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073205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0710679.2
申请日:2023-06-15
Applicant: 中铁四院集团新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苏州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 江苏肯菲特新能源有限公司
IPC: F24F11/89 , F24F11/88 , F24F11/32 , F24F11/74 , F24F11/64 , F24F110/10 , F24F110/20 , F24F110/64 , F24F110/74 , F24F110/70 , F24F110/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质量智能监测方法及系统。该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室内、通风系统以及室外的空气参数,并依次根据通风、送风及室内情况将空气参数划分为三等级参数;三等级参数包括一级通风参数、二级送风参数和三级室内参数。将三等级参数与对应的理论参数进行逐级对比分析,根据对比分析结果进行异常原因预测。根据预测出的异常原因生成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将分析对比结果、异常原因及对应的解决方案发送至维护端口。本发明通过将室内、通风系统以及室外的空气参数进行三级逐级判断,从设备本身通风空气质量情况到送风空气质量情况,再到室内空气质量,不断明确空气质量是否异常,提高空气质量监测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075860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210730900.6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通风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隧道网络通风系统及其设计方法,该网络通风系统用于送风、排风或排烟,包括分别设置于多管隧道的区间隧道内的多条主通风道,主通风道上设置有通风口,主通风道的两端均设置有通风机房和通风井,主通风道的两端分别与两端的通风机房连通,通风机房与通风井连通;相邻的两管隧道内的主通风道通过间隔设置的并联风道连通。本发明通过间隔设置的并联风道将多条主通风道连通形成通风网络,大大增加通风路径数量,减小主通风道面积,在取消中间风井的情况下提高通风区段适用长度,提高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降低工程造价,减小实施难度,有效解决现有长大隧道需通过增加风道面积和中间风井的方式实现通风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075913B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111292135.6
申请日:2021-11-03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武汉开得利门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防淹挡水技术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无动力翻转式防淹挡板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地面上的底座,设于底座上的弧形压板和板弹簧机构,板弹簧机构另一端与具有中空结构的挡水板连接,底座上还设有锁紧机构,用于在所述挡水板为水平状态时锁紧所述挡水板,用于限制挡水板最大翻转角度的限位柱。本发明使用板弹簧和弧形压板作为挡水板翻转运动的转轴,为挡水板的翻转运动提供扭矩,使得挡水板能按照既定的弧线翻转,不会发生偏移,同时板弹簧机构起到本装置下方密封挡水的作用,配合锁紧机构,实现了无动力条件下,在淹水条件下自动向上翻转挡水,同时在水退去后自动回位锁止,不影响通行,结构简单,防淹能力强。
-
公开(公告)号:CN112503192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011466720.9
申请日:2020-12-14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斜插嵌装式送/排风可调三通装置,包括弧形调节阀板、转轴、框体、侧翼板和导流短管,框体设置于送/排风主管的风口开孔处,弧形调节阀板一端通过转轴与框体铰接,另一端连接驱动组件,侧翼板位于弧形调节阀板两侧,且与弧形调节阀板围合形成合/分流口,合/分流口朝向送/排风主管内气流方向布置,导流短管一端固定于框体上,另一端通过法兰外接送/排风支管。该发明通过弧形调节阀板的调节,控制合/分流口过风面积,实现对支管路风量的控制;同时由于合/分流口处空气流动方向受弧形调节阀板的导流,使其与送/排风主管内气流方向趋于一致,避免了合/分流口处气流对送/排风主管道内气流的冲击,降低了系统运行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5387709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210959461.6
申请日:2022-08-09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更好地满足实际需求。本发明涉及一种下翻式全断面防淹装置,包括防淹门主体、压紧机构、锁定机构、卷扬机构和密封结构,防淹门主体包括防淹门板和重型铰链,防淹门板一侧通过重型铰链铰接在通道顶部的水平结构梁上,通道两侧的墙壁上均设支撑部,卷扬机构包括卷扬机和钢丝绳,卷扬机固设在通道顶部,卷扬机通过钢丝绳连接防淹门板远离重型铰链的一侧,密封结构包括侧密封件和底密封件,防淹门板靠近卷扬机的一侧与通道顶部之间设压紧机构且压紧机构用于将防淹门板压紧到支撑部上,防淹门板被压紧到支撑部上时处于防淹位,防淹门板上设用于将防淹门板锁定到
-
