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13624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163030.8
申请日:2024-02-05
Applicant: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拱桥吊杆张拉力的调节方法、调节终端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构建张拉力调节模型,求解获得待求的成桥状态张拉力的调整量;对拱桥各个吊杆进行初步调整,构建基于加权矩阵的求解模型并求解获得张拉力的二次调整量;确定各个吊杆的张拉力;判定各个吊杆是否处于合理状态,若均处于合理状态则完成对吊杆张拉力的调整;若处于不合理状态,则修正加权矩阵并重新求解;本发明利用极值定理求解成桥状态下张拉力的调整量并进行初步调整,通过设定加权矩阵和构建基于此矩阵的求解模型对张拉力进行二次调整,最后通过判定吊杆是否处于合理状态来完成调整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8190764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311872426.1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钢丝自然腐蚀监测实验装置及其实验方法,属于钢丝实验测试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室内加速腐蚀实验并不能反应实际服役环境中高强钢丝的腐蚀速率和腐蚀后的退化性能的技术问题。它包括反力架、加载台座、应力监测组件、腐蚀速率监测组件、数据采集装置以及太阳能充电装置。本发明高强钢丝自然腐蚀监测实验装置及其实验方法,既能满足高强钢丝在实际服役时的受力状态,又能考虑主缆内外环境的差异,构造不同的自然腐蚀环境,同时通过腐蚀速率监测组件能够对钢丝腐蚀速率、温度、湿度进行长时间实时线上监测,精准度高,便于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19737285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871957.3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温差的结构应变能采集和储能装置,属于结构应变能储能的技术领域,其温敏底座设于刚性外壳内的一端,储存应变能模块设于刚性外壳内的另一端;温敏底座的一端与电机连接,温敏底座的另一端通过变形传递模块与储存应变能模块的一端连接;储存应变能模块的另一端与发电模块连接。本发明利用温度不敏感材料和温敏底座的耦合效应解决弹性应变能释放过快的问题,通过自然温差控制应变能释放速率实现稳定发电,在夜间温度降低时,温敏底座缩短,带动储存应变能模块缓慢释放应变能,带动发电模块将应变能转化为电能;本发明可以实现能量的稳定输出,从而保证储能装置的效率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688944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1910915093.3
申请日:2019-09-26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V20/10 , G06V20/52 , G06V10/774 , G06V10/764 , G06V10/70 , G06K9/62 , G06N2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识别和机器学习的螺栓松弛监测方法,首先训练支持向量机识别模型,然后采用训练好的支持向量机识别模型对被监测螺栓群的松弛情况进行定时监测。本发明相对于传统的人工、机械式螺栓检测方法省去了大量人力,不依赖于检修人员的个人经验,检测精确度较高。本发明主要使用的图像采集设备是ccd工业相机,相对于基于声、光、电等原理的接触式传感器,成本相对低廉,同时由于本发明是非接触式监测,不影响螺栓的正常工作。本发明相对于现有的图像检测技术,不需要在螺栓上添加额外标识物,对拍摄角度要求不高,适用性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08254272A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810226956.1
申请日:2018-03-15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焊接接头腐蚀疲劳性能测试装置,被测试件穿过密闭透明的测试箱,其两端设置在拉压疲劳试验机上;被测试件表面设置有声发射探头;测试箱对应位置设置有用于记录被测试件表面形态的表面形态记录装置,表面形态记录装置连接控制装置;还设置有腐蚀液恒温循环装置,蓄水槽通过设置在其液面之下的第一水泵连接进水管一端,进水管另一端连通测试箱上部;测试箱下部通过出水管连通蓄水槽;控制装置还连接设置在蓄水槽内液面之下的pH测试仪;本发明可模拟现场腐蚀环境与交变应力双重作用的实际工况的焊接接头腐蚀疲劳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061418B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310012414.1
