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541586B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0780044101.7
申请日:2007-09-06
IPC: B60N2/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0232 , B60N2/01583 , B60N2/3011 , B60N2/3043 , B60N2002/024 , B60N2002/971
Abstract: 提供一种车辆用座椅装置,其能够简单且可靠地将座椅保持在收纳位置上。在车辆用座椅(10)中,坐垫(12)的车身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以能够围绕具有沿车身前后方向轴线的驱动轴(30)转动的方式被支承,坐垫(12)通过由驱动电机(42)驱动其围绕驱动轴(30)转动,从而能够在乘员可乘坐的乘坐姿态和沿车身内侧面(S)立起的收纳姿态间切换。此外,处于收纳姿态下的车辆用座椅(10)中,其撞板(46)与座椅牵拉部(48)卡合从而使该收纳姿态被保持,在向乘坐姿态切换时,撞板(46)从座椅牵拉部(48)上被释放。
-
公开(公告)号:CN102619412A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110407864.1
申请日:2011-11-29
IPC: E05B65/22
Abstract: 一种车门的关闭锁定装置,即便在错误地对锁定解除操作部进行操作的情况下,其锁定状态也不会被解除。本发明的车门的关闭锁定装置包括:卡合构件(22),其安装于车辆的车门上;被卡合构件,其在车门关闭出入口时与位于锁定位置的卡合构件(22)卡合;以及锁定解除操作部(32),其能进行动作以使卡合构件(22)从锁定位置移动至锁定解除位置,所述车门的关闭锁定装置还包括禁止解除锁定机构(50),其在卡合构件(22)位于锁定位置的状态下对锁定解除操作部(32)的动作进行禁止,禁止解除锁定机构(50)采用以下结构:能通过对该禁止解除锁定机构(50)在恒定方向上持续施加力的手动操作来解除锁定解除操作部(32)的动作禁止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1357574B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0810144885.7
申请日:2008-07-31
IPC: B60H1/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00564 , F24F13/0209
Abstract: 一种用于车辆的空气调节导管,具有与另一导管相互地连接且固定的一个导管,其中,通过将绕第一单元导管的开口周边形成有凸缘的第一单元导管与绕第二单元导管的开口周边形成有凸缘的第二单元导管并列合并而形成一个导管,且通过将绕第三单元导管的开口周边形成有凸缘的第三单元导管与绕第四单元导管的开口周边形成有凸缘的第四单元导管并列合并而形成另一个导管,形成在第一单元导管的边界侧上的凸缘和形成在第二单元导管的边界侧上的凸缘被固定成一个在另一个之上,且形成在第三单元导管的边界侧上的凸缘和形成在第四单元导管的边界侧上的凸缘被固定成一个在另一个之上。
-
公开(公告)号:CN102481218A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080037304.5
申请日:2010-07-22
Applicant: 丰田车体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G3/08 , A61G3/062 , A61G3/0808
Abstract: 肩带(51)的卡定件(511)通过与配置在车辆内部(M)的卡定带扣(53)连接而被支承。此外,在平台(21)位于车辆外部的上下车位置时,肩带(51)的卡定件(51)能预先与配置在平台(21)上的临时固定件(63)短时间临时固定连接。相反地,在平台(21)位于车辆内部(M)的乘载位置时,肩带(51)的卡定件(511)的连接状态能从短时间临时固定在临时固定件(63)上的临时固定连接变为被车辆内部(M)的卡定带扣(53)固定支承的固定支承连接。藉此,不仅能取消现有的在平台上配置的支承用柱状构件,还能使将轮椅放入车辆内后的带子佩戴作业变得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2470782A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80027476.4
申请日:2010-06-03
Applicant: 丰田车体株式会社
Abstract: 揭示了一种能使乘坐者以基本上半蹲伏姿势上下车的布置,在基本上半蹲伏姿势中大腿部分位置低于臀部,由此使得乘坐者可容易地上下车。更具体地,揭示了一种车辆座椅,该车辆座椅包括固定软垫部分(S)和可动软垫部分(M)。前述车辆座椅的特征是设有座椅软垫(40)和软垫倾斜机构,该座椅软垫能够倾斜,使得进出侧较低,而可动软垫部分(M)相对于固定软垫部分(S)升高;软垫倾斜机构设置在座椅软垫(40)下方,且由此可动软垫部分(M)在被致使相对于固定软垫部分(S)升高的同时倾斜。
