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
    2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797860B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380060133.1

    申请日:2013-11-08

    Inventor: 市川和树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29/04 B60K17/08 B60K17/165 B60K17/26 B60K17/28

    Abstract: 在具有曲柄式无级变速机构的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中,具有:前进后退切换机构(S1),其配置于输出轴(12)与驱动轮(W)之间;传递轴(13),其以相对旋转自如的方式嵌合于输出轴(12)的外周;辅助动力传递单元(29),其连接输入轴(11)与传递轴(13);第1外周花键(13a),其设于传递轴(13);第2、第3外周花键(12b、12c),其设于输出轴(12);内周花键(43a),其能够在与第1、第2外周花键(13a、12b)啮合的第1状态、与第2、第3外周花键(12b、12c)啮合的第2状态以及与所述第1~第3外周花键(13a、12b、12c)啮合的第3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以及第2单向离合器(45),其设于输出轴(12)与第2外周花键(12b)之间,当输出轴(12)的转速超过第2外周花键(12b)的转速时接合。由此避免动力传递装置的轴向尺寸增大,同时可以使用发动机制动器。

    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
    2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797858B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380060044.7

    申请日:2013-11-08

    Abstract: 在具有曲柄式变速单元的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中,利用环形链(28)将设于输入轴上游部(11B)的第1链轮(26)和设于输出轴下游部(12B)的第2链轮(27)连接,在输入轴主体部(11A)和输入轴上游部(11B)之间配置了牙嵌离合器(52),因此,当输入轴主体部(11A)固着而不能旋转时,对牙嵌离合器(52)解除接合,从而将输入轴上游部(11B)从输入轴主体部(11A)分离,并将发动机(E)的驱动力经由输入轴上游部(11B)、第1链轮(26)、环形链(28)以及第2链轮(27)向输出轴下游部(12B)传递,由此,能够利用发动机(E)的驱动力使车辆进行所需最低限度的行驶,从而能够使车辆避让行驶至修理车间。

    车辆用变速器
    2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369662B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410353957.4

    申请日:2014-07-23

    Inventor: 市川和树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变速器,其将干式离合器配置在驱动源输出轴和变速器输入轴之间,同时将变速器的轴向尺寸的大型化抑制在最小限度。干式离合器具备:离合器鼓,其一端侧与驱动源输出轴连接,且另一端侧与辅助传递机构的输入构件连接;摩擦面,其设在离合器鼓的内表面上;摩擦板,其在离合器鼓的内部被固定于变速器输入轴上,且与摩擦面以能够抵接的方式对置;以及压板,其在离合器鼓的内部配置成能够将摩擦板朝向摩擦面按压。利用配置在变速器壳体、离合器鼓、操作轴和变速器输入轴之间的密封部件,将配置输入构件和变速机构的第1室、与配置干式离合器的第2室分隔开,使第1室为存在润滑油的湿空间,使第2室为不存在润滑油的干空间。

    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
    2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541089B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380037719.6

    申请日:2013-07-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29/04 B60K2001/001 F16H3/52 F16H3/60 F16H37/12

    Abstract: 配置在变速器(T)和差速齿轮(D)之间的选择装置(S)具有:第1输出轴(12),其与变速器(T)连接;第2输出轴(31),其与差速齿轮(D)连接;第3输出轴(32),其相对旋转自如地嵌合在第2输出轴(31)的外周上;行星齿轮机构(42),其太阳轮齿轮(D)连接;第1啮合切换机构(35),其能够在使第1、第3输出轴(12、32)结合而分离第2输出轴(31)的状态和使第1~第3输出轴(12、31、32)结合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以及第2啮合切换机构(51),其能够使行星齿轮机构(42)的行星架(44)与壳体(50)结合。(43)与第3输出轴(32)连接,其齿圈(45)与差速

    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
    2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963634B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310731034.3

    申请日:2013-12-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其能利用驱动变速致动器的电动马达使发动机起动。在通过电动马达(24)驱动变速致动器(23)的行星齿轮机构(25)的太阳齿轮(28)旋转时,第1齿圈(30)和第2齿圈(31)相对旋转,与输入轴(12)一体的第1连接部件(43)的第1接合部(43a)和与变速轴(15)一体的第2连接部件(44)的第2接合部(44a)相互接合,由此,通过电动马达的驱动力驱动输入轴和变速轴一体地旋转。由此,能利用电动马达的驱动力使与输入轴连接的发动机转动并起动,能够废除起动用的起动马达,或者采用小容量的起动马达以削减重量和成本,同时利用电动马达的驱动力辅助起动马达的驱动力使发动机顺利起动。

    无级变速器
    2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370830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510470914.9

    申请日:2015-08-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21/20 F16H37/12 F16H61/66 F16H2061/66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级变速器,其具备:输入轴,其被传递驱动源的驱动力;输出轴,其被配置成与输入轴平行;多个曲柄连杆机构,它们具有能够以输入轴为中心旋转并且自由地调节旋转半径的旋转半径调节机构、以及枢转支承于输出轴的摆杆,并将输入轴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摆杆的摆动运动;以及单向旋转阻止机构,其当摆杆欲以输出轴为中心向一侧旋转时相对于输出轴固定摆杆,当摆杆欲向另一侧旋转时使摆杆相对于输出轴空转,其中,在摆杆的外周的一部分设有相对于周向倾斜的隆起部,设有配置在摆杆的外周侧的多个检测部,它们检测至包含隆起部的摆杆的外周面为止的距离,由多个检测部中的任意两个检测部分别检测出的值的差随着摆杆的摆动运动而连续变化。

    动力传递装置
    2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209792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480028278.8

    申请日:2014-04-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29/04 F16H61/21

    Abstract: 提供动力传递装置,能够在车辆的减速行驶中使发动机制动适当地作用于驱动轮,从而提高驾驶性能并防止内燃机的超速旋转。动力传递装置具有:第1变速装置,其将内燃机的动力进行无级变速后传递到车辆的驱动轮;以及第2变速装置(T2),其与第1变速装置并列设置,在内燃机与驱动轮之间有级地对动力进行变速后进行传递,第2变速装置(T2)具有:转速彼此处于共线关系的、与内燃机联结的第1旋转要素(62、72)、与驱动轮联结的第2旋转要素(65、73)、第3旋转要素(63)以及第4旋转要素(76);动力传递变更装置(81、111),其能够变更在第1旋转要素(62、72)与内燃机之间传递的动力;用于对第3旋转要素(63)进行制动的第1制动器(91);以及用于对第4旋转要素(76)进行制动的第2制动器(101)。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