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157131B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410374364.6
申请日:2014-07-3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导航无人驾驶公共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封闭车道、磁导航无人驾驶车辆、车站和远程监控中心,所述的封闭车道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的栅栏、外侧护栏、车辆位置信息探测通信设备和磁通装置,所述的磁导航无人驾驶车辆搭载磁导航自动驾驶设备,所述的车站包括停车场和车站触摸屏;当乘客在车站乘车时,远程监控中心根据乘客乘车信息调度磁导航无人驾驶车辆,车辆受到磁通装置导航后,车辆位置信息探测通信设备收集车辆信息,由远程监控中心统一监控,到达目的地后,车辆停在车站停车场空闲停车位,等待远程监控中心的调度指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700519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216447.1
申请日:2016-04-0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23/0213 , G05B2219/25174 , H04L12/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车载以太网的电动智能汽车星型通信网络系统。该系统包括:智能决策与控制单元(11):由多个控制器通过以太网环形连接而成,用于车载电子设备的集中控制;星型车载电子设备通信单元:包括多个车载电子设备和一个外部以太网交换机,所述的多个车载电子设备均连接至外部以太网交换机,该外部以太网交换机连接至智能决策与控制单元(11)中的一个控制器;星型车载电子设备通信单元设有多个且少于控制器个数,各星型车载电子设备通信单元分别对应连接至智能决策与控制单元(11)中的一个控制器,不用于连接星型车载电子设备通信单元的控制器为冗余控制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通信简便、稳定性强和扩展性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155979A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410374819.4
申请日:2014-07-3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5D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磁场对称性的磁导航智能车定位装置及方法,包括:磁钉,设有多个,等距铺设在地面上,用于产生对称性磁场;磁传感器,设有多个,在同一水平面内等距安装在智能车前方,并与所述磁钉呈垂直交叉设置,用于检测磁钉的磁场强度;超声波传感器,安装在智能车上,并与所述磁传感器安装在同一水平高度,用于检测磁传感器距离磁钉的高度;微控制器单元,用于接收磁传感器和超声波传感器的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CAN通信接口,所述微控制器单元通过该CAN通信接口与整车控制器通讯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简约、适应性强、定位精度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153603A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410374832.X
申请日:2014-07-3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导航无人驾驶电动智能车的交通站点及进出站方法,交通站点包括进站口和出站口,还包括站台、屏蔽门、暂停区、主干道路、引导磁钉和仲裁终端,所述主干道路包括进站道路、倒库道路和出站道路,所述进站口连接进站道路,所述进站道路连接暂停区,所述暂停区连接倒库道路,所述倒库道路连接站台,所述站台连接出站道路,所述屏蔽门安装在站台上,所述引导磁钉铺设在进站道路、倒库道路和出站道路上,所述仲裁终端安装在站台内,所述站台包含站台车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引导磁导航无人驾驶电动智能车能正确高效地进出站,提高磁导航无人驾驶电动智能车交通系统工作效率,降低人为干预程度和总体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4149782A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410374852.7
申请日:2014-07-3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30/12 , B60W10/08 , B60W10/20 , B60W30/09 , B60W2550/10 , B60W2550/22 , B60W2550/4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磁导航的多传感器融合智能车的自动驾驶系统,该自动驾驶系统包括智能车、车载传感器和运行车道,车载传感器包括磁传感器、激光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激光雷达、GPS天线和摄像头,智能车包括车载终端,车载终端、磁传感器激光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激光雷达、GPS天线和摄像头均安装在智能车上,车载终端与车载传感器中所有传感器连接,运行车道上埋设有磁钉;车载终端根据磁传感器探测到的磁钉的磁信号强度判断车身与车道中心的相对位置,并根据位置信息调整智能车方向使之行驶在运行车道内,车载终端还通过车载传感器中其他传感器数据了解周边路况并调整智能车的运行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建设成本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544387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637542.5
申请日:2023-12-01
Applicant: 普华基础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时序神经网络的车载以太网入侵检测方法和系统,获取车载以太网报文;对车载以太网报文进行特征处理形成报文序列;将报文序列输入预先训练好的入侵检测模型进行以太网报文检测,并输出检测结果;其中,入侵检测模型基于门控循环单元构建。通过GRU神经网络扩展模型在时间维度学习序列数据的能力,能够有效捕获车载以太网数据的上下文隐层特征,提高入侵检测系统的检测性能。同时满足硬件计算和存储资源的部署环境限制以及车载通信对实时性检测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9541987B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1811208660.3
申请日:2018-10-1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冗余结构的即插即用型智能汽车域控制器及方法,该域控制器通过硬件冗余方式设置有电源冗余结构、微控制器冗余结构、微处理器冗余结构、通信冗余结构、数据冗余结构以及余度管理模块,其中,微控制器冗余结构包括两个以上实现智能控制的微控制器MCU和辅助芯片,微处理器冗余结构为多嵌入式微处理器结构,通信冗余包括多路冗余总线;数据冗余结构包括两个以上数据存储单元;余度管理模块用于在发现故障或攻击时隔离、切换和重构域控制器输入输出通道及信号;该域控制器与整车连接后完成安全部署,适用于L3级及以上智能汽车或网联智能汽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安全性高、可靠性高、适应性强、跨平台通用性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334072A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711481595.7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5D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D1/0219 , G05D1/0246 , G05D1/0255 , G05D1/027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北斗导航的清扫车双驾驶模式控制系统,包括:智能决策单元,用于协调并指挥清扫车的驾驶及作业,智能决策单元设有用于选择驾驶模式的模式切换开关;环境感知单元,用于采集车身四周附近的路况信息;北斗定位终端,用于为车辆提供定位及路线导航;V2I通信装置,与红绿灯进行信息交互,为智能决策单元提供交通灯时间信息;线控制动单元,用于接收并执行智能决策单元的无人驾驶模式制动指令;线控转向单元,用于接收并执行智能决策单元的无人驾驶模式转向指令;远程监控单元,用于接收实时环境信息并发送控制指令至智能决策单元;电池组,用于为整个系统供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可切换双驾驶模式、无人驾驶准确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691209B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610216421.7
申请日:2016-04-0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分布式架构的控制器及供电冗余的电动汽车电气系统,包括通过供电线路相互连接的供电单元、钥匙开关(16)、整车控制器单元、线控助力单元和汽车部件控制器,所述的供电单元包括主蓄电池(12)和辅助蓄电池(11),所述的供电线路包括分别与钥匙开关(16)连接的主常电线路、辅常电线路、主ACC线路、辅ACC线路、ON线路和START线路,整车控制器单元包括整车控制器(18)和冗余整车控制器(20),线控助力单元包括线控助力器和冗余线控助力器,汽车部件控制器通过单刀双掷继电器连接主ACC线路和辅ACC线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解决了电动智能汽车对于冗余性的要求,提高了汽车运行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685985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710034678.5
申请日:2017-01-1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信息安全技术的车辆远程诊断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诊断目标ECU和远程诊断服务器,该系统还包括车辆诊断接收网关,所述的车辆诊断接收网关设置在诊断目标ECU和远程诊断服务器之间并分别与两者通信连接,所述的车辆诊断接收网关与远程诊断服务器之间设有非对称加密单元,所述的车辆诊断接收网关和诊断目标ECU之间设有对称加密单元;远程诊断服务器通过非对称加密的方式与车辆诊断接收网关之间建立通信,车辆诊断接收网关通过对称加密的方式与目标ECU之间建立通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确保了整个车辆远程诊断过程的匿名性、完整性及真实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