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热防水层结构
    7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162651U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21029104.0

    申请日:2024-05-1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防水排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热防水层结构,隔热防水层结构由围岩处依次铺设初期支护层、土工布层、初支侧防水层、隔热层、二衬侧防水层和二次衬砌层;隔热层和二衬侧防水层由连接钉固定连接,连接钉穿入隔热层内,连接钉包括锚固杆,锚固杆上设有多个倒齿,多个倒齿沿锚固杆的垂直方向分布。连接钉的一端插入隔热层内,另一端与二衬侧防水层连接,避免了因使用预制材料而对固定件尺寸选择的不便性。锚固杆上设有多个倒齿,当锚固杆垂直插入隔热层内,旋转连接钉,使倒齿释放变形更深入的锚固在隔热层内。将防水材料和隔热材料连接成为一个整体,达到隔热防水层结构施工工艺简单易行、工效高、固定牢固并且施工质量受控的目的。

    渣场泥石流防治结构
    7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362437U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21097792.4

    申请日:2024-05-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渣场泥石流防治结构,包括渣场、拦挡坝、排导槽及消能池。拦挡坝设在渣场的上游,且拦挡坝的部分顶面向下凹陷形成可供渣场上游的泥石流穿过的溢流口,并在坝身设置泄水孔。消能池设置在渣场的下游,排导槽设置在渣场的顶部且沿拦挡坝至消能池的方向延伸,平面形状为直线或大半径曲线形式。排导槽的上游端通过护坦与拦挡坝的溢流口连通,排导槽的下游端通过渣场挡墙与消能池连通,以使渣场上游的泥石流经溢流口排出后经排导槽导流至消能池内,进而排导至渣场下游自然沟道中,此方案可以避免泥石流与渣场的渣土混合导致渣土成为泥石流的物源进而加剧泥石流现象的问题出现,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泥石流对下游区域的影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