公开(公告)号:CN116892352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650130.9
申请日:2023-06-02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6B9/00 , E06B7/22 , E05F15/627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建筑防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上翻式电动全断面防淹门及其使用方法,安装后与地面装修面齐平,不占用通行空间,平时处于常开状态。当洪水涌来时,可通过手动控制或远程控制操作电机将防淹门升起,将洪水阻隔在外,在不影响人员出入的前提下实现了地下建筑的防淹功能。本申请门框表面四周设置密封胶条,同时利用门框上方设置的电磁铁的强化压紧效果,实现了防淹门板的全面密封,具有可远程控制、功能全面、安装便捷、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经济实用、节省人力物力等优点,适用于车站与商业、交通、综合体等第三方连接的口部,以及对防淹要求特别高的场所。同时由于无需破坏建筑内部结构,还适用于已有建筑的防水改造。
-
公开(公告)号:CN116411987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310506575.X
申请日:2023-05-08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玉远 , 陈慧 , 肖明清 , 车轮飞 , 王华兵 , 付维纲 , 林昶隆 , 蔡崇庆 , 夏继豪 , 李森生 , 李国栋 , 刘健 , 刘俊 , 甘甜 , 王小飞 , 冯腾 , 梅方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净化辅助型隧道通风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空气净化辅助型隧道通风系统包括沿隧道长度方向依次布设的若干空气净化模块机和若干射流风机;控制方法包括:获取隧道信息,获取隧道内实时交通信息;根据交通信息,得到所需最小通风量,并控制空气净化模块机、射流风机,以调整隧道内的通风量。本发明实施例中,可根据隧道出、入口处的摄像机等设备获取在隧道内行车的实时交通信息,根据实时交通信息得到隧道实际所需最小通风量,控制空气净化模块机、射流风机的启、闭,以使空气净化模块机、射流风机的运行状态与实时交通路况相匹配,用于指导空气净化辅助型隧道通风系统的实际运行,为系统节能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8592190B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1810344635.1
申请日:2018-04-17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F24F1/0014 , F24F13/0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风机盘管的矩形柱处贴附送风装置,包括:风机盘管、风管、静压箱,静压箱布置在建筑物的矩形柱上部;可调条缝型出风口包括平动调节装置和转动调节装置,平动调节装置安装于静压箱的壳体底部、并可沿壳体底部表面平移滑动;转动调节装置连接于平动调节装置的一端,并绕连接端可旋转;平动调节装置的平动和/或转动调节装置的转动可控制可调条缝型出风口的风速大小及方向,以实现贴附射流送风。该送风装置通过送风口结构的创新设计,自身内部的配合即可实现0°~180°范围内的风向风速调节以及多种贴附射流送风方式变换,应用场景广泛、自适应能力强、经济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7387146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1710709076.5
申请日:2017-08-17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F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车站轨行区自然排烟、排热兼隧道通风系统,包括设置在车站轨行区(1)上部的多个自然排热排烟风亭(2),所述自然排热排烟风亭(2)的下半部分设于地面以下,其底部设有排风口(3),所述自然排热排烟风亭(2)的顶部设有常闭电动排风口(5),所述自然排热排烟风亭(2)的上半部分两侧壁上设有常开排风口(4)。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地铁车站轨行区自然排烟、排热兼隧道通风方法。本发明的地铁车站轨行区自然排烟、排热兼隧道通风系统,减小了地面风亭的占地面积,降低了对城市景观的影响,同时由于省去了车站排热风机及机房的设置,进而降低了工程的造价。
-
公开(公告)号:CN107675859B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1711116539.3
申请日:2017-11-13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风井自动防淹装置及方法,其中所述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风道内的底座,垂直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升降机构,固定端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外侧的上部的至少一个电动推杆,以及与所述电动推杆的推出端连接的防淹挡板,所述防淹挡板竖直设置且朝向风井百叶窗方向。本发明提供的风井自动防淹装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升降机构控制电动推杆和防淹挡板的高度,然后再利用电动推杆的推动挤压作用,将防淹挡板与风井百叶窗窗框预埋件紧密贴合,从而实现对风井百叶窗的防水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