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56654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1475329.4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 , 浙江正德和食品有限公司
IPC: A23L13/60 , A23L13/40 , A23F3/18 , A23L33/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茶香肠及其制作方法,该红茶香肠包括精肉丁、精肉糜、肥肉丁、烧酒‑红茶浸提液、白砂糖、食盐、白胡椒粉、硝酸钠以及水;该制作方法为:步骤1、原料肉选择与预处理,步骤2、清洗与修整,步骤3、绞肉与切丁,步骤4、辅料准备,步骤5、拌料与灌肠,步骤6、烘烤,步骤7:冷却与包装,本发明产品口感鲜香适口、风味浓郁;制作方法效率高,效果好,便于产业化实施。
-
公开(公告)号:CN114145375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549889.5
申请日:2021-12-17
Applicant: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
IPC: A23F3/42 , A23L27/10 , A61K8/9789 , A61Q13/00 , A61Q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香萃取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茶叶原料粉碎后喷洒复合酶液,搅拌混匀后进行酶解,向酶解后的物料中先后加入蒸馏水、浓香型白酒、氯化钠或氯化钠茶汤干燥物,蒸馏收集得茶香萃取液。本发明提供的茶香萃取液的制备方法,首次利用白酒和氯化钠或氯化钠茶汤干燥物辅助进行茶叶香气物质的蒸馏萃取,不仅能显著提高芳香物质得率,同时能抑制因长期存放引起的茶香萃取液中芳香物质的挥发损失、析出浑浊、微生物生长等现象,延长贮藏期;制得的茶香萃取液,绿色、安全可食用。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茶香萃取液在食品、护肤品及香水的配制上的应用,可赋予产品天然浓郁茶香。
-
公开(公告)号:CN110506782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736010.4
申请日:2019-08-09
Applicant: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产品生物保鲜剂及其保鲜方法,属于食品保鲜领域。通过生物保鲜剂配方优化和包装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改进。本发明的水产品生物保鲜剂由防腐剂、抗氧化剂、促溶剂和保水稳定剂等组成,组份间相辅相成既可以改善、提高防腐剂中壳聚糖溶解度差的问题以及在水产品表面形成保护层起到保水作用,还可以在持久抑制细菌和真菌繁殖的同时兼具抗氧化效应。另外,通过在水产品包装环节以抑菌功能冰替代普通冰屑,抑菌功能冰不仅可以对制冰用水进行消毒,而且在后期贮藏或贮运的缓慢融化过程中持续释放抑菌和抗氧化物质,为水产品防腐保鲜效果提供双重保障。本发明的生物保鲜方法操作简便,实际保鲜效果显著,方便实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190570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54269.3
申请日:2016-07-11
Applicant: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缓释型植物精油的制备方法,由原料经过植物精油提制工艺制备而成,所述的原料按质量份数计包括:香料植物60~98份,香樟叶1~15份,香草兰豆荚1~15份以及檀香叶1~10份。该制备方法一次性实现缓释型植物精油的制备,避免后期添加定香剂,同时也减少人工合成定香剂的使用。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缓释型植物精油微囊粉的制备方法,将缓释型植物精油与壁材通过微胶囊技术制备缓释型植物精油微囊粉。耦合微囊化技术进一步克服了传统植物精油易挥发、不稳定、难储运、水溶性差等问题,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195708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350465.9
申请日:2023-04-04
Applicant: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发糕,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粳米粉80‑130份、糯米粉15‑35份和茶酒酿30‑50份,所述茶酒酿采用糯米和茶粉发酵制备而成。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茶发糕的制备方法:制备茶酒酿;制备混合米浆;和面;发酵;蒸制。本发明提供的茶发糕兼具口感、色泽、营养,并能改善发糕贮藏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889217B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1710029111.9
申请日:2017-01-16
