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11457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464647.3
申请日:2024-04-17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青岛计算技术研究院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三维可视化下的多路视频与三维场景拼接融合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路视频与三维场景拼接融合方法,本发明通过层次包围盒结构对投影的三维场景进行空间划分,有效加速排除当前视角之外的物体。本发明将投影相机与包围盒关联,快速识别当前视区内的视频节点。为了快速筛选渲染对象,采用了一种自适应的启发式方法来构建BVH,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中心—表面排序策略,该策略可以自适应地对场景进行有效划分,从而减少几何查询所需的计算量。本发明基于WebGL的多路视频投影融合系统设计旨在提供沉浸式视觉体验。保障所有视频数据的安全传输和存储,并符合当前的数据保护标准。在设计时考虑到未来的功能扩展或升级,确保系统的长期可维护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524376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198988.6
申请日:2023-03-03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青岛计算技术研究院
IPC: G06V20/17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V10/778 , G06V10/764 , G06T9/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视觉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遥感目标检测方法、系统、介质、设备及终端,构建基于CNN的RGB‑红外图像融合网络,采用面向任务的融合方法、低层和高层联合自适应训练策略,利用由内容损失和语义损失组成的联合损失约束融合网络和显著性目标检测的融合方法;引入角度信息采用高斯循环编码和矩形循环编码预测角度,进行特征提取并利用BIFPN双向特征融合方法进行特征融合;利用实时采集的多模态视频流进行解码、算法推理以及边界框标定,将结果编码推流至流媒体服务器或客户端中。本发明利用图像融合算法和旋转目标检测算法相结合的方式,能够在强光和弱光条件下快速、准确检测到车辆位置和类别信息,应用于无人机交通管理和灾难救援场景等下的旋转目标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5527016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0782188.4
申请日:2022-07-05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青岛计算技术研究院
IPC: G06T19/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GIS、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视觉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三维GIS视频融合注册方法、系统、介质、设备及终端,以视频帧特征点与GIS匹配点坐标距离标准差作为目标函数值,建立视频相机三维注册优化模型,并运用优化工具求解,实现在线求解相机注册参数,建立视频与GIS的空间映射关系;基于纹理投影和深度图算法完成视频投影原型,将注册参数代入视频投影原型中;通过比较视频投影中图像内容与三维GIS对应元素的偏差程度,验证空间映射关系准确性。本发明通过将视频投射到三维模型上,使得视频和场景准确的融合在一起,能够准确在线计算视频相机在三维GIS下的注册参数,进而解决屏幕视频与虚拟三维场景的融合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227698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166949.8
申请日:2023-02-27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研究院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轨迹数据的机动车碳排放测算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机动车轨迹的行驶速度及驻留时间,进行机动车出行的行程划分;利用公开路网数据对轨迹数据做路网匹配,得到精确轨迹信息;应用微观碳排放测算模型对车辆行程段的碳排放进行测算;将行程轨迹碳排放归结至道路段,获得道路段层面的碳排放量。本发明充分挖掘机动车轨迹数据的出行特征,利用路网匹配获取高精准度的轨迹信息数据,进行碳排放的计算,为海量轨迹数据的信息处理,碳排放的精准测算碳排放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本发明所需的机动车行程轨迹数据获取简单,数据规模大;测算效率高,适合大批量轨迹数据的测算。
-
公开(公告)号:CN119892701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40848.5
申请日:2025-01-10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4L43/18 , H04B17/391 , H04B17/318 , G06F18/15 , G06F18/213 , G06F18/24 , G06N3/0442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无线电监测的信号传输协议智能识别方法和装置,涉及无线电检测领域,用以改善信号协议识别的鲁棒性、泛用性和实用性。本发明对信号功率归一化处理后,基于信号的时域特征进行离散和连续的初分类,对离散类型,再基于信号的高次方谱特征和时频特征进行细分类,对连续类型,再基于信号的时频特征、高次方谱特征和自相关特征进行细分类。本发明提升了信号协议识别的鲁棒性、泛用性和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814900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210298971.3
