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孔环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257580B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0880132446.2

    申请日:2008-12-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3/0206 B60R16/0222 F16B21/073 Y10T16/05

    Abstract: 提供不降低插穿部件(80)的拔出载荷而能够降低插入载荷的护孔环(10)。具有腿部(84)以及由腿部(84)的顶端部(86)扩大直径而成的头部(82)的插穿部件(80)从护孔环(10)的主体部(12)的一个端部(14)侧插穿插穿孔(40)而使护孔环(10)位于其间并被安装到被插穿部件(90)。在比形成于主体部(12)的外周面(18)的槽部(30)靠一个端部(14)的一侧,插穿孔(40)的直径(φb)大于或等于头部(82)的直径(φa)。在比槽部(30)靠另一端部(16)的一侧,护孔环(10)具有小径部(24),小径部(24)中的插穿孔(40)的直径(φc)小于头部(82)的直径(φa)且大于或等于腿部(84)的直径(φh)。

    护孔环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257580A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0880132446.2

    申请日:2008-12-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3/0206 B60R16/0222 F16B21/073 Y10T16/05

    Abstract: 提供不降低插穿部件(80)的拔出载荷而能够降低插入载荷的护孔环(10)。具有腿部(84)以及由腿部(84)的顶端部(86)扩大直径而成的头部(82)的插穿部件(80)从护孔环(10)的主体部(12)的一个端部(14)侧插穿插穿孔(40)而使护孔环(10)位于其间并被安装到被插穿部件(90)。在比形成于主体部(12)的外周面(18)的槽部(30)靠一个端部(14)的一侧,插穿孔(40)的直径(φb)大于或等于头部(82)的直径(φa)。在比槽部(30)靠另一端部(16)的一侧,护孔环(10)具有小径部(24),小径部(24)中的插穿孔(40)的直径(φc)小于头部(82)的直径(φa)且大于或等于腿部(84)的直径(φh)。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