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131831A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申请号:CN201710500819.8
申请日:2017-06-27
Applicant: 上海木爷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1B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11/00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量方法、装置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在测试对象处于第一摆动位置时,控制发射器组件向测试对象发射第一探测信号,在测试对象处于第二摆动位置时,控制发射器组件向测试对象发射第二探测信号;获取第一参考坐标和第二参考坐标,测试对象位于接收器阵列和发射器组件之间;根据第一参考坐标确定在处于第一摆动位置时测试对象的预设参考点在坐标系中对应的第一实际坐标,根据第二参考坐标确定在处于所述第二摆动位置时参考点在坐标系中对应的第二实际坐标;根据第一实际坐标、第二实际坐标确定测试对象的精度偏差。通过实施本发明实施例所对应的方案,可以提高精度测量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851074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209015.2
申请日:2017-03-31
Applicant: 上海木爷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N5/2256 , G03B15/05 , H04N5/235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图像采集装置及电子设备。其中,图像采集装置,包括:图像采集器、多个闪光灯、遮光罩以及透明部件;其中,所述遮光罩与所述透明部件围合成拍摄腔;所述图像采集器置于所述拍摄腔内且朝向所述透明部件;所述多个闪光灯位于所述拍摄腔的外部,并分别通过所述遮光罩上多个位置处的透光孔向所述拍摄腔内发出光线;其中,所述多个闪光灯发出的光线交叉后照向所述透明部件;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保证定位拍摄物的同时,能够获取到清晰的图像,并能够减少眩光效应带来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6737702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04982.7
申请日:2016-11-15
Applicant: 上海木爷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蒋化冰 , 孙斌 , 吴礼银 , 康力方 , 李小山 , 张干 , 赵亮 , 邹武林 , 徐浩明 , 廖凯 , 齐鹏举 , 方园 , 李兰 , 米万珠 , 舒剑 , 吴琨 , 管伟 , 罗璇 , 罗承雄 , 张海建 , 马晨星 , 张俊杰 , 谭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J11/0005 , B25J13/08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机器人和机器人控制方法,该机器人包括:带有镂空区域的机身主体;安装在所述镂空区域中的显示组件;安装在所述机身主体上的、用于检测交互对象的身高的身高检测组件,以及,根据检测到的身高控制所述显示组件倾斜和/或伸缩的中控元件。通过该方案,使得机器人的显示组件可以根据交互对象的身高而转动,扩展了机器人的人机交互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098839A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810117712.X
申请日:2018-02-06
Applicant: 上海木爷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IPC: B25J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发光件的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以及设于机器人本体上的发光机构;发光机构包括光源和匀光件,使得光源的光路通过匀光件后,显示于机器人本体的外环境。本发明使得机器人上的光源的亮度不刺眼,从而保护人体的眼睛,且光源亮度弱化使得人体可与设置在机器人上的光源直视,便于人体直观地对机器人进行手动操作或观察,给机器人的使用和操作予以便利,提高机器人的人性化、科学化和合理化设计,提高了人体的用户体验以及机器人的魅力。
-
公开(公告)号:CN107328420A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710714391.7
申请日:2017-08-18
Applicant: 上海木爷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位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在机器人工作于定位模式下,若通过所述机器人的摄像头拍得包含定位标签的图像,则确定所述机器人在物理空间中相对于所述定位标签的第一坐标;根据所述定位标签的标识查询标签数据库,以获取所述定位标签在所述物理空间中的第二坐标;根据所述第一坐标和所述第二坐标,确定所述机器人在所述物理空间中的第三坐标。通过实施本方案的实施例,可以在机器人无法提取景物特征时,实现移动机器人的准确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07175659A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申请号:CN201710301694.6
申请日:2017-05-02