申请日:2013-01-14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中的钢-混凝土结合段。连续变刚度剪力键式钢-混凝土结合段,包括钢梁、混凝土梁、开孔钢板和带肋贯穿钢筋;开孔钢板焊接在钢梁翼缘的表面;钢梁的腹板上开有与开孔钢板对应的圆孔;带肋贯穿钢筋从开孔钢板以及钢梁腹板上的圆孔中心穿过;混凝土梁浇筑在钢梁的外围,包裹所述开孔钢板、带肋贯穿钢筋。本发明改善了钢-混凝土结合段中剪力键的荷载分布状态、钢-混凝土结合段的应力分布状态,能够提高钢-混凝土结合段的安全系数,且施工方便、施工效率高,无需复杂的施工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13804471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111089905.7
申请日:2021-09-08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川南城际铁路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用于复杂方向施加百吨压力卧式自平衡反力框架,包括长横梁;所述长横梁的主体形状为“长方体”结构;短横梁,所述短横梁固定设置于长横梁内侧,短横梁的外侧固定设置有稳定结构;承载台,所述承载台固定设置于短横梁一侧;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固定设置于承载台一侧;安装框,所述安装框固定设置于支撑柱一侧;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固定设置于安装框一侧,固定框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承载结构;装配座,所述装配座固定设置于长横梁两侧;通过设置长横梁、短横梁与稳定结构,使装置整体安装方式新颖,卧式水平放置,且可以自由伸缩拼装,满足不同试验空间尺寸,不受室内层高和室外净空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10516820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642734.2
申请日:2019-07-16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钢结构桥梁信息化运维系统及处理方法,对桥梁的状态信息进行采集,使运维信息数据格式化,完成运维信息的第一次重构,实现从三维向二维的转变;存储桥梁状态信息并建立结构健康状态核心指纹库;并从安全性、经济性、可持续性、防灾性能方面对桥梁的服役状态与运维方案进行评估并给出评估报告。本发明相较于传统运维系统的信息创建过程更加的全面、完整;本发明可视化特征亦可以对运维信息进行可视化处理,帮助运维人员结合可视化图形快速读取信息;本发明结合BIM技术自身的信息技术优势,实现与云技术的双向对接,对海量的运维数据进行云存储处理,降低运维系统对于硬件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331799A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910648486.2
申请日:2019-07-18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屈服点钢梯形波纹板剪力墙,低屈服点钢梯形波纹板作为剪力墙主体,低屈服点钢梯形波纹板垂直设置,低屈服点钢梯形波纹板的两端固定有竖直的柱子;所述的柱子包括钢管,所述的钢管内浇筑有混凝土。两端的柱子顶部和底部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横梁,所述的横梁与低屈服点钢梯形波纹板顶部固定连接。本发明充分利用了梯形波纹板合理的结构特点,并结合新材料低屈服点的钢良好的塑形变形性能,既能使钢板剪力墙在正常使用状态下不发生面外变形,又保证了其在地震作用下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采用钢管混凝土作为框架柱,充分利用了混凝土的受压性能,也使得钢管不易发生失稳,提高了柱的极限承载力,而且钢管与钢板剪力墙更易焊接。
-
公开(公告)号:CN110331798A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910648427.5
申请日:2019-07-18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屈服点钢再生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包括剪力墙体和框架;剪力墙体包括低屈服点钢与再生混凝土组合墙板,组合墙板的四周预留有低屈服点钢开孔连接耳板;框架包括两端的垂直的立柱,立柱上下端分别通过水平的横梁固定连接,立柱与横梁组成一个矩形框;所述的剪力墙体固定在框架内。本发明利用低屈服点钢具有良好的塑性的特点,与组合剪力墙的优点,既保证剪力墙正常使用状态下的不发生变形,又保证在地震作用下剪力墙能很好的吸收地震能量。采用再生混凝土,避免建筑垃圾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又可以让建筑垃圾再次利用,满足绿色、环保、可持续的发展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