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060143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189290.5
申请日:2021-10-1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燃机技术领域的基于旁通阀流通特性的变海拔增压压力稳定性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把柴油机转速、负荷、海拔参数以及性能恢复目标作为输入变量,根据等效涡轮面积计算公式,预测出增压系统的等效涡轮面积;第二,进行增压系统效率的神经网络训练和预测;第三,把预测的等效涡轮面积,训练出的增压系统效率,以及调节边界对旁通阀开度的限制作为输入变量,根据增压系统变海拔控制模型计算公式,把计算出的低压级旁通阀开度控制变量和高压级旁通阀开度控制变量作为控制系统的输出,得到需要的增压压力。本发明能够满足柴油机变海拔运行时对增压系统的稳态和瞬态控制要求,能够实现增压系统的变海拔有效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2761778B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0128121.4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自适应可变式压力预测方法及装置,涉及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发动机进气压力和发动机进气温度,获得发动机进气流量;根据所述发动机进气流量以及压气机入口流量,获得压气机对应的增压器的增压器转速;根据所述发动机进气流量以及所述增压器转速,结合对应的压气机‑涡轮机联合模型,获得压气机出口压力预测值;根据所述发动机进气流量、所述增压器转速以及发动机油量,结合对应的压气机‑涡轮机联合模型,获得涡轮入口压力预测值。本申请对发动机的当前工作状况进行监测,根据发动机的进气压力、进气温度以及压气机入口流量,结合对压力情况进行合理预测,有效避免因传感器延迟而带来的压力预测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09690049B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1780046446.X
申请日:2017-07-12
Applicant: 世倍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M.希勒
IPC: F02B37/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打开和关闭涡轮增压器(1)的涡轮机壳体(21)中的废气门管道(291)的翻盖装置(292),具有:–具有通孔(52)的杆元件(51),在所述通孔(52)中布置有圆柱形衬套(59);‑具有销(54)的翻盖(53),所述翻盖(53)布置在所述杆元件(51)上,使得所述销(54)通过所述衬套(59);和‑盖盘(55),所述盖盘(55)布置在与所述翻盖(53)相对的一侧上并且具有开口(66),所述翻盖(53)的销(54)通过所述开口(66);其中,所述翻盖(53)借助于所述销(54)铆接到所述杆元件(51)。本发明还涉及涡轮增压器(1)并且涉及生产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3969829A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111160323.3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压器旁通系统,该系统,包括空压机、干燥器、储气罐、蓄压器和增压器,工作时,储气罐的压力达到设定值时,关闭通往干燥器的排气通道,开始向蓄压器供气,使压缩空气储存到蓄压器内,实现能耗回收;当发动机进气管空气压力达到设置压力时,打开增压器放气阀驱动管路上的旁通阀,蓄压器中空气经增压器放气阀驱动管路进入增压器放气阀执行机构,驱动增压器放气阀经增压器旁通放气通道放气,经过排气歧管排出,实现发动机增压器放气阀放气。当储气罐达到设定压力时,需卸荷时,压缩空气经蓄压管路进入蓄压器,通过蓄压器收集原卸荷时排掉大气中的压缩空气,减少能量浪费、能量消耗、有效提升了能量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924411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080041553.5
申请日:2020-05-14
Applicant: 戴姆勒股份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致动阀件的致动装置(10),该阀件设置用于调整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增压压力,该致动装置具有部分由壳体件(12)界定且部分由相对于该壳体件(12)分开地构成的隔膜(14)界定的压力腔(18),流体可被引导入该压力腔,由此该隔膜(14)能够可逆地变形以便致动该阀件,该隔膜(14)借助容装有钠的冷却环(34)被保持在该壳体件(12)处。
-
公开(公告)号:CN113864040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123726.0
申请日:2021-09-24
