙块通过自身重力与现浇边墙压实,减小接触缝隙,整体结构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204386625U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520024017.0
申请日:2015-01-14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衡水中铁建工程橡胶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朵生君 , 牛斌 , 刘佩斯 , 王红续 , 陈花顺 , 马伟斌 , 谢君泰 , 谭永杰 , 金家康 , 张千里 , 胖涛 , 郭勇 , 付兵先 , 郭小雄 , 马超锋 , 邹文浩
IPC: E21D11/3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止水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铁路隧道环向缝用钢板自粘止水带。构成该止水带的技术方案包括由设置于镀锌钢板两侧的止水区和设置于其中部的能够伸长收缩的变形区构成,在构成所述止水区的镀锌钢板的与相应的隧道结构混凝土对应的一面或上下两面设置有高分子自粘胶层。该止水带能够有效解决由于混凝土收缩变形造成结合面产生缝隙导致渗水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3403893U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320495008.0
申请日:2013-08-14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D11/3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TBM施工的区间管片与模筑衬砌接口的防水结构。TBM施工的区间若采用两种结构接口,通常的防水做法是将模筑衬砌直接与管片浇筑在一起,防水效果有限。本实用新型在TBM管片和TBM模筑衬砌的接口处设置变形缝,变形缝中填充聚氨酯发泡板;TBM管片上设置的密封垫沟槽中设置有被聚氨酯发泡板挤压的弹性密封垫;TBM模筑衬砌与外层结构之间铺设背贴式止水带、高分子防水板和土工布。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易于在施工中实现,防水效果明显,对现有结构具有保护作用,防止腐蚀,提高了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222362437U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21097792.4
申请日:2024-05-17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渣场泥石流防治结构,包括渣场、拦挡坝、排导槽及消能池。拦挡坝设在渣场的上游,且拦挡坝的部分顶面向下凹陷形成可供渣场上游的泥石流穿过的溢流口,并在坝身设置泄水孔。消能池设置在渣场的下游,排导槽设置在渣场的顶部且沿拦挡坝至消能池的方向延伸,平面形状为直线或大半径曲线形式。排导槽的上游端通过护坦与拦挡坝的溢流口连通,排导槽的下游端通过渣场挡墙与消能池连通,以使渣场上游的泥石流经溢流口排出后经排导槽导流至消能池内,进而排导至渣场下游自然沟道中,此方案可以避免泥石流与渣场的渣土混合导致渣土成为泥石流的物源进而加剧泥石流现象的问题出现,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泥石流对下游区域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219993744U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21506985.6
申请日:2023-06-13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F16/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温高压热水隧道防突止水组合器结构。超高温热水隧道施工过程中,突涌水可能会喷涌,存在安全隐患。本实用新型孔口管通过法兰盘固定安装于注浆孔钻孔位置处,止水器的钻头至钻杆部分设置于孔口管的钢管内,钻头设置于注浆孔末端;法兰盘与钢管一端固定连接;钻杆与钻头连接的一端设置有止回阀;钻杆另一端通过法兰连接有管体,管体另一端通过法兰连接有三通导流器;管体上连接有高温高压闸阀;三通导流器上连接有自动控制蝶阀,自动控制蝶阀另一端设置有排渣口。本实用新型可通过球阀加注低温冷水对高温热水进行融合,并通过排渣口将高温热水和钻孔渣体引至安全区域,排放安全可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