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939843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1910367158.5
申请日:2019-05-05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加速度离心机用电机联锁定位装置,定位装置安装在电机后端盖上,定位装置包括用于控制电机开断的开关和主体部分结构;开关为触动型开关,开关的开关信号输出端与电机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主体部分结构前伸时,触动开关,电机不可在控制命令下进入工作状态,且主体部分结构的前伸部分配合锁定电机轴;主体部分结构后缩时,不触动开关,电机可在控制命令下进入工作状态,且主体部分结构的前伸部分不与电机轴接触。本申请中的电机联锁定位装置结构紧凑、质量小,对转臂负载和系统转动惯量造成的增量很小;同时采用开关信号变化锁定电机,进而实现电机的联锁定位,防止电机意外转动适应于高离心加速度离心机中电机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06681174B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710102086.2
申请日:2017-02-24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
IPC: G05B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心式动态飞行模拟器主机停机指令曲线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定初始曲线:第一条线段为开始停机时刻以前的主机转速,第三条线段为完成停机时刻以后的目标停机转速,第二条线段为连接第一条线段和第三条线段之间的斜线段;重新定义上述三条线段并在拐角处新增减两条线段,通过修正初始曲线得到优化的停机指令曲线。本发明适用于离心式动态飞行模拟器,具有能在任意时刻、任意状态稳定、平稳、快速停机的能力,能有效解决离心式动态飞行模拟器停机过程中主机震动和冲击的问题,保证飞行员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3953687A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410204351.4
申请日:2014-05-15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
IPC: F16G1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重力场拖链支撑装置,包括拖动连接板、固定支架、移动支架、滑轮和牵引绳,拖动连接板用于与移动部件连接,移动支架安装于固定支架上并能够移动,移动支架位于拖动连接板的下方,拖链的第一端和固定支架均固定安装于同一水平面的支撑体上,拖链的第二端绕过移动支架后固定于拖动连接板上,两个滑轮分别安装于移动支架的两端的外侧,两根牵引绳的第一端分别连接于拖动连接板上,两根牵引绳的第二端绕过一个滑轮后连接于固定支架的外侧。本发明通过两套由滑轮和牵引绳组成并反装的传动单元实现了移动支架与拖链弯曲部位同步移动,可以保证移动支架在往复运动过程中始终能够被拖动连接板带动作相应的控制精确的运动。
-
公开(公告)号:CN102735874B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210114552.6
申请日:2012-04-18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
IPC: G01P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除精密离心机动静态失准角对加速度计标校影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型;(2)安装;(3)控制分度转台并判断加速度计是否符合初始位置要求;(4)确定加速度计初始位置;(5)开始加速度计标校;(6)控制分度转台并判断加速度计是否符合标校位置要求;(7)确定加速度计标校位置,完成标校加速度值的加速度计的标校工作,此时得到的加速度计信号值Ai为消除了精密离心机动静态失准角影响的标定值;(8)将分度转台转至θd0,重复第(5)至第(7)步骤,完成下一个待标校加速度值的标校试验。本发明从加速度计标定校准的基本原理出发,无需对动静态失准角进行准确测量,消除了传统测量方法的方法性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10013920B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910430478.0
申请日:2019-05-22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
IPC: B04B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消除转速示值误差的精密离心机转速控制方法,具体为一种通过精确定时调整转速指令数值以消除转速示值误差的精密离心机转速控制方法。该发明基于对精密离心机实际转速的精确测量,将向伺服驱动器发送的转速指令从单一定点信号转化为具有不同占空比的脉冲信号,通过精确调整指令信号中高低数值的占空比,实现离心机实际转速对期望转速的逼近。本发明等效于提升了伺服驱动器的转速指令识别分辨率,可使精密离心机的转速示值误差降低2个数量级,从而达到了JJG 1066‑2011《精密离心机检定规程》中规定的最高准确度等级即0.0001级精密离心机所要求的技术指标。
-
