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600876B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0880003689.6
申请日:2008-02-0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F1/4264 , F01N3/2006 , F01N13/105 , F02B37/025 , F02B37/18 , F02F1/243 , Y02T10/144 , Y02T10/26
Abstract: 本发明的内燃机的气缸盖中,对于多个燃烧室(16),通过排气口(18)连通到排气通路(20)的一端部,在该排气通路(20)的另一端部设置集合部(22),在该集合部(22)连结涡轮增压器(45)、排气管(46)、排气净化催化剂(47),另一方面,设置有从排气通路(20)迂回涡轮增压器(45)而从排气管(46)连通到排气净化催化剂(47)的旁路通路(52),并且设置有能够开闭该旁路通路(52)的排气控制阀(53),在气缸盖(11)的内部设置成为旁路通路(52)一部分的旁路孔(62)。在内燃机的气缸盖中,改善催化剂暖机性能且实现装置的紧凑化。
-
公开(公告)号:CN113137315A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110067491.1
申请日:2021-01-1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本发明提供一种能不依赖于由油冷却器等外部装置实现的冷却而冷却发动机油的新型的发动机。进气凸轮轴和排气凸轮轴设置于比缸盖靠竖直方向上的上方。缸盖具备第一贯通孔和第二贯通孔。第一贯通孔从盖面朝向缸盖的下表面贯通上表面盖。盖面是构成缸盖的上表面盖的面。第二贯通孔在设有进气凸轮轴和排气凸轮轴的凸轮带轮的缸盖的侧面开口。第二贯通孔沿进气凸轮轴和排气凸轮轴的轴向贯通上表面盖。第二贯通孔位于比第一贯通孔的盖面的开口部靠竖直方向上的下方。
-
公开(公告)号:CN106499541B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610806124.8
申请日:2016-09-0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02F1/42
Abstract: 提供能够抑制燃烧室内的进气的流动的旋转半径变小这一情况、并使得在燃烧室内产生强翻转流的内燃机。内燃机(11)的进气口(19)具有与燃烧室(18)连接且随着接近燃烧室(18)而通路截面积变大的进气连接部分(191)、和连接于进气连接部分(191)的上游端的进气上游部分(192)。在进气连接部分(191)的下游端设置有供进气门(30)的伞部(32)抵接的气门座(26)。在进气口(19)的周面(19A)中的、内燃机输出轴(16)的延伸方向上的两侧的部位中的至少一方的部位,设置有沿进气口(19)的延伸方向延伸且跨越进气连接部分(191)和进气上游部分(192)的凹部(50)。
-
公开(公告)号:CN106194479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348354.4
申请日:2016-05-2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F1/10 , F01L3/12 , F01L2003/25 , F01L2103/00 , F01L2810/01 , F01P3/14 , F02F1/40 , F02F1/4285 , F02F1/42 , F01L3/02 , F02F1/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其通过抑制进气用的气门座以及进气门的伞状部的温度上升,能够抑制吸入空气向燃烧室内的填充效率的降低。在内燃机(11)的气缸盖(13)、且在进气连接部分门(20、30)的伞状部(22、32)抵接的气门座(26、36),其中,进气连接部分(25)是进气口(17)的与燃烧室(16)的连接部分,排气连接部分(35)是排气口(18)的与燃烧室(16)的连接部分。水套(19)与进气用的气门座(26)的气门座面的最短距离比水套(19)与排气用的气门座(36)的气门座面的最短距离短。(25)以及排气连接部分(35)的双方设置有供气
-
公开(公告)号:CN113137315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110067491.1
申请日:2021-01-1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本发明提供一种能不依赖于由油冷却器等外部装置实现的冷却而冷却发动机油的新型的发动机。进气凸轮轴和排气凸轮轴设置于比缸盖靠竖直方向上的上方。缸盖具备第一贯通孔和第二贯通孔。第一贯通孔从盖面朝向缸盖的下表面贯通上表面盖。盖面是构成缸盖的上表面盖的面。第二贯通孔在设有进气凸轮轴和排气凸轮轴的凸轮带轮的缸盖的侧面开口。第二贯通孔沿进气凸轮轴和排气凸轮轴的轴向贯通上表面盖。第二贯通孔位于比第一贯通孔的盖面的开口部靠竖直方向上的下方。
-
