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翼布局隐身无人机的前缘载荷安装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310739A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710641173.5

    申请日:2017-07-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D47/02 B64C2201/028 B64C220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领域,具体涉及飞翼布局隐身无人机的前缘载荷安装系统,其目的在于解决隐身飞机由于载荷安装不便而无法反射雷达波的问题。飞翼布局隐身无人机的前缘载荷安装系统,包括设置在机翼前缘的内凹安装缺口、前梁、前缘尖劈和前缘载荷舱盖,前梁装在安装缺口的底部,前缘尖劈设置在前梁上并将前梁覆盖,前缘载荷舱盖装在前缘尖劈上且与机身圆滑过渡,前缘尖劈上设有用于安装载荷的安装孔,所述前缘尖劈为向外凸出的楔形,且与前缘载荷舱盖间形成V形空腔,所述前缘尖劈为导电材料,所述前缘载荷舱盖为透波材料。载荷系统具有搭载内置反射器的能力,可以模拟各种假想目标,且不影响气动外形。

    一种三段式固定翼无人机

    公开(公告)号:CN106986001A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611261588.1

    申请日:2016-12-30

    Applicant: 马晓辉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段式固定翼无人机,该无人机的机翼为三段式翼型结构,包括设置在机翼前缘的缝翼、设置在机翼中间的主翼和设置在机翼后缘的襟翼,主翼包括中央翼和设置在中央翼两侧的外翼,襟翼包括设置在中央翼后缘的襟翼和设置在外翼后缘的襟副翼。本发明的优点体现在:本发明的一个创新点是使用三段式机翼翼型。相对于目前的无人机用的单段式或两段式翼型,三段式翼型有更高的最大升力系数,这使得飞机有更高的最大升力。最大升力的提高使得飞机可以有更高的载荷量和更低的失速速度,能在更短的跑道上起降,有更好的低速飞行性能。

    一种倾转式无人机及其飞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28550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963548.5

    申请日:2016-11-04

    Inventor: 吴春澤 王振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C27/28 B64C3/385 B64C2201/028 B64C2201/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倾转式无人机及其飞控方法,包括机身,机翼;所述的机翼的顶部设有机翼机架,机翼机架与机身连接;机翼机架的两端对称设有机翼,机翼与机翼机架通过机翼轴铰接连接,机翼轴受驱动带动机翼旋转;机翼的顶部及底部对称设有螺旋桨。本发明的无人机可以通过旋转机翼,使无人机垂直方向上进行升降;在飞行中可以通过改变两个机翼推力方向或改变两个机翼的螺旋桨的转速,使起推力方向不同或转速不同,即可灵活的操控无人机转动飞行方向或调整飞行的机身角度,操控灵活方便;因此,本技术方案的无人机就具有了多旋翼起降简单操作灵活和固定翼飞行效率高的优点,使得此结构设计的无人机飞行效率最大化,飞行时间长,所以比较适合长时间飞行。

    一种复合翼无人机
    2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394856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967176.3

    申请日:2016-10-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翼无人机,包括翼身融合体、固定翼部分、多旋翼部分、起落架、螺旋桨和动力机构,固定翼部分包括两个固定翼,两个固定翼分设于翼身融合体的两侧;多旋翼部分包括多套旋翼机构,多套旋翼机构对称分设于翼身融合体的两侧,每套旋翼机构均包括连接杆和旋翼,连接杆与固定翼连接,旋翼水平的设于连接杆上,且连接杆上安装有垂直于连接杆的轴向设置的安装轴,安装轴的端部设有第一斜面;固定翼上设有与安装轴配合的连接孔,连接孔的孔壁上设有卡槽,卡槽内设有可伸缩卡扣,安装轴上设有与可伸缩卡扣配合的凹槽。本发明的无人机的固定翼部分和多旋翼部分可实现无工具快速安装和拆卸。

    一种无人机机翼快速折叠展开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6240792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652451.2

    申请日:2016-08-10

    Applicant: 张琬彬

    Inventor: 张琬彬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C1/30 B64C39/02 B64C2201/028 B64C220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人机机翼快速折叠展开机构,包括机臂和机臂安装座;机臂安装座上表面设置有导柱,导柱外表面套设有滑动套筒,滑动套筒一侧设置有定位孔;导柱上设置有多个与定位孔配合的螺孔;还包括与螺孔配合的螺钉;还包括连接滑动套筒和机臂的连接臂,连接臂与机臂表面转动连接;机臂端部与机臂安装座转动连接;需要折叠或展开时,调节滑动套筒,并通过定位孔和螺钉进行对滑动套筒定位,通过连接臂带动机臂转动,结构稳定性强且操作十分方便;整体结构简单,成本低。

    一种无人机
    2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667788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016448.1

