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式救生设备
    3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031804A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710389957.3

    申请日:2017-05-27

    Applicant: 杜国泽

    Inventor: 杜国泽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C9/08 B63C9/087 B63C9/13 G05D1/02 G08B21/088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一种跟随式救生设备,所述跟随式救生设备包括:可穿戴设备;以及救生设备主体,所述救生设备主体与所述可穿戴设备是分离的,并且所述救生设备主体包括:救生装置,所述救生装置可漂浮在水上;以及推动装置,所述推动装置耦接至所述救生装置,并且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救生装置与所述可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来驱动所述救生装置跟随所述可穿戴设备运动。

    一种双足机器人的步态控制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511465B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510874545.X

    申请日:2015-12-02

    Inventor: 苏鹏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D1/021 B25J5/00 B62D57/032 G05D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足机器人的步态控制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选取起步阶段、中步阶段和止步阶段的步态控制参数,并获取双足机器人的零力矩点位于稳定区域内时质心在中步阶段的运动轨迹;得到质心在中步阶段起始时各步态控制参数的第一数值和质心在中步阶段结束时的第二数值;利用第一数值设置在起步阶段结束时的第一约束条件,利用第二数值设置在止步阶段开始时的第二约束条件;基于第一和第二约束条件分别计算质心在起步阶段和止步阶段的运动轨迹;控制双足机器人的行走,使行走时质心的运动轨迹满足质心在起步阶段、中步阶段和止步阶段的各运动轨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保证了起步、中步和止步步态间的稳定衔接和步行的稳定性。

    一种全方位移动环境VR图像探测车

    公开(公告)号:CN106909158A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710263904.7

    申请日:2017-04-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D1/02 B62D6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方位移动环境VR图像探测车,采用麦克纳姆轮,不需要舵机实现转向,可以实现前后、左右、斜行、旋转及其组合等运动方式,灵活方便,适用于运转空间有限,狭窄的工作环境中;相比于传统的舵机打转控制角度来说,提高运行效率,以及节约能量损耗;本发明全方位移动环境VR图像探测车使用四个广角摄像头同时采集画面,相比于单一摄像头进行的平面采集,具有高效、高精度、结构简单、虚拟现实效果逼真等特点,本发明全方位移动环境VR图像探测车将采集到的四个画面经过图像处理器拼接传输到智能手机上,最终观查端采用VR显示装置,建立VR影像,提供虚拟实境体验,可以让人直接体验小车的第一视角,获取更多有用信息。

    一种适宜AGV小车爬坡的驱动单元

    公开(公告)号:CN106896806A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510969792.8

    申请日:2015-12-21

    Inventor: 谢义杰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D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宜AGV小车爬坡的驱动单元,包括车底架,电机及车轮,在车底架内安装四个电机,两侧对称,每侧两个,四个电机各连接一车轮,在车底架内还安装有控制四个电机的控制盒。所述的四个电机均为直角电机。本驱动单元包括四个电机,每个电机均连接一车轮,四个电机提高了小车的动力,在坡道运行商能更显优势。而且四个电机带四车轮相比两个电机带两车轮而言,对小车的控制更加精准,转向更加准确、快速。

    运输系统以及其中包括的运输单元

    公开(公告)号:CN106865134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610811652.2

    申请日:2016-09-08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运输系统以及其中包括的运输单元。一种运输系统包括第一轨道,该第一轨道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是第一轨道线性地延伸的区域,第二区域是第一轨道弯曲的区域。第二轨道包括与第一区域分离的第三区域以及交叠第二区域的第四区域,其中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在包括第二区域和第四区域的接合位置处合并。光线路设置在第二区域和第四区域中,其中光线路在第四区域中彼此平行。第一运输单元在第一轨道上行进。第二运输单元在第二轨道上行进。第一控制器使用通过光线路传送或接收的光来控制第一运输单元和第二运输单元的行进。

    一种基于碰撞驱动的微小型机器人移动机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74293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510805567.0

    申请日:2015-11-20

    Inventor: 常琳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D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碰撞驱动的微小型机器人移动机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基于模态分析结果与模态叠加理论,对高阶振动模态进行截断,针对低阶模态的振型与频率构造了柔性足的多刚体有限自由度模型;第二步:基于Hertz接触理论与Coulomb摩擦理论建立了柔性足与行走表面的碰撞模型;第三步:搭建实验系统测量了碰撞引起的柔性足运动参数的变化,结合参数分析与综合,对碰撞模型参数进行了辨识。本发明的基于碰撞驱动的微小型机器人移动机构设计方法,移动机构利用柔性足的弹性变形和振动实现运动,在行走表面的约束作用下,柔性足在振动的同时会与行走表面发生碰撞,基体、柔性足与行走表面构成了一个碰撞振动系统。

    一种遥控擦玻璃机器人的擦玻璃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25066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37903.2

    申请日:2016-11-23

    Applicant: 河池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47L1/00 A47L1/02 G05D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遥控擦玻璃机器人的擦玻璃方法,所述机器人的工作过程如下:由遥控器控制机器人的工控器发射命令,机器人开始工作;遥控擦玻璃机器人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储能器,通过储能器的不断供能,压力吸盘产生的负压吸附在墙壁上,使整个遥控擦玻璃机器人能够在垂直壁面上行走,轴陀螺定位仪实现了机器人在遥控器上的定位,实现了机器的正常运行;当遥控器遥控机器人进入指定的作业区内时,遥控擦玻璃机器人可以通过遥控器的功能键下达制定的擦玻璃功能,当清理完毕将会进入下一目标区实行作业。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