公开(公告)号:CN103998739B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180075656.4
申请日:2011-12-1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26/33 , F01P7/14 , F01P7/16 , F01P7/165 , F01P11/16 , F01P2003/027 , F01P2003/028 , F01P2025/32 , F02D21/08 , F02D41/0065 , F02D2041/007 , F02M26/28 , F02M26/32 , F02M26/50
Abstract: 缓解冷凝水对EGR装置造成的影响。冷却系统具备能够调整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中的冷却水的循环量的调整单元,该第一流路包含内燃机冷却流路、EGR冷却流路及散热器流路,该第二流路包含内燃机冷却流路、EGR冷却流路及迂回流路且不包含散热器流路,对上述冷却系统进行控制的装置(100)具备:确定单元,对冷却水的温度进行确定;限制单元,在内燃机起动时限制冷却水的循环;及控制单元,在冷却水的循环被限制的期间,经由基于所确定的温度的调整单元的控制而优先使冷却水在第二流路中循环。
-
公开(公告)号:CN102865154A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210336757.9
申请日:2008-02-0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F1/4264 , F01N3/2006 , F01N13/105 , F02B37/025 , F02B37/18 , F02F1/243 , Y02T10/144 , Y02T10/26
Abstract: 本发明的内燃机的气缸盖中,对于多个燃烧室(16),通过排气口(18)连通到排气通路(20)的一端部,在该排气通路(20)的另一端部设置集合部(22),在该集合部(22)连结涡轮增压器(45)、排气管(46)、排气净化催化剂(47),另一方面,设置有从排气通路(20)迂回涡轮增压器(45)而从排气管(46)连通到排气净化催化剂(47)的旁路通路(52),并且设置有能够开闭该旁路通路(52)的排气控制阀(53),在气缸盖(11)的内部设置成为旁路通路(52)一部分的旁路孔(62)。在内燃机的气缸盖中,改善催化剂暖机性能且实现装置的紧凑化。
-
公开(公告)号:CN110469419B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1910374355.X
申请日:2019-05-0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高川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套结构。水套结构包括:下侧水套,该下侧水套被设置在气缸盖的内部,气缸盖被安装在气缸体的顶部处;以及上侧水套,该上侧水套与下侧水套连通,并且与下侧水套相比,所述上侧水套被设置在离开气缸体的一侧上;其中,对于每个气缸之间的空间,下侧水套包括:连通流动通道,该连通流动通道与上侧水套连通;以及增强柱形成部,增强柱被安装在该增强柱形成部上;其中,与连通流动通道相比,增强柱形成部沿着气缸布置方向位于冷却水的流动方向上的下游侧上。
-
公开(公告)号:CN110469419A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910374355.X
申请日:2019-05-0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高川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套结构。水套结构包括:下侧水套,该下侧水套被设置在气缸盖的内部,气缸盖被安装在气缸体的顶部处;以及上侧水套,该上侧水套与下侧水套连通,并且与下侧水套相比,所述上侧水套被设置在离开气缸体的一侧上;其中,对于每个气缸之间的空间,下侧水套包括:连通流动通道,该连通流动通道与上侧水套连通;以及增强柱形成部,增强柱被安装在该增强柱形成部上;其中,与连通流动通道相比,增强柱形成部沿着气缸布置方向位于冷却水的流动方向上的下游侧上。
-
公开(公告)号:CN107152338B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710102453.9
申请日:2017-02-2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该内燃机具备缸内压传感器,该缸内压传感器具有被插入到气缸盖的贯通孔中的棒形的传感器主体。该内燃机具备将孔壁面与主体侧壁面之间密封的密封构件。在将中心轴方向上的从密封构件的基准位置到主体侧壁面的端部为止的距离设为D1、将任意位置处的孔壁面与主体侧壁面之间的距离设为D2、将中心轴方向上的从基准位置(X)到孔壁面的端部为止的距离设为D3、将任意位置处的孔壁面与主体侧壁面之间的距离设为D4时,满足D1<D3×(D4/D2)这样的尺寸关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