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17210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36577.2
申请日:2024-09-04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黄文慧 , 陈伟彬 , 董勇 , 卢轼杰 , 梁邦炎 , 陈猛 , 吴海森 , 王义程 , 曾可欣 , 张佳伟 , 陈健斌 , 艾荣军 , 朱成 , 王冲 , 戴适天 , 冯嵩航 , 陈伟龙 , 陈勇 , 陈厚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凿岩设备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凿岩船的安装方法,通过将轨道、底盘、行走机构、卷扬机、收放支架和二层平台等属于行走台车的结构分开吊装,使得吊装重量小、体积小,吊装更加容易和安全;且在先安装为在后安装提供了稳定和平衡的安装基础,使得安装更加高效和安全,能够避免倾覆问题,而且将液压冲击凿岩锤提前安装至导杆架内并整体一体吊装,避免了导杆架安装好后难以安装液压冲击凿岩锤的问题。其使得重量大、结构复杂的凿岩船安装更加简单、有序、高效和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3879464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189039.9
申请日:2021-10-12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B63B2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沉管隧道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狭窄内河沉管寄放方法,将管节寄放于河道中,锚泊于沉管基槽或坞口浮运航道内。本发明的一种狭窄内河沉管寄放方法,通过将管节锚泊于沉管基槽或坞口浮运航道内,充分利用已开挖的沉管基槽、浮运航道和坞口区域作为沉管寄放区,减少了额外的开挖量,减少了沉管隧道工程耗费的人力物力成本,同时,管节通过锚泊寄放,也能够充分保证管节在寄放期间的位置稳定,保证管节在寄放期间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335358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2010251198.6
申请日:2020-04-01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2D29/07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沉管隧道施工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沉管隧道端模包括分别布置在底板端部的底板端模、顶板端部的顶板端模和侧墙端部的侧墙端模,三个部位的端模均包括止水带,以及分别安装在该止水带两侧的内圈模板和外圈模板,所述内圈模板和外圈模板均包括浇筑面和支撑面,所述内圈模板和外圈模板的支撑面上均设置有用于顶压模板的压合件,所述底板端模、顶板端模和侧墙端模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压合件顶压在对应模板上的夹持组件,通过分别在止水带两侧布置模板的方式,并对模板进行支撑和加固,从而解决了难以布置端模的问题,该端模结构简单,固定牢固,能保证后序施工中混凝土浇筑的顺利完成。
-
公开(公告)号:CN112726673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011573192.7
申请日:2020-12-24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B63C1/08 , E02D29/07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沉管隧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坞门浮运出坞安装的施工方法。本发明包括寄放在坞内的坞门,坞门具有蓄水腔,并包括以下步骤,S1,抽出蓄水腔内积水,使坞门起浮;S2,将坞门浮运出坞;S3,在坞门出坞后,调整坞门的方位,使坞门到达安装位;S4,向蓄水腔内灌水,使坞门压水坐底;S5,安装坞门。本发明将坞门蓄水腔中的积水抽出,从而可以减轻坞门的重量,进而便于将坞门浮运出坞;并在坞门出坞后,通过调整坞门的方位,使坞门到达安装位,且可以保证坞门到达安装位后的位置精度;并在坞门坐底后进行安装。通过本发明能够便于将坞内的坞门浮运出坞,并且能够保证坞门到达安装位后的位置精度,进而可以保证坞门再次安装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726673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011573192.7
申请日:2020-12-24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2D29/073 , B63C1/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沉管隧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坞门浮运出坞安装的施工方法。本发明包括寄放在坞内的坞门,坞门具有蓄水腔,并包括以下步骤,S1,抽出蓄水腔内积水,使坞门起浮;S2,将坞门浮运出坞;S3,在坞门出坞后,调整坞门的方位,使坞门到达安装位;S4,向蓄水腔内灌水,使坞门压水坐底;S5,安装坞门。本发明将坞门蓄水腔中的积水抽出,从而可以减轻坞门的重量,进而便于将坞门浮运出坞;并在坞门出坞后,通过调整坞门的方位,使坞门到达安装位,且可以保证坞门到达安装位后的位置精度;并在坞门坐底后进行安装。通过本发明能够便于将坞内的坞门浮运出坞,并且能够保证坞门到达安装位后的位置精度,进而可以保证坞门再次安装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709196A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011554240.8
