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963096B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711248848.6
申请日:2017-11-30
申请人: 中国铁路总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通信信号研究所 , 北京市华铁信息技术开发总公司 , 北京锐驰国铁智能运输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白利洁 , 张琦 , 宋鹏飞 , 王涛 , 赵宏涛 , 袁志明 , 刘子源 , 许伟 , 赵随海 , 王振一 , 宋晓丽 , 段晓磊 , 高峰 , 桂乐芹 , 王子维 , 林海桐 , 金博汇 , 宋毅 , 秦宁 , 张芸鹏
IPC分类号: B61L25/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带有中岔股道的列车车次追踪方法,包括:为股道设置配置项来标记股道不带中岔、股道单侧带中岔以及股道双侧带中岔的情况;根据股道配置项来确定当前股道两侧信号机及对应的接车进路;结合当前股道两侧信号机及对应的接车进路进行列车车次追踪;根据股道配置项确定接车进路的中岔元素链表;结合接车进路的股道中岔元素计算列车停稳并报点。该方法可以有效纠正带中岔股道上车次追踪错误和报点问题,且不会增加过多配置,只需要在股道配置中指明其带有中岔即可。
-
公开(公告)号:CN105654183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511001008.0
申请日:2015-12-28
CPC分类号: G06Q10/025 , B61L27/0011 , G06Q50/3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列车阶段计划的铁路机车乘务人员送餐方法及系统,相关系统共包括:列调台运行图终端,用于负责列车运行阶段计划的调整,并根据列车运行阶段计划以及就餐时段、送餐点、送餐份数、备餐时间来生成午、晚餐送餐信息,以及根据列车运行阶段计划变更来调整送餐信息;应用服务器,用于存储列调台运行图终端输出的信息至数据库服务器,并通过通信服务器向外发送;车站值班员终端,用于显示列车运行阶段计划与午、晚餐送餐信息;送餐点通知终端,用于显示每一列车的到开时间、停车股道及午、晚餐送餐信息。该方案有效的解决了铁路机车乘务人员的就餐难题,实现了按需备餐避免浪费,准确送餐到车提高了运输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963096A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711248848.6
申请日:2017-11-30
申请人: 中国铁路总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通信信号研究所 , 北京市华铁信息技术开发总公司 , 北京锐驰国铁智能运输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白利洁 , 张琦 , 宋鹏飞 , 王涛 , 赵宏涛 , 袁志明 , 刘子源 , 许伟 , 赵随海 , 王振一 , 宋晓丽 , 段晓磊 , 高峰 , 桂乐芹 , 王子维 , 林海桐 , 金博汇 , 宋毅 , 秦宁 , 张芸鹏
IPC分类号: B61L25/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带有中岔股道的列车车次追踪方法,包括:为股道设置配置项来标记股道不带中岔、股道单侧带中岔以及股道双侧带中岔的情况;根据股道配置项来确定当前股道两侧信号机及对应的接车进路;结合当前股道两侧信号机及对应的接车进路进行列车车次追踪;根据股道配置项确定接车进路的中岔元素链表;结合接车进路的股道中岔元素计算列车停稳并报点。该方法可以有效纠正带中岔股道上车次追踪错误和报点问题,且不会增加过多配置,只需要在股道配置中指明其带有中岔即可。
-
公开(公告)号:CN106394615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900125.9
申请日:2016-10-14
申请人: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通信信号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 北京市华铁信息技术开发总公司
发明人: 宋鹏飞 , 王涛 , 赵宏涛 , 刘子源 , 张琦 , 赵随海 , 袁志明 , 陈峰 , 许伟 , 张涛 , 周晓昭 , 林海桐 , 王子维 , 曾壹 , 魏元玲 , 桂乐芹 , 白利洁 , 张海峰 , 张芸鹏 , 王振东 , 段晓磊
CPC分类号: B61L25/023 , B61L25/02 , B61L27/0077 , B61L27/0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车站列车车次号追踪逻辑方法,能够有效的实现CTC/TDCS系统的车次创建、追踪、删除恢复等功能。在现场使用中,追踪系统分布式的下放车站,对车站升级改造时影响范围少;单站追踪数据配置简洁,运算逻辑清晰,对异常的站场表示时能够很好的容错并恢复列车;多站之间车次追踪能够自动无缝接续,无需人工配置数据,对特殊的站场连接也能适应;车站之间按照站间运行方向追踪列车,不会出现车次回退、车次逆向追踪等异常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06394615B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610900125.9
申请日:2016-10-14
申请人: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通信信号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 北京市华铁信息技术开发总公司
