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07272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213973.3
申请日:2024-08-31
Applicant: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两轮移动机器人行走机构及其稳定控制方法,包括: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下壳体内固定连接有一支撑组件;低重心行走机构:包括一对行走轮,所述行走轮通过驱动轴安装孔安装在所述下壳体;行走轮传动机构:由同步带主动轮、同步带和同步带从动轮组成;行走轮驱动电机:与所述支撑组件固定连接,并通过联接键与同步带轮主动轮联结进行传动,通过定位销与同步带轮主动轮连接;惯性飞轮机构:由惯性飞轮、编码器电机、编码器电机座组成,和控制系统,本发明涉及的一种两轮移动机器人行走机构及其稳定控制方法,以解决目前两轮自平衡移动机器人结构稳定性差、控制系统稳定性要求高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756335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663578.4
申请日:2023-06-06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四川极客智享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16/36 , G06F18/2323 , G06F18/10 , G06N3/042 , G06N3/0464 , G06N3/047 , G06N3/08 , G06F18/2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部用户关联分析方法,包括对收集的用户属性信息进行预处理,得到用户多源信息;对用户多源信息进行信息抽取,得到用户实体、用户间的关系和用户属性;基于用户实体、用户间的关系和用户属性采用半自动构建技术自顶向下的构建本体,得到用户属性本体;根据用户属性本体使用图数据库构建知识图谱;将知识图谱中的图数据导出,得到用户属性特征;将用户属性特征输入图聚类模型,得到最终相似用户组。本发明通过构建知识图谱建立用户节点之间的联系,并为后续的图聚类模型提供用户属性特征作为输入数据并增强可解释性,解决了现有的分析方法对内部用户属性分析不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566939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475603.0
申请日:2024-04-19
Applicant: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人驾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大田农业机器人的激光点云负障碍检测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S1,采用激光雷达向地面发射激光束,并接收激光束返回的点云数据;所述激光雷达设于机器人顶部前后端;S2,对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根据预处理后的点云数据判断栅格代价地图中的栅格状态,并通过所述栅格状态判断前方路况是否可以通行。本发明具有不易受外界环境影响,检测准确性高、效率高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178794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255758.5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IPC: A01G13/02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便捷高效自动遮荫装置,包括第一遮荫机构、第二遮荫机构,第二遮荫机构设置于第一遮荫机构的两侧,第一遮荫机构连接平面遮荫网,第一遮荫机构控制平面遮荫网的收展;第二遮荫机构连接侧面遮荫网,第二遮荫机构控制侧面遮荫网的收展。本发明采用了摆线组件和配重组件,其中摆线组件的曲柄滑块机构能够稳定引导动力线,配重组件用于维持引导线的张力,保证绕线过程的质量。并通过引线轮的布置使其能够更好地引导线材,确保线材在绕线过程中不会打结或跳线。配重组件中的重物和限位管设计有限位块,可以限制重物的位移和姿态,从而保证引导线的张力和稳定性,减少了线材绕线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打结等,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5337955A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510607598.5
申请日:2015-09-22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4L2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63/06 , H04L63/0442 , H04L63/08
Abstract: 本发明实现了一个国产化的、安全的、可控的虚拟桌面管理控制系统,该系统基于国产加密算法,在客户端连接服务端时采用256位密钥长度的SM2算法进行动态密钥协商,并使用128位密钥长度的SM4算法对关键数据的传输进行加解密,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本系统能够进行权限管理,不同等级的用户对声卡、网卡、USB等资源有不同的使用权限;具备管控功能,管理人员可以个性化定制桌面和按时间定制任务,在特定时间、特定场合用户只能打开允许使用的应用程序,并且服务端能记录用户的使用情况;本系统的客户端位于瘦客户机上,进一步降低了虚拟桌面的部署成本,并能够满足移动办公的需要,同时多个终端同时访问一个操作系统,提升设备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624209B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210079127.8