-
公开(公告)号:CN102444340A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1110300395.3
申请日:2011-09-21
Applicant: 丰田车体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包括出入口开闭装置的车辆,能通过更简单的结构进一步提高安全性。通过操作车内手动手柄或车外手动手柄,锁定机构能使门从关闭锁定状态变成解除锁定状态。出入口开闭装置包括:经由使驱动力的传递路径连接或断开的离合器使门动作的驱动元件;以及对离合器和驱动元件进行控制的控制元件。此外,包括:能检测出关闭锁定状态和解除锁定状态的锁定状态检测元件;以及能检测出车辆的行驶状态和非行驶状态的行驶状态检测元件,在根据来自锁定状态检测元件的检测信号检测出解除锁定状态,且根据来自行驶状态检测元件的检测信号检测出车辆的行驶状态时,控制元件不使驱动元件动作,而使离合器处于连接状态,从而禁止使门动作。
-
公开(公告)号:CN102398535A
公开(公告)日:2012-04-04
申请号:CN201110287200.6
申请日:2011-09-15
IPC: B60N2/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0745 , B60N2/0292 , B60N2/074 , B60N2/0818 , B60N2/0843
Abstract: 一种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装置,包括:固定在车辆地板上的下导轨;固定至座椅且能够沿车辆前后方向被可移动地支承在下导轨上的上导轨;其中,下导轨具有下导轨钩部,上导轨具有上导轨钩部,上导轨钩部与下导轨钩部沿向上方向和宽度方向接合,下导轨具有在从车辆宽度方向看去时向下凸起的弯曲部分,并且下导轨钩部的下端部在该弯曲部分处具有切口部分,相比于下导轨钩部的其他部分,在所述切口部分处,向下延伸量减小。
-
公开(公告)号:CN101300158B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申请号:CN200680041022.6
申请日:2006-11-02
IPC: B60R21/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37 , B60R21/232
Abstract: 提供一种车辆乘员约束装置,其帘式气囊的后端侧能够顺利地展开。沿着上边梁(3)安装有气囊(1)的折叠体,能够通过充气机(4)进行膨胀。细长的气囊(1)的折叠体的后端侧(1r),首先向前上方折叠一次,接着将折叠后的部分的前端侧再次向后上方折叠。由此,气囊(1)的后端侧在上侧共折叠成三层。
-
公开(公告)号:CN101535116B
公开(公告)日:2011-09-21
申请号:CN200780042226.6
申请日:2007-07-13
Applicant: 丰田车体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105 , B60R13/0838 , F02B29/0475 , F02M35/10019 , F02M35/161 , Y02T10/146
Abstract: 本发明的车辆用机罩构造(1),设有覆盖发动机舱(6)的机罩(1)的构成车身外表面的机罩外部件(2)、配设在该机罩外部件(2)的背面的机罩内部件(3)、用于抑制所述发动机舱(6)内产生的声音朝外部的传递的隔离体(4),和对流入所述发动机舱(6)内的外气进行引导并将其送给中间冷却器的中间冷却器管道(5)。隔离体(4)在与所述中间冷却器管道(5)重合的重合部(41)的至少一部分具有贯通孔部(42)。
-
公开(公告)号:CN101568462B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0880001240.6
申请日:2008-05-20
Applicant: 丰田车体株式会社
Inventor: 内野敬一
IPC: B62D25/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161 , B62D25/1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防止通过前轮向前飞溅的泥或其它这种物质轻易地通过翼子板内衬板的排泄开口进入翼子板,并防止向上飞溅的泥水通过排泄开口到达发动机的进气口。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的翼子板内衬板结构,其中进入口(9)设置在由翼子板、翼子板的挡泥橡皮板和翼子板内衬板(10)限定的空腔的上部内,从而可将空腔(9)内的空气引入发动机内。围绕前轮(T)的胎面部分(Tr)设置的翼子板内衬板本体(12)具有沿周界形成以设置在前轮(T)的中心前面的多个排泄开口(20)。排泄开口(20)分别具有方向向上的开口部分(21),从而沿垂直方向具有较大的开口面积而沿纵向方向具有较小的开口面积,并具有向上飞溅并穿过开口部分(21)的泥水可撞击的挡护部分(22)。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