公开(公告)号:CN105652693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610234923.2
申请日:2016-04-15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
IPC: G05B1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网络传输的离心式动态飞行指令实时插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离心式动态飞行实时指令;存储当前指令并作为缓存指令;接收到实时指令,产生并发出触发信号;接收到触发信号,统计插值点数;进行评估,获得最大稳定插值点数;接收到触发信号,统计指令更新周期;进行评估,获得最大稳定插值指令周期;选择符合设备运行规律的插值方法;在实时指令和缓存指令之间插值,得到插值飞行指令;修正并调整最大稳定插值点数和最大稳定插值指令周期。本发明所述实时插值方法具有自动匹配不同网络传输周期的功能,可获得最优稳定插值离心式动态飞行指令,能有效解决因动态飞行指令扰动造成的离心式动态飞行模拟器振动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654384B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210116309.8
申请日:2012-04-19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
IPC: G01B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台式精密离心机动态半径定位直接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测量转台端面的径向圆跳动,并记录该值为b0mm;记转台上的加速度计安装位置为A点,在转台上定义B点和C点;直线BC与转台端面相交形成D点和E点;分别D点所在垂直线和E点所在垂直线为中线加工一条垂直方向凹槽;安装固定支架和电容式测位传感器,使电容式测位传感器直接面对转台端面;转动转台获得采集结果,记为序列Mi;分析序列Mi;重复试验,完成转台式精密离心机动态半径的测量。本发明未用被测安装块,消除了被测安装块本身引入的不确定度;采用单传感器连续测量,精简了测量系统结构,减少了其它环节引入测量不确定度的可能,显著提高了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654384A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1210116309.8
申请日:2012-04-19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
IPC: G01B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台式精密离心机动态半径定位直接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测量转台端面的径向圆跳动,并记录该值为b0mm;记转台上的加速度计安装位置为A点,在转台上定义B点和C点;直线BC与转台端面相交形成D点和E点;分别D点所在垂直线和E点所在垂直线为中线加工一条垂直方向凹槽;安装固定支架和电容式测位传感器,使电容式测位传感器直接面对转台端面;转动转台获得采集结果,记为序列Mi;分析序列Mi;重复试验,完成转台式精密离心机动态半径的测量。本发明未用被测安装块,消除了被测安装块本身引入的不确定度;采用单传感器连续测量,精简了测量系统结构,减少了其它环节引入测量不确定度的可能,显著提高了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617309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910112109.7
申请日:2019-02-13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离心式动态飞行模拟器轴驱动电机,包括电机机壳、定子、转子、支架、第一轴承、第二轴承;所述转子包括主轴、副轴、磁钢、集流环、集流环拨叉、编码器;所述主轴一端与副轴固定相连,副轴通过集流环拨叉与集流环相连;所述定子包括制动器;所述支架分别与主转臂、集流环支架、电机机壳、制动器及编码器固定相连;本发明能够提高电机耐受离心场的能力;不占用转臂和滚转框的外部空间,在有限空间内集成编码器、集流环、制动器等部件,紧凑性更好,具有轻量化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628508B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610115130.9
申请日:2016-03-0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工真三轴试验高精度应变测量系统及其测量方法,包括大量程激光位移传感器、小量程激光位移传感器、测控计算机、伺服电机、伺服驱动器和滚珠丝杠螺母副,采用可以自动调节位置的小量程激光位移传感器与固定位置的大量程激光位移传感器相配合向试验系统提供试样应变测量结果,以伺服电机——滚珠丝杠螺母副系统对小量程激光位移传感器进行位置调节,以小量程激光位移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作为伺服驱动系统拖动小量程传感器进行位置调节的反馈信号。本发明能够在较大的量程范围内实现优于1μm的应变位移测量分辨率,能够显著提升试验系统应变加载控制过程的平滑性,能够对试验系统的应变测量精度进行定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