Applicant: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面食品用甜香红茶粉的加工工艺,包括摘取鲜叶、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和粉碎,所述的揉捻工艺与生物酶解工艺结合,具体步骤为:萎凋叶在自然室温下轻压揉捻20±5min,加入酶,重压揉捻10±3min后,再中压揉捻50±10min;所述的酶选自纤维素酶、蛋白酶、单宁酶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茶面食品用甜香红茶粉的加工工艺,采用夏秋茶鲜叶为原料,在传统大宗红茶加工工艺中,融入生物酶解技术,针对性的降解、转化茶鲜叶中的大分子茶蛋白、茶纤维和茶多酚物质,形成甜香突出的茶面食品用甜香红茶,然后经粉碎后得到红茶粉,具有甜香突出、易粉碎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934689B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210323427.6
申请日:2012-09-04
Applicant: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 , 江南大学
IPC: A23C9/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茶酸奶及其制备方法,以重量百分比计,该绿茶酸奶包括以下原料:脱脂奶粉9‑12%,超微绿茶粉0.5‑1.5%,稳定剂1.2‑1.9%,矫味剂0.1‑0.5%,甜味剂3%,水75.1‑86.2%。本发明以超微绿茶粉添加到复原乳中,经过均质、灭菌、接种、发酵、破乳和后熟工艺制备绿茶酸奶,制备方法简单易行,能有效提高绿茶粉的稳定性,并防止绿茶功效成分的破坏。所制得的绿茶酸奶中茶功效物质种类多且含量高,营养均衡,茶粉稳定性好;同时,产品质构细腻,酸甜可口,兼具绿茶和酸奶的风味。
-
公开(公告)号:CN106889217A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710029111.9
申请日:2017-01-16
Applicant: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面食品用甜香红茶粉的加工工艺,包括摘取鲜叶、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和粉碎,所述的揉捻工艺与生物酶解工艺结合,具体步骤为:萎凋叶在自然室温下轻压揉捻20±5min,加入酶,重压揉捻10±3min后,再中压揉捻50±10min;所述的酶选自纤维素酶、蛋白酶、单宁酶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茶面食品用甜香红茶粉的加工工艺,采用夏秋茶鲜叶为原料,在传统大宗红茶加工工艺中,融入生物酶解技术,针对性的降解、转化茶鲜叶中的大分子茶蛋白、茶纤维和茶多酚物质,形成甜香突出的茶面食品用甜香红茶,然后经粉碎后得到红茶粉,具有甜香突出、易粉碎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865971A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410095492.7
申请日:2014-03-14
Applicant: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蛋白高F值低聚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将茶蛋白加入水中,混匀,然后加入蛋白酶A进行第一步水解,得到第一步水解液;向第一步水解液中加入蛋白酶B进行第二步水解,得到第二步水解液;将第二步水解液进行脱盐,得到脱盐液;脱盐液经活性炭吸附、超滤、浓缩,得到茶蛋白高F值低聚肽。本发明以茶蛋白为原料,通过两步酶水解以及脱盐、活性炭吸附、超滤等分离纯化工艺,制备得到高F值低聚肽,制备方法便捷,条件温和可控,适合工业化应用。本发明方法不仅拓展了高F值低聚肽的原料来源,而且对茶蛋白的增值加工和综合开发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586822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210336003.7
申请日:2022-03-31
Applicant: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
IPC: A21D10/00 , A21D13/06 , A21D13/068 , A21D2/16 , A21D2/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脂刺梨茶饼干预混粉,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混粉包括粉包、牛奶包和油包;按重量份数计算,其原料组成及含量如下:粉包:全麦粉130‑160份、刺梨粉5‑15份、绿茶粉3‑6份、黑芝麻15‑25份、小苏打1‑3份、盐1‑3份;牛奶包:脱脂牛奶50‑80份;油包:橄榄油20‑30份。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低脂刺梨茶饼干预混粉在制备低脂刺梨茶饼干上的应用。利用该刺梨茶饼干预混粉组合制得的刺梨茶饼干美味可口,油脂含量低,兼具天然刺梨和绿茶粉的功能成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