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道过滤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550051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724164.8

    申请日:2023-06-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道过滤装置。该风道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组件、框架和与过滤单元一一对应的驱动件。过滤组件包括多个过滤单元、与其数量对应的第一方管以及第一挡风板;多个过滤单元沿其高度方向首尾拼接成整体;每个过滤单元的底端安装有第一方管,第一方管的端部向过滤单元的外侧延伸;第一挡风板设置在相邻两个过滤单元之间的拼接间隙内。框架呈倒“凵”型,位于过滤组件的侧壁和顶部边缘,框架的表面沿其高度方向设置有用于第一方管端部贯穿框架的开孔。驱动件的活动端设置在第一方管的端部,以改变过滤单元的位移。本发明无需将过滤单元拆卸便可进行清洗操作,减少拆卸安装的时间,提高清洗效率,缩短清洗时间,降低运维成本。

    带风机房和多个低风亭的城市隧道排污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2828765A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210250587.2

    申请日:2012-07-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风机房和多个低风亭的城市隧道排污结构,它包括城市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靠近出口端开设有联络风道,所述联络风道内设有风机房,所述风机房的进风端与隧道相通,出风端设有排风道,所述排风道顶部或侧部设有若干通向地面的出风口,每个出风口的地面出口端设有低风亭。本发明将现有的污染物通过高空风塔排放改为若干低风亭分散排污,每个低风亭的污染物排放量均较少,可以保证周边空气的质量,并且不影响周边建筑的美观。本发明的排风道长度、低风亭个数和间距可以根据隧道污染物总量、机械通风量及地面敏感程度等综合因素调整确定,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一种地下浮力式多阶段升降挡水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6905428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836754.X

    申请日:2023-07-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防水结构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地下浮力式多阶段升降挡水结构,包括底板,以及安装在底板顶部的两个相对设置的墙体,两个墙体之间的底板顶面设置有等腰梯形结构的凸块,且凸块两侧斜面的底部侧边与底板顶面齐平,所述凸块顶面等距并列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且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的深度阶梯性降低。本发明通过浮力架和支撑架配合阻挡积水,当积水的水平面高于第一凹槽顶部支撑架顶面时,第二凹槽内部的浮力架在积水中的浮力使得浮力架上移,利用第二凹槽内部的支撑架对积水进行阻挡,通过阶段性的积水阻挡,不需要将全部挡水部件全部打开,提高了整个挡水结构的挡水效率。

    一种上提式防淹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27638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831546.0

    申请日:2023-07-0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建筑防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提式防淹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技术方案包括:底座、支撑杆和门框,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的后端转动安装有门框,底座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底门板,底门板的顶部转动安装有连接门板,连接门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有顶门板,支撑杆与门框的内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安装有固定于顶门板的滑杆。本申请通过设置有门框、转轴、底门板、连接门板和顶门板,转动门框,使门框的一端绕转轴转动至竖直状态,接着拉动顶门板,带动底门板与连接门板转动,使底门板、连接门板与顶门板保持竖直状态进行防淹处理。

    一种地下浮力式升降挡水结构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716844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650134.7

    申请日:2023-06-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挡水结构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地下浮力式升降挡水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外侧下部设有与其连通的排水管,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用于过滤泥沙的过滤组件。本发明可实现挡水板在挡水时囊体与其紧密的贴合,从而使得密封性强,进而更好的进行挡水,且可在挡水板上升的过程中能实现对囊体表面附着的杂质颗粒物的清理,从而使得囊体的表面保持干净,避免杂质颗粒物影响囊体膨胀时与挡水板的紧密贴合,使得挡水板与囊体更好的进行紧密贴合,通过定位组件可实现对挡水板的定位使其更加稳定的进行挡水,且可选择采用利用水的浮力或电动的方式实现挡水板的上升,便于进行使用,且使用电动方式时使得挡水板上升的响应速度更快。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