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92797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472103.9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辽宁工业大学
IPC: H01M8/04992 , H01M8/0429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用燃料电池水热管理系统优化方法,包括:建立燃料电池系统模型,所述燃料电池系统模型包括:驾驶员模型、车辆模型、燃料电池电堆模型、氢气供给系统模型,氧气供给系统模型、控制模块以及冷却系统模型;其中,所述冷却系统中设有冷却水泵,通过所述冷却水泵控制冷却液的流速;建立控制器模型;所述控制器获取燃料电池电堆的温度,并且根据所述燃料电池电堆的温度对所述冷却水泵的转速进行调解,使所述燃料电池电堆的温度处于工作温度阈值内。
-
公开(公告)号:CN114062000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353723.6
申请日:2021-11-16
Applicant: 辽宁工业大学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系统中冷器性能测试装置,包括:与中冷器的进气管相连接的风机和第一加热器,与中冷器的进液管相连接的水箱和第二加热器;分别一一对应的设置在中冷器的进气管、出气管、进液管和出液管中的多个温度传感器和多个压力传感器,两个湿度传感器分别设置在进气管和出气管中;两个电磁流量计分别设置在进气管和进液管中;控制系统与上述多个监测装置相连接,用于数据的收集和命令的传输。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系统中冷器性能测试方法,通过检测多个中冷器的状态参数获得中冷器的换热性能及阻力性能,能够全面检测中冷器,实现测试参数调整、监控及存储一体。
-
公开(公告)号:CN107943061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810017439.3
申请日:2018-01-09
Applicant: 辽宁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D1/0246 , G06K9/00791 , G06K9/40 , G06K9/46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模型汽车自动驾驶实验装置,包括:电机;舵机;摄像头,其通过摄像头支架固定在模型汽车前端;微控制器,其电联摄像头、电机和舵机;其中,摄像头支架包括:固定板,其固定在模型汽车前端,固定板具有过道,其具有多个卡槽;固定架,其顶部为圆球形,能够在过道内滑动并且与卡槽卡合固定;移动架,其与固定架通过插销可拆卸的套接;连接架,其与移动架底部固定连接,连接架两侧的连接臂设置连接臂通孔及连接臂导向槽,通过第一螺钉贯穿连接臂通孔将连接臂与摄像头固定连接,通过第二螺钉贯穿连接臂导向槽将连接臂与摄像头固定连接,并且第二螺钉可在连接臂导向槽内调整安装位置。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模型汽车自动驾驶实验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7121248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1710468036.6
申请日:2017-06-20
Applicant: 辽宁工业大学
IPC: G01M5/00 ,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方程式赛车车架扭转刚度试验台架,包括:底座;以及相互平行的前固定梁和后固定梁,其分别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前固定梁的高度低于所述后固定梁;旋转支座,其固定在所述前固定梁的中心位置;旋转梁,其中心可旋转的支撑在所述旋转支座上,能够绕所述旋转支座相对转动;当所述旋转梁平行于所述后固定梁时,所述旋转梁和所述后固定梁的高度基本一致;两个第一固定支座,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旋转梁,用于连接固定待测车架前部;两个第二固定支座,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后固定梁,用于连接固定待测车架后部。本发明所述的方程式赛车车架扭转刚度试验台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通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032798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1711323643.X
申请日:2017-12-13
Applicant: 辽宁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公路超车时自动工作的转向灯装置,包括:汽车,以及安装架,安装在所述汽车的前后车身,其伸出长度及角度可调节摄像头,通过所述安装架安装在所述汽车车身;雷达,安装在所述汽车车身;转动传感器,设置在方向盘上,检测所述方向盘的转动角度和方向;控制器,网络连接所述摄像头、雷达、转动传感器,控制所述汽车的转向灯的工作。本装置能够灵活、多角度监测车辆四周的车况。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控制转向灯开启及转向灯工作时间的控制方法,能够实时控制,做出及时准确的预判,控制转向灯的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1267939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2010141758.2
申请日:2020-03-04
Applicant: 辽宁工业大学