申请日:2012-03-23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压式变换器控制装置,其相应原理是将现有的降压式集成变换器中的控制单元与功率器件单元分离开,控制单元即本发明描述的降压式变换器控制单元。由于将功率器件分离出来便给系统设计者更多的设计空间,可以选用更低导通电阻、更高击穿电压的开关器件,从而进一步降低开关损耗,提高变换器的转换效率,同时也提高了整个变换器的输入电压。由于引入输入输出电压检测,可以选择合适的电压作为其控制单元的供电电压。采用自举电路作为开关管的驱动单元,功率开关单元可以方便地采用更低导通电阻的N沟道栅型MOS管。可以通过单元中PWM波控制单元来对工作频率进行设定,从而可以更方便地对外围单元器件进行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8764224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737244.1
申请日:2024-06-07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广西昊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4L9/40 , G06N3/0442 , G06N3/08 , H04L4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网络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PMU‑Attention的网络安全态势预测方法,通过网络安全态势评估方法计算得到一系列时刻的网络安全态势值,并将这些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将划分出来的训练集数据输入到的PMU‑Attention模型中训练,在训练过程中,监控PMU‑Attention模型是否满足训练周期,当PMU‑Attention模型成功训练并达到收敛后,将训练完成的模型应用于预测阶段,将测试集中的网络安全态势数据输入模型,从而得到态势预测结果。通过利用PMU网络结构对态势数据集中的长短期依赖关系进行有效管理,随后引入多头注意力机制以增强模型对态势数据关键特征的捕获能力,能够适应并精准管理网络安全态势数据中潜在的短期和长期依赖相互作用,有效提升态势预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637334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373906.7
申请日:2023-04-1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偏瘫患者的躯干诱导康复训练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包括铝型材框架模块、电机及缠绕模块、安全反馈模块、绑缚模块和控制模块,铝型材框架模块包括铝型材框条和治疗椅,电机及缠绕模块包括滑轨机构、电机机构以及钢丝绳,安全反馈模块包括拉力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绑缚模块包括腹部绑缚片和腰部绑缚片,控制模块包括工作台、可移动终端控制器设备和终端控制器,通过智能算法并搭建了完整的机械结构,为躯干康复训练增加了新的实现方式,降低了治疗师的工作强度,提高了治疗效率,引入了康复运动诱导机制,鼓励患者由被动转为主动完成康复动作,提升患者的康复训练参与度,有助于提高康复治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5303109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608807.8
申请日:2015-09-22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21/563 , G06F17/30887 , G06F21/56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恶意代码情报检测分析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两部分,首先客户端自动检测用户要访问的网址,将网址发给服务器端;然后服务器端检测网站是否存在恶意代码,将检测结果发送给用户并及时发出提醒。本发明在服务器端检测时,使用基于抽象语法树匹配算法和低交互蜜罐仿真模拟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和融合,兼顾了性能和准确率。本发明在客户端检测时不仅支持多种浏览器版本,而且检测完毕后提供多种输出格式。本发明优势在于相较传统手段在检测准确率上较大提升,性能可以充分满足用户需要,且与其他程序兼容性良好。另外,本发明为网站的恶意代码检测,提供了一种统一的解决方案,不仅可以检测电脑客户端还可以检测安卓手机客户端。
-
公开(公告)号:CN105279411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10609523.0
申请日:2015-09-22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F21/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21/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个基于步态生物特征的移动设备身份认证方法,该方法结合移动端,是现有生物识别技术的完善与拓展。此方法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训练模块和识别模块。训练模块分为数据采集、特征提取和建立模型三个步骤;识别模块分为收集待识别用户数据、模型匹配和通知响应。本方法利用移动终端本身的功能与便利,进行数据完整采集,搭建出科学的数学基础模型,得到用户的步态信息,保证了用户唯一性。系统采用国密SMS4对称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很好的保障了数据的传输安全。本方法优势在于,充分利用了移动设备丰富的传感器和网络功能,建模过程与用户日常步态结合,不用刻意操作即可不断完善。相比于其他识别方式,安全系统隐蔽性较强,不易被针对。同时无需接触,难以隐蔽,可远距离进行识别,极大程度上提高了用户安全保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