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575877B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210209367.9
申请日:2022-03-04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河北省同创交通工程配套产品产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减隔震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涉及一种隧道隔震结构的施工方法。其步骤包括拱墙隔震结构的安装和仰拱隔震结构的安装,其中,所述拱墙隔震结构的施工过程由内至外包括初期支护结构、通过膨胀螺栓固定的橡胶隔震垫层、防水层和二次衬砌结构;所述仰拱隔震结构施工由内向外包括前期支护结构、水泥砂浆找平层、聚氨酯泡沫板和橡胶隔震支座构成的复合隔震垫层、止水层、仰拱混凝土层。该隧道隔震结构的施工方法操作便捷、节省人力物力、造价相对较低,其安装成型结构具有能够有效吸收地震波能量,避免隧道整体结构发生破坏损伤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575877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209367.9
申请日:2022-03-04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河北省同创交通工程配套产品产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减隔震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涉及一种隧道隔震结构的施工方法。其步骤包括拱墙隔震结构的安装和仰拱隔震结构的安装,其中,所述拱墙隔震结构的施工过程由内至外包括初期支护结构、通过膨胀螺栓固定的橡胶隔震垫层、防水层和二次衬砌结构;所述仰拱隔震结构施工由内向外包括前期支护结构、水泥砂浆找平层、聚氨酯泡沫板和橡胶隔震支座构成的复合隔震垫层、止水层、仰拱混凝土层。该隧道隔震结构的施工方法操作便捷、节省人力物力、造价相对较低,其安装成型结构具有能够有效吸收地震波能量,避免隧道整体结构发生破坏损伤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216894418U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20462035.7
申请日:2022-03-04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河北省同创交通工程配套产品产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减隔震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涉及一种隧道隔震结构。其结构包括拱墙隔震结构和仰拱隔震结构,其中,所述拱墙隔震结构由内至外包括初期支护结构、通过膨胀螺栓固定的橡胶隔震垫层、防水层和二次衬砌结构;所述仰拱隔震结构由内向外包括前期支护结构、水泥砂浆找平层、聚氨酯泡沫板和橡胶隔震支座构成的复合隔震垫层、止水层、仰拱混凝土层。该隧道隔震结构能够有效吸收地震波能量,避免隧道整体结构发生破坏损伤,并且具有构造简单、施工便捷、造价相对较低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903691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704841.0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近场动力学的铁路隧道衬砌受震损伤计算方法及系统,建立隧道围岩、衬砌支护、断层的有限元模型;赋予物理力学参数并设置边界条件,然后进行初始平衡、开挖隧道再平衡;通过拟静力计算得到有限元模型的第一变形与应力;判定断层区域与交叉隧道区域发生破坏的有限元单元;将发生破坏的有限元单元离散为近场动力学的物质点单元;在初始平衡的基础上,再次进行开挖隧道再平衡,通过拟静力计算得到第二变形与应力;计算物质点单元间键的损伤。本发明结合有限元与近场动力学计算方法,克服单一采用有限元方法无法处理非连续变形、损伤问题的缺陷,并且仅在发生破坏的有限元单元进行近场动力学计算,计算更高效、更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933953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441827.6
申请日:2024-10-16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8B31/00 , G01H17/00 , G08B21/10 , G08B29/18 , G06F18/243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弹性波干涉的时滞型岩爆预警方法,包括:利用弹性波传感器在监测区域构建传感器阵列,配对组成多个射线路径;采集周边的环境噪声数据,并预处理;对传感器阵列中配对的弹性波传感器环境噪声数据进行互相关处理,得到多个射线路径的时间域经验格林函数;提取尾波,计算不同射线路径下尾波的相对速度变化量;根据不同射线路径下尾波的相对速度变化量,对岩体内部的微结构变化进行异常判断,对可能出现时滞型岩爆的区域进行预警。本方法通过尾波相对速度变化分析岩体内部微结构的变化,从而进一步揭示其内部的应力调整过程,最终实现时滞型岩爆的精准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8327629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363357.X