Applicant: 中船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吕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冲程柴油机低负荷吸入空气的压力调节系统及船舶。该二冲程柴油机低负荷吸入空气的压力调节系统,扫气箱与柴油机主机连接,废气进管和废气出管分别与增压器连接,舱内空气进管、舱内空气出管均与增压器连接,舱内空气出管通过第一阀门与扫气箱连通,舱内空气经过舱内空气进管进入增压器,从增压器依次经过舱内空气出管和第一阀门进入扫气箱,空气压缩机的进气端与舱外空气进管连接,空气压缩机的出气端与稳压罐连接,稳压罐与连接管道连通,连接管道通过第二阀门与扫气箱连通。该二冲程柴油机低负荷吸入空气的压力调节系统能保证柴油机主机吸入的气体的压力足够大,减少柴油机的油耗。
-
公开(公告)号:CN113738500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0583292.6
申请日:2021-05-27
Applicant: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博世有限公司
Inventor: S·赫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内燃发动机的涡轮增压器。本公开提出了用于内燃发动机的涡轮增压器(102)。涡轮增压器(102)包括涡轮(1021)、压缩机(1022)、旁通导管(1025)、电子控制的旁通阀(1023)和至少一个预催化剂(1024)。涡轮(1021)在第一端处与发动机(101)的排气歧管(1012)流体连通并且在第二端处与废气管(1031)流体连通。旁通导管(1025)允许在发动机(101)的排气歧管(1012)和废气管(1031)之间的废气流动。电子控制的废气门(1023)被置于旁通导管(1025)内部。当前要求保护的发明的最重要的非限制特征是预催化剂(1024),其被置于电子控制的旁通阀(1023)下游的旁通导管(1025)中。
-
公开(公告)号:CN113669156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0919364.X
申请日:2021-08-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02B69/04 , F02M21/02 , F02M37/00 , F02B37/18 , F02D41/00 , F02D41/06 , F02G5/02 , C07C41/56 , C07C41/58 , C07C43/30 , C07C47/05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甲醇水解制备聚甲氧基二甲醚做引燃剂的缸内直喷式双燃料发动机及其控制方法,潜液泵通过与汽化器冷流端入口相连接,天然气从汽化器出口端流入NG储罐,进气总管连接高压共轨系统,排气总管与涡轮增压器涡轮中间设置废气旁通阀,废气旁通阀连接氧化反应器,氧化反应器连接固床缩合反应器,固床缩合反应器分别连接精制反应器和大气,甲醇储罐通过分流器分别连接氧化反应器和固床缩合反应器,精制反应器经脱轻塔连接PODEn储罐,PODEn储罐中的聚甲氧基二甲醚与NG储罐中的气态天然气通过高压共轨系统进入气缸,脱轻塔上端分离出杂质循环至氧化反应器。本发明能够充分利用双燃料发动机在高负荷下的废气能量,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869593B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1880046126.9
申请日:2018-08-02
Applicant: 宝马股份公司
Inventor: O·格拉布赫尔
IPC: F02B37/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排气涡轮增压器的涡轮机的阀装置(1),所述阀装置具有:用于至少部分地流体阻断旁通管路的阀元件(2),涡轮机的涡轮机叶轮通过该旁通管路被排气绕过;与所述阀元件(2)活节地联接的操纵臂(6),阀元件(2)能够通过该操纵臂被偏转;以及至少一个弹簧元件(10),阀元件(2)通过该弹簧元件支撑在操纵臂(6)上,其中,阀元件(2)具有至少一个非平面的支撑面(16),弹簧元件(10)通过所述支撑面支撑在阀元件(2)上。
-
公开(公告)号:CN111794852B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010742714.5
申请日:2020-07-28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2D23/00 , F02B37/007 , F02B37/18 , F02D41/00 , F02C6/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双涡轮增压控制系统及方法,所述双涡轮增压控制系统包括:压力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第一涡轮增压器以及第二涡轮增压器,与现有技术中发动机在低转速小负荷工况时,由于排气能量无法推动涡轮增压器做功,当涡轮增压器未开始工作时该发动机仅相当于小排量自然进气发动机,动力性较差相比,本发明设置压力传感器和两个涡轮增压器,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进气管内的当前压力值,根据当前压力值来控制两个涡轮增压器的工作状态,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车辆起动性能差,低端扭矩不足的缺陷,提高了发动机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