申请日:2022-03-25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卫星导航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码间差分与码并行的GPS弱信号捕获方法及系统,包括数字下变频模块、码合并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多普勒剥离模块、数据折叠模块、逐级匹配相干模块、码间差分模块、多普勒补偿模块、逐级相干模块与逐级非相干模块、峰值判决模块、普勒搜索完成判断模块、多普勒调控模块和结果输出模块。本发明的基于码间差分与码并行的高轨GPS信号捕获方法,为导航接收机提供快捷、高效的捕获算法;采用码间差分算法避免了导航数据跳变对相干积分时长的影响,通过提高相干积分时长提高GPS信号的捕获灵敏度。本发明采用逐级相干与逐级非相干算法,实现了不同强度信号的快速捕获,缩短了导航接收机首次定位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4814905B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210298965.8
申请日:2022-03-25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S19/3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导航数据同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北斗导航系统BDS二次差分相干数据位同步方法及系统,利用数据预处理模块将原始的北斗射频输入信号进行预处理,得到1ms复数相干数据;利用间隔20ms差分模块将1ms复数相干数据进行间隔20ms的复共轭差分,得到间隔20ms差分数据;利用间隔1ms差分模块将差分数据进行间隔1ms的复共轭差分,得到间隔1ms差分数据;利用存储折叠求解模块将间隔1ms差分数据进行数据存储与折叠相干累积,并给出位同步输出位置。本发明基于差分相干方法进行数据位同步,可以避免受到NH码的影响,在弱信号环境直接进行位同步,提升数据位同步效果,同时资源消耗小,受信号多普勒的影响小。
-
公开(公告)号:CN117896176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276666.3
申请日:2024-03-12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4L9/40 , H04L25/02 , H04W12/06 , H04W12/122 , G06F18/241 , G06N3/0442 , G06N3/0455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提供了一种面向工业物联网欺骗攻击的学习驱动物理层认证方法,该方法包括:构建分布式OFDM通信系统;系统包括欺骗攻击节点以及多个分布式认证网关;网关配备接收节点;网关认证多个合法发射节点;构建接收信号模型;基于接收信号模型获得合法发射节点以及欺骗攻击节点到接收节点的估计信道,构建网关的训练集和测试集;将训练集输入复数可分类自编码器网络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好的复数可分类自编码器网络;将测试集输入训练好的复数可分类自编码器网络,输出重构的估计信道;根据测试集以及重构的估计信道输出身份认证结果。本发明大幅度提升工业物联网通信系统中欺骗攻击检测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319183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11317.1
申请日:2023-02-14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4L25/02 , H04L43/0829 , G06N3/0442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和信道预测的网络编码传输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在非平稳信道下传输效率低的问题。其实现方案是:将信道按固定块大小划分,统计每组的丢包率,并将其作为原始的数据集;通过滑动窗口和切片相结合的方式将原始数据集划分成样本集,再按设定比例将其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选用单层的长短期记忆网络作为测试神经网络并利用训练集对其进行训练;将测试集中的样本送入到训练好的测试神经网络,得到测试集中各个样本丢包率的预测值;根据预测到的丢包率进行网络编码传输。本发明提高了各分组数据包传输的成功率以及网络编码的传输效率,可用于智慧城市、卫星通信、车联网、物联网及5G/6G通信各种应用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221672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111539629.X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IFFT的频域稀疏信号收发系统实现方法,改善了现有技术中多频段数字信号处理模块的复杂度仍需降低的问题。该发明含有以下步骤,步骤1、信息码序列生成;步骤2、基带信号调制;步骤3、串行信号转换为并行信号;步骤4、频域稀疏信号生成;步骤5、频域稀疏信号发送,将步骤4中生成的并行信号结果转换为串行信号;对调制后的波形进行基带脉冲成型处理,用传输函数进行平滑操作;步骤6、接收信号处理;步骤7、频域稀疏信号分离;步骤8、信息解码。该技术通过较少的数字信号处理模块处理多个频段上的信号,降低多频段数字信号处理模块的复杂度,提升数字信处理模块的可复用性,可维护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