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98822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311491880.2
申请日:2023-11-09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苏州旺山旺水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IPC分类号: C07D277/82 , C07D277/68 , C07D231/56 , C07D277/62 , C07D333/54 , C07D333/70 , C07D333/66 , C07D261/20 , C07D285/14 , C07D239/74 , C07D409/04 , C07D417/04 , C07D235/06 , C07D307/79 , C07D307/91 , C07D277/60 , A61K31/433 , A61K31/428 , A61K31/416 , A61K31/4184 , A61K31/381 , A61K31/5377 , A61K31/454 , A61K31/4025 , A61K31/4436 , A61K31/517 , A61K31/4704 , A61K31/403 , A61K31/47 , A61P25/00 , A61P25/08 , A61P25/18 , A61P25/22 , A61P25/20 , A61P25/04 , A61P25/16 , A61P25/14 , A61P25/28 , A61P29/00 , A61P3/10 , A61P35/00 , A61P25/2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含芳基的胺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含芳基的胺类化合物由式(I)表示,具有可调节NMDA受体和/或单胺转运体和/或sigma受体活性的功能,从而可用于制备治疗和/或预防与NMDA受体和/或单胺转运体和/或sigma受体相关联的疾病,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药物。#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8388405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310056489.3
申请日:2023-01-18
申请人: 旺山旺水(上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 苏州旺山旺水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IPC分类号: C07D221/20 , C07D401/12 , C07D209/96 , C07D487/04 , C07D209/76 , C07C243/38 , C07C311/49 , A61K31/438 , A61K31/444 , A61K31/403 , A61K31/407 , A61K31/175 , A61P31/2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酰肼类化合物、其组合物及其用途,具体涉及式I所示的化合物、包含其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药用途。式I所示的化合物高效地抑制正痘病毒的复制,可用于治疗正痘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本发明的化合物可治疗和/或预防、缓解由猴痘病毒感染引起的相关疾病。#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7986260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311455481.0
申请日:2023-11-03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 苏州旺山旺水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C07D487/10 , A61K31/407 , A61P31/14 , C07K5/062 , C07K5/065 , C07K1/06 , A61K38/05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类螺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螺环化合物如式I所示,具有3CL蛋白酶抑制活性,可有效抑制依赖3CL蛋白酶进行蛋白复合物水解的RNA病毒复制,进而用于相关疾病的预防或治疗。#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3801207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010546749.1
申请日:2020-06-15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IPC分类号: C07K14/165 , A61K39/215 , A61P31/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新型冠状病毒的串联表位多肽疫苗及其应用。具体地,本发明基于SARS‑CoV‑2的S蛋白的RBD序列和结构信息的解析研究,提供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苗多肽,所述的疫苗多肽包括串联在一起的以下元件:通用型Th表位序列、B细胞表位序列和T细胞表位序列,其中所述的B细胞表位和T细胞表位具有来自SARS‑CoV‑2的S蛋白的RBM区域的氨基酸序列。本发明还提供含有所述疫苗多肽的疫苗组合物及其应用。实验表明,本发明的疫苗多肽可使食蟹猴启动较强的细胞和体液免疫作用,产生阻断RBD与ACE2结合的中和抗体,可用于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公开(公告)号:CN107759614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1610674303.0
申请日:2016-08-16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IPC分类号: C07D498/04 , C07D213/64 , C07D215/227 , C07D217/24 , C07D213/74 , C07D213/69 , C07D213/82 , A61P35/00 , A61P25/00 , A61P29/00 , A61P3/10 , A61P9/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如式1所示的噁唑并吡啶季铵盐类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其作为合成中间体的转化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式1所示的噁唑并吡啶季铵盐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由2‑氧乙缩醛(或缩酮)基‑(取代)吡啶类化合物在酸的作用下发生分子内环化反应制得;本发明提供的式1所示的噁唑并吡啶季铵盐类化合物作为合成中间体的转化应用主要包括其与不同的亲核试剂反应获得N‑取代吡啶酮类化合物或者2‑取代吡啶类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12442062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1910838700.0
申请日:2019-09-05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IPC分类号: C07F7/18 , A61K31/695 , A61P35/00 , A61P35/0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柳胺酚有机硅化合物及抗肿瘤用途。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一种化合物、或其光学异构体、或其外消旋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其前药,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具有如下式I结构。本发明所述式I结构化合物具有优异的抑制肿瘤活性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801207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010546749.1
申请日:2020-06-15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IPC分类号: C07K14/165 , A61K39/215 , A61P31/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新型冠状病毒的串联表位多肽疫苗及其应用。具体地,本发明基于SARS‑CoV‑2的S蛋白的RBD序列和结构信息的解析研究,提供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苗多肽,所述的疫苗多肽包括串联在一起的以下元件:通用型Th表位序列、B细胞表位序列和T细胞表位序列,其中所述的B细胞表位和T细胞表位具有来自SARS‑CoV‑2的S蛋白的RBM区域的氨基酸序列。本发明还提供含有所述疫苗多肽的疫苗组合物及其应用。实验表明,本发明的疫苗多肽可使食蟹猴启动较强的细胞和体液免疫作用,产生阻断RBD与ACE2结合的中和抗体,可用于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公开(公告)号:CN113491699A
公开(公告)日:2021-10-12
申请号:CN202010251760.5
申请日:2020-04-01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IPC分类号: A61K31/5377 , A61K45/06 , A61P31/14 , A61P11/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霉酚酸或含霉酚酸的组合制剂在抗冠状病毒中的应用。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霉酚酸类化合物及其药物组合物作为抑制冠状病毒复制的抑制剂;和/或(b)治疗和/或预防、缓解由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相关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的霉酚酸类化合物可治疗和/或预防、缓解由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肺炎等相关疾病。
-
公开(公告)号:CN111793025A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2010236788.1
申请日:2020-03-30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IPC分类号: C07D215/38 , C07D401/12 , C07D217/22 , C07K1/113 , C07K1/13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修饰或标记分子中的氨基的方法,其中,使用由下式1表示的唑啉季铵盐来修饰或标记分子中的氨基,其中,所述分子包括氨基酸酯、氨基酰胺,或肽/蛋白。本发明的方法具有经济性和位点选择性优势,在药物分子合成、探针分子及诊断标记试剂开发等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5541696B
公开(公告)日:2018-06-26
申请号:CN201610094005.4
申请日:2016-02-19
申请人: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IPC分类号: C07D213/40 , A61K31/4409 , A61P35/0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肿瘤的化合物,其结构式如下所示。还提供了所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具有步骤简单、得率高的优点。本发明化合物可通过靶向甲状腺激素受体相互作用13基因或蛋白,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达到预防和治疗肿瘤的目的,实验证实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和淋巴瘤等肿瘤。由于该化合物为小分子靶向化合物,因此相对于非靶向药物,效果更好,副作用相对较少,在癌症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