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水脱磷方法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831525B

    公开(公告)日:2012-01-25

    申请号:CN201010183470.8

    申请日:2010-05-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铁水脱磷方法,主要针对大型转炉铁水脱磷。采用以下步骤进行:①通过氧枪从顶部向铁水表面供给氧气,供氧强度在0.8-1.1Nm3/t/min范围内变化;②通过转炉上方设置的料斗向铁水中加入以石灰、轻烧白云石、矿石为主体的造渣料进行造渣,成渣后炉渣二元碱度(CaO/SiO2)为1.95-2.0;③通过转炉炉底供气系统向钢水内部供给搅拌气体,供气强度在0.25-0.40Nm3/t/min。本发明利用低碱度炉渣熔点低,铁水温度低易成渣,通过较大矿石用量来促进成渣和供氧,利用低供氧强度吹炼来延长吹炼时间,大底吹强度搅拌实现渣、金间的充分混合,实现去磷,具有脱磷效果好,石灰用量少,脱磷用辅料消耗少,钢渣排放少的优点。

    一种铁水脱磷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831525A

    公开(公告)日:2010-09-15

    申请号:CN201010183470.8

    申请日:2010-05-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铁水脱磷方法,主要针对大型转炉铁水脱磷。采用以下步骤进行:①通过氧枪从顶部向铁水表面供给氧气,供氧强度在0.8-1.1Nm3/t/min范围内变化;②通过转炉上方设置的料斗向铁水中加入以石灰、轻烧白云石、矿石为主体的造渣料进行造渣,成渣后炉渣二元碱度(CaO/SiO2)为1.6-2.0;③通过转炉炉底供气系统向钢水内部供给搅拌气体,供气强度在0.25-0.40Nm3/t/min。本发明利用低碱度炉渣熔点低,铁水温度低易成渣,通过较大矿石用量来促进成渣和供氧,利用低供氧强度吹炼来延长吹炼时间,大底吹强度搅拌实现渣、金间的充分混合,实现去磷,具有脱磷效果好,石灰用量少,脱磷用辅料消耗少,钢渣排放少的优点。

    无间隙原子钢洁净度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28573B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510382393.1

    申请日:2015-0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铌钛复合无间隙原子钢,其化学成分如下:以质量百分比计算,C≤0.015%、Si≤0.02%、Mn:0.10~0.15%、P≤0.01%、S≤0.01%、Al:0.02~0.06%、Nb:0.01~0.03%、N≤0.003%,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还涉及一种铌钛复合无间隙原子钢洁净度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脱硫铁水加入脱磷转炉和脱碳转炉进行双联冶炼,冶炼后进行不脱氧出钢,获得第一钢水;将第一钢水加入RH真空精炼装置进行真空精炼,获得第二钢水;将第二钢水送往连铸工序,采用三路氩气进行保护浇注,最终获得铌钛复合无间隙原子钢。本控制方法减少铌钛复合无间隙原子钢冶炼过程中夹杂物的产生,改善夹杂物的去除条件,提高钢水洁净度。

    一种倒角结晶器窄面铜板

    公开(公告)号:CN104209484B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410469991.8

    申请日:2014-09-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倒角结晶器窄面铜板,所述倒角结晶器窄面铜板的工作面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为呈凹陷的曲面,所述第一部分为工作面上距离结晶器上口200毫米~400毫米的范围内的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一曲面区域,为二次抛物线区域;两个第二曲面区域,为上口冠高为1毫米~3毫米的曲面;两个过渡曲面区域,为半径为5毫米~35毫米的曲面,所述两个过渡曲面区域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曲面区域的相对两侧和所述两个第二曲面区域。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曲面区域、两个第二曲面区域和两个过渡曲面区域连接,所述第二部分为线性锥面。所述倒角结晶器窄面铜板上还开设有用于冷却所述工作面的冷却水道,所述冷却水道与所述第二曲面区域上远离所述过渡曲面区域的边缘的距离为20毫米~40毫米,与所述过渡曲面区域的距离为10毫米~30毫米。