IPC: B62D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行星齿轮组机构实现的主动式可变转向系统,包括转向装置;双排行星齿轮组装置,其包括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轮、齿轮轴、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轮、行星架和齿圈;其中,第一太阳轮固定安装在所述输入轴的一端;齿轮轴可旋转的套设在所述输入轴的另一端;第二太阳轮固定安装在所述齿轮轴的一端,且同时可旋转的套设在所述输入轴上;第一行星轮与所述第一太阳轮啮合传动,第二行星轮同时与所述第一行星轮、第二太阳轮和所述齿圈啮合传动;输出轴;两个锁止器,用于选择性的将行星架或者所述第二太阳轮锁死后停止转动。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行星齿轮组机构实现的主动式可变转向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0861698A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911280511.2
申请日:2019-12-13
Applicant: 辽宁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变传动比机构,包括:外壳,其内壁沿轴向均布多条直线凹槽;第一端盖,其与外壳一端固定连接,用于将可变传动比机构与转向机构固定;第一电磁铁,其固定在第一端盖内侧;第二端盖,其与第一端盖对称设置,且与外壳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电磁铁,其固定在第二端盖内侧;套筒,其设置在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之间,且其靠近第二电磁铁的一端与转向齿轮轴的一端固定连接,套筒的外壁具有曲线凹槽;钢球环形架,套设在套筒外部;多个钢球,其可转动的均布在钢球环形架上,钢球的内侧与所述曲线凹槽相匹配,外侧与直线凹槽相匹配。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变传动比转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9895931A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910301586.8
申请日:2019-04-16
Applicant: 辽宁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正反双向踩踏自行车驱动装置,包括:车架;中轴,其可旋转支撑在车架下方,用于接收脚蹬的旋转动力;后轴,其可旋转支撑在在自行车后轮中心;第一链轮,其套设在所述中轴一侧,所述第一链轮能够绕所述中轴单向旋转;第二链轮,其套设在所述后轴一侧;环形链条,其套设在所述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上,并分别与所述第一链轮和所述第二链轮啮合,第一锥齿轮,其套设在所述中轴另一侧,所述第一锥齿轮能够绕所述中轴单向旋转;第二锥齿轮,其套设在所述后轴另一侧;传动轴,其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传动锥齿轮和第二传动锥齿轮,本发明可通过正、反双向踩踏脚蹬以驱动车轮始终向前行驶,结构相对简单,可靠性能好。
-
公开(公告)号:CN108960398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591961.2
申请日:2018-06-11
Applicant: 辽宁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M1/272 , G06T7/12 , G06T7/136 , G06T2207/10004 , G06T2207/30232 , G07C9/00 , H04W4/18 , H04W4/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远程的客车超员主动监测装置及检测方法,以微控制器作为硬件平台,在客车前后门上安装红外线传感器,按照“前门上车、后门下车”的交通规则进行上下客车人数的监测;针对乘客不遵守交通规则“前门上车、后门下车”导致监测不准的问题,启动摄像头采集电路,根据拍摄的车内现场照片进行图像处理和算法运算,识别出客车是否超员。若检测出客车超员,则通过无线通讯装置将报警信息发送到交通管理平台手机上,及时通知交警等部门执法人员进行处理,同时在客车现场语音提醒司机注意超员。本发明提供的无线远程的客车超员主动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能够快速准确的判断出客车是否超员,提高客车的行车安全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08625929A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810627479.X
申请日:2018-06-19
Applicant: 辽宁工业大学 , 锦州联升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热消音器,包括:外壳体,其沿高温气体流动方向依次包括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第一冷却管,其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在所述第一冷却管在靠近尾端处设置有多个通孔;第二冷却管,其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所述第二冷却管与第一冷却管相互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冷却管对应于所述第一冷却管的多个通孔的位置设置多个通孔;所述第二冷却管的长度与第一冷却管的长度差值为进入所述换热消音器的高温气体产生的声波半波长的奇数倍;其中,所述第一冷却管及所述第二冷却管在位于所述第一壳体中的管段内部设有蛇形隔板;所述外壳体与所述第一冷却管及第二冷却管之间形成容纳空间。本发明提供的换热消音器具有较高的换热效率及较强的消音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