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02353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313206.3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5B19/4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面齿轮齿面几何误差在机测量的测头移动方向误差补偿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建立测头‑面齿轮位姿误差模型:基于面齿轮五轴磨齿机的运动链以及几何误差元素,建立侧头‑面齿轮位姿误差模型;步骤二:确定面齿轮齿面测量点和测量路径:建立面齿轮齿面模型,基于面齿轮齿面模型在面齿轮齿面上选取测量点,并基于选取的测量点规划测量路径,得到侧头在测量面齿轮齿面法向偏差时的移动策略;步骤三:建立测头移动方向误差补偿模型:基于测头‑面齿轮位姿误差模型以及侧头的移动策略,建立测头移动方向误差补偿模型,根据测头移动方向误差补偿模型,得到每个测量点对应的面齿轮五轴磨齿机中各轴的误差补偿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588547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729101.8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边缘接触的齿面修形方法,通过在标准齿顶齿面的基础上从齿面法向朝轮齿内部方向均匀的去除部分材料,降低啮入或啮出时发生在齿顶或齿根处的边缘接触。本发明通过对齿面修形来避免传动副啮合时极易出现的边缘接触,防止应力集中并保证传动副的承载能力,同时降低传动副对安装误差的敏感性并降低噪声。齿面的修形既要使边缘接触发生概率很低,同时需要传动副齿面光滑过渡以保证齿面啮合时无冲击。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防边缘接触的蜗杆副修形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7131750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151329.3
申请日:2023-09-0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南京工大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30/25 , G06T17/30 , G06F17/11 , G06F17/16 , G06F111/10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砂轮多信息融合模型的砂轮磨耗磨损率测量方法,首先利用砂轮磨削面与工件磨削面之间的共轭接触关系,通过工件磨削面廓形方程得到砂轮磨削面廓形方程,而后再通过轴向侧视将传统的磨粒位置三维表达转换为磨粒位置二维表达,最后,通过将二维圆环平面沿周向方向展开将磨粒位置二维表达转换为矩阵表达,构建得到砂轮矩阵;具体的,砂轮矩阵中的每一个元素表示一个磨粒的位置,每一个元素的数值大小则可以表示对应磨粒的凸出高度;通过拟合砂轮磨损前后的砂轮磨粒凸出高度和砂轮磨粒残余高度的分布规律,得到砂轮磨粒凸出高度分布矩阵和砂轮磨粒残余高度分布矩阵,得到砂轮磨粒磨损高度分布矩阵,可求解砂轮磨耗磨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102591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151340.X
申请日:2023-09-0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南京工大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成形磨齿切屑参数计算与修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构建考虑齿面法矢量方向的磨削运动学模型:11)计算磨粒运动轨迹:对磨削过程中磨粒运动轨迹进行计算;12)构建磨齿运动学模型:求解相邻切削磨粒的切削路径,建立考虑相邻磨粒运动叠加效应的加工过程磨粒切削轨迹及切屑数值模型;步骤二:计算与修正成形磨齿的切屑参数:21)成形磨齿切屑几何形状:求解相邻两个磨粒法向磨削深度最大位置的运动轨迹平面,得到成形磨齿的切屑几何形状;22)计算切削截面和未变形切削厚度:基于获得的切屑几何形状计算成形磨齿的切削截面;采用等效切削直径和成形磨齿切屑截面积系数修正未变形切削厚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967540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1172268.9
申请日:2023-09-1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几何误差的面齿轮齿面加工误差在机测量及修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机测量几何误差补偿:11)搭建在机测量平台;12)在机测量几何误差建模;13)在机测量几何误差辨识;14)以辨识得到的直线轴几个误差和旋转轴几何误差,补偿在机测量几何误差;步骤二:齿面误差在机测量:21)在齿面上规划测量点,并得到各个测量点的齿面法向量;22)建立测量坐标系;23)依次对各个测量点进行测量,得到面齿轮在各个测量点的实际齿面点;24)根据面齿轮在各个测量点的实际齿面点与理论齿面点,得到面齿轮的齿形误差与齿距误差;25)根据得到的面齿轮齿形误差与齿距误差,对面齿轮进行反调修正。
-
公开(公告)号:CN114719962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210380093.X
