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变压吸附富氧提高热风炉风温的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51340B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310373869.6

    申请日:2013-08-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气变压吸附富氧提高热风炉风温的装置,包括变压吸附装置(5),与所述变压吸附装置(5)连接的第一热风炉(8)和第二热风炉(12),设置在所述变压吸附装置(5)前端管道上的空气过滤器(15)和空缩机(16),并联在所述变压吸附装置(5)和所述空缩机(16)之间的空气换热器(29),及煤气热管换热器(31)。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气变压吸附富氧提高热风炉风温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气变压吸附富氧提高热风炉风温的装置及其方法,利用变压吸附得到的富氧空气与掺混有转炉煤气的高炉煤气高效燃烧,提高热风炉的风温,降低了燃料的消耗,减少了烟气生成量,提高了热风炉的热效率。

    一种铁水脱磷方法
    3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831525A

    公开(公告)日:2010-09-15

    申请号:CN201010183470.8

    申请日:2010-05-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铁水脱磷方法,主要针对大型转炉铁水脱磷。采用以下步骤进行:①通过氧枪从顶部向铁水表面供给氧气,供氧强度在0.8-1.1Nm3/t/min范围内变化;②通过转炉上方设置的料斗向铁水中加入以石灰、轻烧白云石、矿石为主体的造渣料进行造渣,成渣后炉渣二元碱度(CaO/SiO2)为1.6-2.0;③通过转炉炉底供气系统向钢水内部供给搅拌气体,供气强度在0.25-0.40Nm3/t/min。本发明利用低碱度炉渣熔点低,铁水温度低易成渣,通过较大矿石用量来促进成渣和供氧,利用低供氧强度吹炼来延长吹炼时间,大底吹强度搅拌实现渣、金间的充分混合,实现去磷,具有脱磷效果好,石灰用量少,脱磷用辅料消耗少,钢渣排放少的优点。

    中间包控流效果的数模评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96581A

    公开(公告)日:2009-12-09

    申请号:CN200910088139.5

    申请日:2009-07-03

    Abstract: 一种中间包控流效果的数模评判方法,是采用数值技术模拟跟踪示踪剂停留时间分布RTD曲线的特征值来判断中间包包型及控流装置优劣。建立了RTD曲线优劣的评价标准:RTD曲线峰值处无量纲浓度大于1,峰值对应的无量纲时间大于0.75的中间包控流效果较佳。该项技术适用于中间包包型及控流装置优劣的判断,可快速有效地评判中间包冶金效果,对现场中间包包型及控流装置的优化改造起到指导作用。该技术也同样适用于水模实验结果分析。

    CO2循环及煤气补燃式烧结余热发电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44360A

    公开(公告)日:2009-01-14

    申请号:CN200810118721.7

    申请日:2008-08-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83

    Abstract: 一种CO2循环及煤气补燃式烧结余热发电方法,属于烧结余热利用领域。其特点是,使用CO2替代空气,作为烧结矿的冷却介质,CO2的比热大于空气,能更高效的回收烧结矿显热,从而提高用于发电的蒸汽参数,增加发电量;冷却气体对烧结矿进行封闭循环冷却,通过烧结矿层时吸收烧结矿显热,在余热锅炉处释放热量,降温后再循环回环冷机用于冷却烧结矿,封闭循环能减少散热损失最大限度回收热量,同时也能降低CO2的漏散量;在低温过热器之后设置煤气补燃式高温过热器,既可在烧结矿温度波动时稳定蒸汽参数,烟气也可用于补充封闭循环冷却中的CO2量。优点在于,提高蒸汽参数,大大提高烧结余热发电能力,并具有环保效益。

    一种齿轮钢的生产方法
    3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06435A

    公开(公告)日:2008-11-19

    申请号:CN200710099353.1

    申请日:2007-05-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齿轮钢的生产方法,钢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碳0.10~0.35%、硅0.15~0.45%、锰0.60~1.50%、磷≤0.03%、硫≤0.045%、铬0.80~1.50%、钛0.03~0.12%、铝0.01~0.10%、镍0~0.30%、钼0~0.20%、铜0~0.20%、氮0.004~0.015%、铁余量,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工艺流程包括,转炉初炼→钢包精炼炉精炼或真空脱气炉精炼→连铸→连轧。该方法用转炉替代电炉生产齿轮钢,生产周期短、能耗低、环境污染小,并能满足大批量、高质量齿轮钢用户的需求。

    连铸板坯结晶器漏钢预报系统用热电偶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79106A

    公开(公告)日:2007-06-13

    申请号:CN200510127842.4

    申请日:2005-1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铸板坯结晶器漏钢预报系统用热电偶检测方法,主要适用于板坯结晶器漏钢预报系统中的测温元件-热电偶的检测。利用该方法分别对标准热电偶、漏钢预报系统中的目标热电偶以及系统所要用的待测热电偶进行标定检测;通过标定检测多套标准热电偶和目标热电偶的温度变化范围,建立一个相应的数据库,并通过对该数据库的数据归纳分析得到一个具有可通用的达标变化范围,以该范围作为检测标准,然后通过比较标准热电偶与待测热电偶的温度变化是否落在检测标准内来进行判定检测待测热电偶是否达到合格。该检测方法建立了用于判断漏钢预报用热电偶是否合格的检测标准,为钢铁企业提供了检验漏钢预报用热电偶的检测方法。

    一种管道风温调节混风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1386111Y

    公开(公告)日:2010-01-20

    申请号:CN200920105543.4

    申请日:2009-02-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B9/16

    Abstract: 一种管道风温调节混风结构,属于钢铁工业炼铁高炉热风管道技术领域。包括高温管道,冷风管道、环道和冷风喷口及扰流砖等部分。冷风管道与高温管道内一环道相连,环道末端布置10~30个喷口,喷口中心线与高温管道相切,高温管道内安装扰流砖。该结构可快速将1200~1300℃的高温风迅速降温,稳定高炉使用风温,满足高炉定风温要求,其最大降温幅度为100~150℃。

    一种加热炉用蓄热体
    3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672598Y

    公开(公告)日:2005-01-19

    申请号:CN200320129981.7

    申请日:2003-12-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4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高温空气燃烧技术中起蓄换热作用的蓄热体。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蓄热体的形状为四边形,内部结构为呈直通方孔的蜂窝状。蜂窝状孔为正方形,孔径是4.5mm~5.5mm,壁厚为0.7mm~0.8mm,并且在蓄热体两个角分别切下一个等边三角形立方体,使蓄热体呈两面缺角状。本实用新型的蓄热体具有比表面积大,不易粘渣,高温结构强度好,蓄热量大,蓄换热速度快等特点,适用于蓄热式燃烧技术。

    单蓄热式燃烧装置
    4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137928Y

    公开(公告)日:2008-10-22

    申请号:CN200720173133.4

    申请日:2007-09-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蓄热式燃烧装置,是由蓄热箱、蓄热体、煤气喷管和旋流式烧嘴砖组成。蓄热箱(1)为外挂耳式分流结构;蓄热体(2)是直径为∮12~20mm、材质为高铝质、莫来石刚玉质等耐高温、高热焓量、高强度的耐火球;中心外置式煤气喷管(3)其高温段材质为碳化硅或高温陶瓷管,外置低温段为1Cr18Ni9Ti等耐热钢材质;旋流式烧嘴砖(4)是由耐高温耐火材料制成,且带有空气旋流通道。这种燃烧装置的蓄热箱为外挂耳式,空气通道分开,煤气流走中心,燃料在特殊烧嘴砖内加热至着火温度,使其易点燃并迅速燃烧,满足加热工艺要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