发明人: 宋鹏飞 , 王涛 , 赵宏涛 , 刘子源 , 张琦 , 赵随海 , 袁志明 , 陈峰 , 许伟 , 张涛 , 周晓昭 , 林海桐 , 王子维 , 曾壹 , 魏元玲 , 桂乐芹 , 白利洁 , 张海峰 , 张芸鹏 , 王振东 , 段晓磊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车站列车车次号追踪逻辑方法,能够有效的实现CTC/TDCS系统的车次创建、追踪、删除恢复等功能。在现场使用中,追踪系统分布式的下放车站,对车站升级改造时影响范围少;单站追踪数据配置简洁,运算逻辑清晰,对异常的站场表示时能够很好的容错并恢复列车;多站之间车次追踪能够自动无缝接续,无需人工配置数据,对特殊的站场连接也能适应;车站之间按照站间运行方向追踪列车,不会出现车次回退、车次逆向追踪等异常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2198788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010974596.0
申请日:2020-09-16
IPC分类号: G05B9/03 , G05B19/41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第三态的双机热备系统的实现方法,从用户级引入除主、备以外的第三种工作状态,即“中间态”,充分利用双机通道,实现备机服务器对某个或某几个独立用户的数据代理,在网络资源发生多点故障情况时,以最大可能保证了所有用户的数据传输,不影响CTC/TDCS系统的业务数据传输,极大的提高了系统应对多点故障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529302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211165306.3
申请日:2022-09-23
发明人: 曾壹 , 李智 , 刘子源 , 任禹谋 , 段晓磊 , 苗长俊 , 高峰 , 齐威 , 王子维 , 桂乐芹 , 林海桐 , 李伟 , 刘黎 , 白利洁 , 周晓昭 , 乔峥 , 王翰 , 金海林 , 王志南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程序网络通信数据交互流程的建模与仿真方法,包括:构建应用程序网络通信数据交互流程模型,模型包括控制器、列表;控制器根据传输层字节流或列表发起调用行为,执行数据集状态匹配流程并触发软件业务规格仿真,实现网络应用程序的软件业务规格以及相关的网络通信数据交互流程的仿真测试。本发明将现有技术中软件业务规格与应用程序之间的强耦合关系解耦,降低集成仿真环境复杂度,缩短开发调试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5529302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165306.3
申请日:2022-09-23
发明人: 曾壹 , 李智 , 刘子源 , 任禹谋 , 段晓磊 , 苗长俊 , 高峰 , 齐威 , 王子维 , 桂乐芹 , 林海桐 , 李伟 , 刘黎 , 白利洁 , 周晓昭 , 乔峥 , 王翰 , 金海林 , 王志南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程序网络通信数据交互流程的建模与仿真方法,包括:构建应用程序网络通信数据交互流程模型,模型包括控制器、列表;控制器根据传输层字节流或列表发起调用行为,执行数据集状态匹配流程并触发软件业务规格仿真,实现网络应用程序的软件业务规格以及相关的网络通信数据交互流程的仿真测试。本发明将现有技术中软件业务规格与应用程序之间的强耦合关系解耦,降低集成仿真环境复杂度,缩短开发调试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2172876B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010987018.0
申请日:2020-09-1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散自律调度集中车站跨站排路方法及系统,较现有操作方式,本发明提出的跨站排路方法,保持了CTC系统的便捷性特点,操作简单直观,操作员只需要申请、同意或拒绝,其余复杂逻辑判断均在后台自律机完成;各个站独立控制本站,需要排列跨站进路时,系统会自动向其余相关站申请;该方法不违背调度集中系统每个站只能控制本站的原则,不影响系统既有的排路逻辑,且通过完善的通信流程,保证了排路检查的完备性和系统安全性,可以很好地解决当前应用中无法实现跨站排路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906253B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492527.0
申请日:2021-05-07
IPC分类号: G06F30/20 , G06F119/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信号动态仿真检测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仿真检测数据;根据所述仿真检测数据,建立动态仿真系统;通过所述动态仿真系统进行检测,得到检测结果;将所述检测结果进行输出。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铁路信号调度集中系统无法检测动态参数的合理性并提高软件的适用性,无法从整体结构上对系统静态数据和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动态检测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