    一种冷轧薄板钢渣的改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71238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076772.2

    申请日:2016-02-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C5/36 C21C7/0006 C21C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轧薄板钢渣的改质方法,包括:转炉出钢结束时向钢包内加入Al基改质剂对钢渣脱氧;RH精炼结束后再次加入Al基改质剂对所述钢渣脱氧;其中,在RH精炼结束后再次加入Al基改质剂对钢渣脱氧的步骤中,Al基改质剂的加入量与升温吹氧量有如下对应关系:升温吹氧量小于0.3m3/t时,Al基改质剂的加入量为0.3kg/t;升温吹氧量为0.3~0.8m3/t时,Al基改质剂的加入量为0.3~0.8kg/t;升温吹氧量大于0.8m3/t时,Al基改质剂的加入量为0.8~1.0kg/t,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钢渣脱氧改质不稳定问题,减少了钢中非金属夹杂物数量,提高了钢水洁净度与冷轧板表面质量。

    一种结晶器漏钢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62643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610077331.4

    申请日:2016-02-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11/18 B22D2/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结晶器漏钢处理方法,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在炼钢连铸过程持续采集板坯二维图像;通过图像分割从本帧板坯二维图像中提取板坯本体的轮廓,识别本帧板坯二维图像中板坯本体的表面是否存在异物区域,获得第一识别结果;在第一识别结果为是时,判断异物区域从本帧板坯二维图像至下一帧坯二维图像是否增大,获得第一判断结果;判定异物区域内表面温度平均值在预设时长内是否上升,以及判定表面温度平均值是否高于预选温度值;在第一判断结果为是的同时,表面温度平均值在预设时长内有上升又高于预选温度值,则发出停浇操作指令。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会让漏钢事故带来很大程度损失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将损失程度降到更低。

    铌钛复合无间隙原子钢及其洁净度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28573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10382393.1

    申请日:2015-0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铌钛复合无间隙原子钢,其化学成分如下:以质量百分比计算,C≤0.015%、Si≤0.02%、Mn:0.10~0.15%、P≤0.01%、S≤0.01%、Al:0.02~0.06%、Nb:0.01~0.03%、N≤0.003%,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还涉及一种铌钛复合无间隙原子钢洁净度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脱硫铁水加入脱磷转炉和脱碳转炉进行双联冶炼,冶炼后进行不脱氧出钢,获得第一钢水;将第一钢水加入RH真空精炼装置进行真空精炼,获得第二钢水;将第二钢水送往连铸工序,采用三路氩气进行保护浇注,最终获得铌钛复合无间隙原子钢。本控制方法减少铌钛复合无间隙原子钢冶炼过程中夹杂物的产生,改善夹杂物的去除条件,提高钢水洁净度。

    一种高铝复相钢及其冶炼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06212B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510982798.9

    申请日:2015-1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铝复相钢及其冶炼方法,该高铝复相钢冶炼方法包括:将脱硫铁水加入脱磷转炉和脱碳转炉进行双联冶炼,在脱碳转炉吹炼结束后钢水进行脱氧出钢,其中,脱氧出钢过程的铝脱氧收得率88%~92%,脱氧出钢过程的铝合金化收得率78%~82%,脱氧出钢过程的铝目标含量为1.4%~1.5%;对脱氧出钢后的钢水进行LF精炼;对LF精炼后的钢水在真空条件下进行RH精炼;对RH精炼后的钢水进行钙处理和每炉喂线450‑550m处理后完成冶炼;对完成冶炼后钢水进行全保护浇注。有效解决了现有铝脱氧钢的铝含量低,达不到高铝复相钢实际所需目标成分的技术问题,在不降低生产稳定性的前提下铝的合金化收得率高,冶炼出最终铝含量1.2%‑1.4%的高铝复相钢,达到用户所需实际钢种的目标成分。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