    申请日:2016-01-12

    Applicant: 林建民

    Inventor: 林建民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C39/02 B64C2201/021 B64C2201/028 B64C220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机,包括机身、尾翼以及机翼,所述机翼包括与所述机身相固定的底板、机翼本体以及滑板;所述底板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导柱,所述导柱上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底板上的中部位置设有一螺纹孔,所述底板上以螺纹孔为中心均布有多个浅槽;所述滑板顶部两侧分别设有一转轮,所述滑板底部两侧分别设有一滑块,所述滑块设有一通孔,所述滑块滑动安装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滑块的通孔穿设于所述导柱上以使所述滑块一侧壁顶抵于所述第一弹簧。本发明的无人机可实现随着飞行速度的不同自动变换机翼掠角,且能在发生碰撞时有效保护机翼不受损毁。

    一种无人机机翼内部支撑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5644771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511024551.2

    申请日:2015-12-29

    Inventor: 王若潭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C3/182 B64C3/185 B64C3/187 B64C3/22 B64C2201/02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人机机翼内部支撑结构,包括前横梁、后横梁、连接挡板及若干个支撑板;所述前横梁包括前横梁外杆及前横梁内杆,所述后横梁包括后横梁外杆及后横梁内杆;所述前横梁内杆包括前横梁内杆金属杆及前横梁内杆复合杆,所述后横梁内杆包括后横梁内杆金属杆及后横梁内杆复合杆,所述前横梁与后横梁平行设置,任一所述支撑板垂直于前横梁与前横梁活动连接,任一所述支撑板与后横梁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挡板设有前连接通孔及后连接通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两条由金属与复合材料组合而成的横梁结构,在保证强度和不明显增加机翼整体重量的前提下,减小无人机飞行过程中机翼内部结构的震颤,保证飞行稳定性及飞行速度。

    一种纵列矢量双旋翼电动垂直起降无人机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91873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730638.9

    申请日:2018-07-05

    Inventor: 胡龙 王一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纵列矢量双旋翼电动垂直起降无人机,属于垂直起降飞行器设计领域。本发明的无人机兼顾了垂直起降与悬停(垂飞状态)和高速前飞(平飞状态)两种飞行状态,并能够通过矢量推力旋翼有效解决垂飞转平飞(过渡状态)和平飞转垂飞(转换状态)的飞行控制问题。本发明的无人机包括机身,分别位于机身左右侧的机翼以及分别位于机身前后侧的前旋翼和后旋翼;所述前旋翼和后旋翼位于机身轴线上并纵向排列;且所述前旋翼和后旋翼中至少一个为双轴倾转旋翼系统。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双轴倾转旋翼系统能够实现无人机在全过程的姿态控制,且该无人机具有机构简单,过渡状态可控与结构气动效率高的优点。

    柔性飞行器的软件控制的刚度

    公开(公告)号:CN107458581A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710059944.X

    申请日:2017-01-24

    Applicant: 谷歌公司

    Abstract: 提供了柔性飞行器的软件控制的刚度。方法涉及由飞行器控制系统从一个或多个传感器接收与飞行器的形状和运动相关的偏斜信息,以及由飞行器控制系统将偏斜信息分解成检测模态状态,包括具有第一模式强度的第一已知模式。方法还可以涉及由飞行器控制系统基于第一模式强度来确定第一模态补偿,以及由飞行器控制系统识别与第二已知模式相对应的期望控制。方法还可以进一步涉及基于第一模态补偿和第一模态权重,针对控制面确定第一控制响应,具有用于第一模式的第一模式权重以及用于第二模式的第二模式权重,以及基于期望控制和第二模式权重,针对控制面确定第二控制响应。方法还可以涉及基于第一控制响应和第二控制响应,针控制面生成控制命令。

    短距起降高载荷多轴扇翼无人机

    公开(公告)号:CN107140208A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710254957.2

    申请日:2017-04-11

    Inventor: 林超希 武耀罡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C39/02 B64C39/005 B64C2201/028 B64C2201/042

    Abstract: 一种短距起降高载荷多轴扇翼无人机,具备短距起降、低速高升阻比、飞行稳定、大载重等特点,所述无人机包括机身、扇翼部件、升降及方向控制部件、动力部件、通信与接收模块指挥控制模块、前起落架和后起落架;其中所述扇翼部件包括横流风扇和机翼,其中所述横流风扇包括叶片和叶片座;该无人机运行时驱动电机与传动装置带动横流风扇转动,利用风扇旋转时产生的升力和推力供给飞行器进行飞行,通过升降及方向控制部件控制无人机的升降、转向、横滚、俯仰和偏航。其结构和操控系统简单、低速飞行时载荷大、稳定性和安全性好等,特别适合低空低速飞行,以及在起降条件较差的地区使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