申请日:2020-12-24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沉管隧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干坞钢坞门安装及试漏方法,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S1.在坞口处拼装钢坞门并止水带密封;S2.将钢坞门与坞墩密封配合;S3.在钢坞门内浇筑压重混凝土;S4.在钢坞门内灌水,并使其灌水高度到达第一高度,测试钢坞门的漏水量,S5.在试水区内灌水,并使其灌水高度到达第一高度,并测试试水区的漏水量,S6.依次循环使其灌水高度增加至对应高度,依次测试对应的漏水量,直至灌水高度到达目标高度。本申请的一种用于干坞钢坞门安装及试漏方法,整个过程不用在水下补漏,避免了在无法确保挡水效果的情况下直接破堤而导致的补漏作业风险,整个过程操作简便、安全可控、效率高、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0524687B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910746259.3
申请日:2019-08-13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PC: B28B7/00 , B28B7/18 , B28B13/06 , E02D29/07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沉管隧道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沉管隧道内模系统,通过设置内侧模板和用于支撑内侧模板的内侧模板支撑,内侧模板支撑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活动部铰接在固定部,内侧模板包括能够构成整体结构的上部模板和中部模板,固定部外侧设置有上部模板,活动部外侧设置有中部模板;浇筑的混凝土凝固成沉管节段后,通过驱动活动部旋转使中部模板与沉管节段脱离;固定部设置在带升降机构的固定架上,通过驱动升降机构降下使上部模板与沉管节段脱离。用这种结构替换传统的人工拆模,在第一节沉管节段完成后,对后续相同形状的沉管节段不需要对模板支撑拆卸重新组装,解决了沉管混凝土浇筑中内侧模板不能伸缩脱模的问题,缩短了施工时间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648406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631711.4
申请日:2020-07-03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2D29/07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沉管压载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沉管压载系统拆除及置换混凝土施工方法,包括:在保证满足抗浮系数大于1.05的前提下,选择从所述沉管轴线第一侧的第一端的端部水囊开始施工,利用沉管压载系统管路控制装置,通过调节相应的阀门,对需要注水的水囊通入设计水量,从第一侧的端部水囊至第二侧的端部水囊,两侧依次交替拆除端部水囊并压载混凝土,直至所有水囊拆除、压载混凝土施工完毕;在沉管安装完成后,采用上述方法,在满足沉管抗浮系数大于1.05的情况下,逐个将水囊排水后拆除,来依次置换混凝土,简单有序,置换效率高,而且通过对沉管抗浮系数进行控制,沉管不会发生上浮或移位的问题,保证了沉管安装质量及施工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0524687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10746259.3
申请日:2019-08-13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PC: B28B7/00 , B28B7/18 , B28B13/06 , E02D29/07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沉管隧道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沉管隧道内模系统,通过设置内侧模板和用于支撑内侧模板的内侧模板支撑,内侧模板支撑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活动部铰接在固定部,内侧模板包括能够构成整体结构的上部模板和中部模板,固定部外侧设置有上部模板,活动部外侧设置有中部模板;浇筑的混凝土凝固成沉管节段后,通过驱动活动部旋转使中部模板与沉管节段脱离;固定部设置在带升降机构的固定架上,通过驱动升降机构降下使上部模板与沉管节段脱离。用这种结构替换传统的人工拆模,在第一节沉管节段完成后,对后续相同形状的沉管节段不需要对模板支撑拆卸重新组装,解决了沉管混凝土浇筑中内侧模板不能伸缩脱模的问题,缩短了施工时间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461515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682205.6
申请日:2024-05-29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沉管浮泊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浮泊沉管的防淤结构和一种沉管寄存系统,防淤系统,包括防淤系统和清淤系统;防淤系统包括用于绕沉管周向设置的防淤帘,防淤帘底部抵接在水底,防淤帘上部覆盖部分沉管;清淤系统包括用于悬挂于沉管底部下方的清淤装置,且清淤装置能够升降。防淤帘底部抵接在水底,防淤帘上部覆盖部分沉管,从而沿沉管周向对沉管下方区域进行封闭设置,进而防止外部泥沙进入沉管下方水底,减少沉管底部积淤,同时,通过清淤装置对沉管下方的淤泥进行清理,避免淤泥堆积,进一步地,清淤装置能够升降,从而能够对位于水底淤泥进行有效清理,来降低沉管底部下方水底的回淤速度,同时也能对沉管底板上的淤泥进行清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