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712046A
公开(公告)日:2010-05-26
申请号:CN200910234384.2
申请日:2009-11-24
Applicant: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1B2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撑辊辊型,特别涉及一种中厚板四辊轧机支撑辊辊型,在磨床只能进行直线磨削的条件下,在支撑辊边部磨削双倒角,第一倒角的长度为L1,高度为H1,第二倒角的长度为L2,高度为H2。H1的取值范围为0.3~0.5mm,L1的取值范围为:La=200+100×(0.6×W1+0.4×W2)+100×(0.3×P1+0.7×P2)式中,L1倒角1的长度,mm;W1较窄轧件的计划份额,%;W2较宽轧件的计划份额,%;P1轧制力较小轧件的计划份额,%;P2轧制力较大轧件的计划份额,%。H2的取值范围为1~1.5mm,L2的取值范围为100~150mm。采用该辊型,可以改善支撑辊和工作辊的辊间压力分布状态,抑制轧辊边部剥落,提高轧辊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3769424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410007581.1
申请日:2014-01-08
Applicant: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炉卷轧机钢板表面红色氧化铁皮的控制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铸坯进入加热炉进行加热,对出炉后铸坯采用高压水除鳞,对除鳞后的铸坯进行粗轧得到钢坯,粗轧阶段对铸坯进行至少三次除鳞;粗轧后对钢坯进行精轧,精轧阶段对铸坯进行至少三次除鳞。本发明通过控制钢坯轧制工艺和轧制过程中除鳞制度来改善钢板表面氧化铁皮的质量,防止钢板表面产生红色、疏松、多孔的粉碎状氧化铁皮,生成了青色、致密的氧化铁皮,不仅改善了钢板表面的质量,还提高了钢板表面的耐腐蚀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3769424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410007581.1
申请日:2014-01-08
Applicant: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炉卷轧机钢板表面红色氧化铁皮的控制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铸坯进入加热炉进行加热,对出炉后铸坯采用高压水除鳞,对除鳞后的铸坯进行粗轧得到钢坯,粗轧阶段对铸坯进行至少三次除鳞;粗轧后对钢坯进行精轧,精轧阶段对铸坯进行至少三次除鳞。本发明通过控制钢坯轧制工艺和轧制过程中除鳞制度来改善钢板表面氧化铁皮的质量,防止钢板表面产生红色、疏松、多孔的粉碎状氧化铁皮,生成了青色、致密的氧化铁皮,不仅改善了钢板表面的质量,还提高了钢板表面的耐腐蚀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1477353B
公开(公告)日:2010-09-08
申请号:CN200810243442.3
申请日:2008-12-23
Applicant: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B19/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冶金领域的辊型的计算方法,是炉卷轧机辊型的计算方法。本发明采用影响函数法或者有限单元的计算方法,在一定的轧制规程条件下,考虑到轧辊磨损、轧辊热膨胀的基础上设计轧辊原始辊型。根据轧制规程计算轧制力,工作辊和支撑辊的挠度以及压扁,进而计算出轧制力、轧辊辊间接触压力以及轧件厚度的分布情况,从而得到轧制过程中辊间压力分布合理、板凸度满足要求的合理的支撑辊和工作辊辊型,以及弯辊力。采用本发明所设计的支撑辊和工作辊,可明显改善支撑辊和工作辊的辊间压力分布状态,抑制轧辊剥落,同时可以满足板凸度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1477353A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申请号:CN200810243442.3
申请日:2008-12-23
Applicant: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B19/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冶金领域的辊型的计算方法,是炉卷轧机辊型的计算方法。本发明采用影响函数法或者有限单元的计算方法,在一定的轧制规程条件下,考虑到轧辊磨损、轧辊热膨胀的基础上设计轧辊原始辊型。根据轧制规程计算轧制力,工作辊和支撑辊的挠度以及压扁,进而计算出轧制力、轧辊辊间接触压力以及轧件厚度的分布情况,从而得到轧制过程中辊间压力分布合理、板凸度满足要求的合理的支撑辊和工作辊辊型,以及弯辊力。采用本发明所设计的支撑辊和工作辊,可明显改善支撑辊和工作辊的辊间压力分布状态,抑制轧辊剥落,同时可以满足板凸度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201267826Y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申请号:CN200820185131.1
申请日:2008-08-21
Applicant: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1B29/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辊,是一种炉卷轧机支撑辊,其辊型采用曲线辊型。采用曲线辊型,能够有效解决接触压力分布不合理、轧辊磨损不均匀、轧辊局部剥落等问题。使得支撑辊和工作辊之间的接触压力分布合理,轧辊磨损均匀,降低辊耗,避免轧辊剥落,延长轧辊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9188751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95697.7
申请日:2024-10-0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械臂智能操作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基于分层强化学习的空间机械臂操作技能学习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基于改进HER的低层强化学习算法,解决稀疏奖励和收敛速度问题,使得网络梯度下降的时候速率更快,提高训练效率和机械臂在靠近目标物体附近时产生的抖动问题。对序列任务进行分层设计,储存进下层网络,为上层网络训练提供支持,将其应用于分层强化学习算法,设计Option‑HER算法,可将完整的序列技能任务进行分解并排序,得到机械臂有序的时间序列任务规划与操作,有效解决了机械臂无法应对空间在轨任务中的自主操作,且中间存在多步序列性作业的场景情况。
-
-
公开(公告)号:CN114309505B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111554142.9
申请日:2021-12-1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2D11/06 , B22D11/103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采用动量布流的金属薄带连铸方法,包括步骤:调整布流装置的位置,启动双辊薄带连铸设备;熔融金属经过布流装置后形成具有初始动量的均匀片状熔融金属流;片状熔融金属流以50‑100℃的过热度和0.5‑2m/s的初速度进入熔池内,布流装置与熔池间隔设置;在熔融金属初速度的作用下,在熔池内形成与两个冷却辊面相邻且具有动量搅拌作用的涡流;随着两个冷却辊的转动,在涡流动量搅拌的作用下完成熔融金属的凝固。本申请充分利用熔融金属的动能,在熔池内形成与冷却辊辊面相邻且具有动量搅拌作用的涡流,可以在过热度高达50‑100℃时制备出等轴晶,而且还能够提高等轴晶比例至100%,从而能够细化晶粒、改善偏析。
-
公开(公告)号:CN103464702B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310436252.4
申请日:2013-09-2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2D1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金属薄板近终形成形装置及其成形方法,属于金属薄板的生产技术领域。本发明提出的金属薄板近终形成形装置,具有一对倾斜布置、内部水冷、反向旋转的铸轧辊,下铸轧辊一侧设置熔融金属布流装置。采用上述装置进行金属薄板近终形成形时,由布流装置将熔融金属均匀平铺在下铸轧辊辊面上,随后熔融金属在上下铸轧辊之间形成熔池、进而完成熔融金属的凝固与轧制,实现金属薄板的近终形成形。本发明提出的金属薄板近终形成形技术,可以扩大金属薄板近终形成形的应用范围,提高金属薄板的近终形成形程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