申请日:2024-03-28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梁板式大跨隧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目前提高大跨隧道承载力采用的措施为提高隧道板式结构的厚度,导致自重增大,对结构受力非常不利,经济性差。本隧道结构包括环梁和衔接板;环梁纵向间隔设置,相邻的环梁之间设置有衔接板,衔接板环向封闭,环梁和衔接板组成环向封闭的隧道结构;衔接板的径向厚度小于环梁的径向厚度。本发明采用梁结构和板结构的组合结构形式,利用梁结构的高承载能力,通过板结构进行连接,使地下大跨隧道结构的承载力大幅提升,并采用梁结构代替板结构形式,减少了混凝土和钢筋材料的用量,有效节约了工程投资。
-
公开(公告)号:CN118229656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420558.9
申请日:2024-04-0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T7/00 , G06T7/62 , G06V10/764 , G06V10/82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混凝土裂缝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本公开通过获取待测混凝土的表面图像;基于预设的裂缝检测模型,将表面图像划分为至少一个预设大小的图像区域,对每个图像区域进行裂缝检测,得到每个图像区域中包含的裂缝的开裂等级,裂缝的开裂等级与开裂面积正相关;基于各图像区域中裂缝的开裂等级,确定待测混凝土的裂缝的整体开裂等级,可以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和神经网络实现混凝土裂缝开裂等级“端到端”的定量检测,减少了人工操作量,避免了人工处理图像的干扰,可以提高混凝土裂缝检测的准确度和检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467706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211061786.9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F16/02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隧道与地下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水量平衡系统,隧道水沟中的水流流往横向矩形涵,再流向纵向矩形涵。由于纵向矩形涵与两侧第一排水管道的交叉口高程及第一排水管道内截面大小均一致,所以纵向矩形涵中的水流可以通过第一排水管道均匀分配至两侧的第二排水管道。在第二排水管道中的水流流动一段距离高于隧道水沟高程后,再次通过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均匀分配至单管隧道左右两侧的隧道水沟,通过以上过程将隧道中的水流均分为四等分流向四个隧道水沟,能够保证每个隧道水沟内的水量均衡,防止某一侧水沟中的水量过大威胁隧道运营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5405325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1053558.7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地下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隧道减隔震结构的设计方法,通过对围岩进行勘测,能够由计算确定隧道各区域的抗震性能指标值;通过在设置于围岩和初支之间的第一隔震层,设置于初支和二衬之间的第二隔震层,以避免地震波对隧道内部支护结构直接作用,减小支护结构的振动响应;设置于浅层围岩区的第一注浆层和设置于深层围岩区的第二注浆层中选择一种或多种加强方式对隧道进行减隔震强化,够提高围岩自身抗震能力,从而提高支护结构的抗震能力。通过上述的隧道减隔震结构的设计方法,即能够根据抗震性能指标值对隧道减隔震结构进行精确配置;又能够避免对隧道断面进行扩挖,提升隧道结构的稳定性和整体性,有利于提升隧道的防水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794766A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2010609499.1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采用预制仰拱模块的隧道施工方法。该隧道施工方法使得连接钢架更加紧固的支撑于初期支护与预制仰拱模块之间,最终再对连接钢架与预埋套筒之间的紧固螺栓进行再次紧固并将两者进行焊接、连接钢板与支撑钢板之间的紧固螺栓进行再次紧固并将两者进行焊接,如此确保预制仰拱模块与初期支护进行稳定的连接,避免连接钢架安装不紧固导致初期支护因围岩压力而向内侧变形,本申请将传统隧道施工中的仰拱填充替换为预制仰拱模块,如此可以确保隧道周圈的支护快速构成闭环,避免隧道已开挖段落变形沉降,提高隧道结构稳定性和施工进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