Applicant: 上海木爷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机器人避障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处理器对配置在机器人身上的N个避障传感器按照位置关系进行分组,并使属于不同分组的各个避障传感器在对应的工作时间内工作,实现N个避障传感器的分时工作。N个避障传感器通过分时工作的方式可以避免不同传感器发出信号之间的相互干扰,使处理器可以接收到不存在干扰的、由不同工作时间的避障传感器采集到的探测数据,处理器通过分析此探测数据实现对障碍物的准确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06791706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60337.5
申请日:2017-01-24
Applicant: 上海木爷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N7/18 , G06K9/00711 , G06K9/6201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对象锁定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第一对象监控设备对第一监控区域进行图像采集,以获得包含潜在可疑对象的第一视频图像;所述第一对象监控设备指示第二对象监控设备在第二监控区域内采集并回传包含所述潜在可疑对象的第二视频图像;所述第一对象监控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视频图像和所述第二视频图像,确定所述潜在可疑对象为目标可疑对象。本申请实施例克服了对象监控设备在公共场所进行对象锁定时,无法有效锁定移动中的目标对象的缺陷,提升了对象锁定的效率以及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393113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1008780.X
申请日:2016-11-16
Applicant: 上海木爷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蒋化冰 , 孙斌 , 吴礼银 , 康力方 , 李小山 , 张干 , 赵亮 , 邹武林 , 徐浩明 , 廖凯 , 齐鹏举 , 方园 , 李兰 , 米万珠 , 舒剑 , 吴琨 , 管伟 , 罗璇 , 罗承雄 , 张海建 , 马晨星 , 张俊杰 , 谭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J9/1628 , B25J13/003 , B25J13/0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器人和机器人的交互控制方法,机器人包括:设置于机器人机身、用于检测交互操作的检测器;根据交互操作和交互操作对应的检测器位置,控制反馈装置执行反馈行为的中控元件;以及执行反馈行为的反馈装置。通过本方案,机器人能够基于用户在机身上触发的交互操作行为和交互操作位置实现人机智能交互,使得人机交互不仅限于语音以及对显示屏的触摸交互,扩展了机器人的交互形式。
-
公开(公告)号:CN106346475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936946.8
申请日:2016-11-01
Applicant: 上海木爷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蒋化冰 , 孙斌 , 吴礼银 , 康力方 , 李小山 , 张干 , 赵亮 , 邹武林 , 徐浩明 , 廖凯 , 齐鹏举 , 方园 , 李兰 , 米万珠 , 舒剑 , 吴琨 , 管伟 , 罗璇 , 罗承雄 , 张海建 , 马晨星 , 张俊杰 , 谭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J9/161 , B25J9/1684 , B25J9/1694 , B25J13/08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机器人和机器人控制方法,包括在机器人面部上安装的眼部组件、位置检测器以及控制器。位置检测器,用于检测被交互对象的位置信息;控制器用于根据位置信息确定眼部组件的调整参数,并控制眼部组件做出相应调整,使得机器人的面部的眼部组件可以根据被交互对象的位置变化而上下左右变动,扩展了机器人的人机交互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272425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808256.4
申请日:2016-09-07
Applicant: 上海木爷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蒋化冰 , 孙斌 , 吴礼银 , 康力方 , 李小山 , 张干 , 赵亮 , 邹武林 , 徐浩明 , 廖凯 , 齐鹏举 , 方园 , 李兰 , 米万珠 , 舒剑 , 吴琨 , 管伟 , 罗璇 , 罗承雄 , 张海建 , 马晨星 , 张俊杰 , 谭舟
IPC: B25J9/1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避障方法及机器人,该机器人包括:避障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机器人正前方、左侧前方、右侧前方是否存在障碍物以及机器人与障碍物的距离和方位角度;当避障检测装置检测到正前方不存在障碍物,左侧前方和右侧前方存在障碍物时,控制器在确定第一距离和/或第二距离小于预设阈值时,根据第一距离、第一方位角、第二距离和第二方位角计算左侧障碍物和右侧障碍物之间的第三距离,并在第三距离大于机器人的预设尺寸参数时,通过控制驱动装置使机器人继续前进,其中,第一距离和第一方位角与左侧障碍物对应,第二距离和第二方位角与右侧障碍物对应。通过该方案,使得机器人行走空间大、利用率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