申请日:2022-04-1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武汉招商滚装运输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机械振动数字孪生模型构建方法,通过将数字孪生网格模型中所有节点的动力学特征向量送入并行的多个非线性动力学处理模块中,则可摈弃指定PDE方程的显式形式和复杂耗时的数值求解过程,通过非线性动力学处理模块自动提取机械振动传播的非线性微分动力学特征,使模型得以向真实物理系统进行不断优化和逼近,使模型最终学习到无限贴合真实场景下机械振动传播的隐式动力学行为,且可通过大规模GPU加速进行前向运算,极大提高甚至跟进真实固定振动传播速度并不断根据历史行为进行实时优化;因此,通过本发明方法构建得到的机械振动数字孪生模型能够用于对机械振动传播的快速精确模拟和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6532755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550288.9
申请日:2023-05-1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泰州市扬帆车件有限公司 , 重庆杰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渝鑫泰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复杂模具型腔电弧增材轨迹生成方法,对电弧增材目标模型进行分层切片,获得增材型腔截面多边形数据;将最大包络矩形在横向和纵向上等分为m行n列,得到最大包络矩形的背景网格;使用符号距离函数计算背景网格节点的水平集函数值,当背景网格节点在截面多边形内部时水平集函数值为正,否则为负值;计算该函数的最大值ψmax,并在[0,ψmax]按照间距为填充间距L进行等分,得到一个等分序列,遍历该序列中的每个元素,获取该元素对应的水平集函数等高线,该等高线即为对应复杂截面等距偏移一定距离的增材轨迹。本发明避免了多边形交、差并集等复杂的多边形运算,极大简化了复杂截面轮廓等距增材轨迹生成过程,提高了电弧增材制造增材轨迹生成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754698B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210374353.2
申请日:2022-04-1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齿轮齿面测量点规划方法,通过将工作齿面投影到齿槽中心面zOx后,再以基准点P,按照设定规律求解其他平面点pij,而后再次通过反投影的方式,将平面点pij投影到工作吃面上得到齿面测量点p'ij,能够更好地匹配成空间曲面的工作齿面,使测量点的分布更加均匀并更加接近真实齿面,能够精确的反应出整个齿面的误差。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面齿轮齿面在机测量方法,在利用面齿轮齿面测量点规划方法得到各齿面测量点p'ij的坐标信息后,再通过面齿轮齿槽对中,使齿槽中心与机床坐标轴的X轴重合,而后再利用测头分别对每个齿面测量点p'ij进行测量,能够实现对面齿轮齿面的在机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485155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598458.0
申请日:2023-05-25
IPC: G06Q10/0631 , G06Q10/067 , G06Q50/04 , G06N3/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镀产线的重构调度模型,通过调整并行工位数量以对产线进行重构,同时改变生产任务的上线顺序以优化调度方案,以最小化最大完成时间和最小化重构成本为目标。本发明的还公开了一种电镀产线的重构调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构建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产线的重构调度模型;步骤二:将工件作业排序X1和每道工序并行工位变化数量RE编码为pop=[X1;RE];步骤三:求解电镀产线的重构调度模型,得到满足最小化最大完成时间和最小化重构成本的pop*。本发明的电镀产线的重构调度模型及方法,能够实现新产品任务下电镀产线的低成本重构以及高效率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5982924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004715.5
申请日:2022-08-2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重庆杰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17 , G16C60/00 , G06F111/10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防止大型整框构件的弱刚性高筋发生倒筋变形的预防方法,采用常规冷压模具对整框锻件进行冷压变形模拟,根据冷压变形模拟后得到的锻件材料流动状态数据对冷压模具进行优化处理,最后采用优化冷压模具对整框锻件进行冷压变形处理。采用本发明所述的预防方法,通过对整框锻件冷压变形过程进行计算机模拟分析计算,确定出整框锻件上弱刚性高筋发生的倒筋变形趋势及变形方向;然后对冷压模具型腔结构进行局部优化设计处理,使局部结构优化后的冷压模具能大大改善在冷压变形过程中锻件对应位置的受力方向及锻件材料流动状态,进而有效预防整框构件的弱刚性高筋结构在冷压变形完成后的后续机械加工时出现倒筋变形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