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344930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192481.3
申请日:2019-03-1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02B3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增压压力控制装置。在WGV和WGV致动器经由四节型的连杆机构连结的结构中抑制以连杆机构的结构为起因的机械误差间偏差的影响。从动旋转轴(16)、原动旋转轴(20)、ACT柄(22)、原动销(24)、杆(26)、从动销(28)以及WGV柄(30)构成连杆机构。由于考虑以连杆机构的结构为起因的机械误差间偏差,所以通过下述式(1)来定义连杆比。其中,Lwg为WGV柄(30)的长度,Lact为ACT柄(22)的长度,α为WGV柄(30)和杆(26)所成的角度,β为ACT柄(22)和杆(26)所成的角度。使用实际连杆比除以目标连杆比所得的修正系数来对向DC电动机输入的电流值进行修正。连杆比=(Lwg/Lact)*(sinβ/sinα)···(1)。
-
公开(公告)号:CN105874190B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480062418.3
申请日:2014-11-1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用于内燃机的控制器包括曲轴转角检测器和ECU。所述ECU被配置为:(a)计算已燃质量分数;(b)取得当已燃质量分数达到预定的已燃质量分数时由所述曲轴转角检测器检测到的曲轴转角,作为特定的曲轴转角;以及(c)基于第一差控制燃料喷射量、进气量、或点火能量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差为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之间的差。所述第一参数为从点火时间到特定的曲轴转角的曲轴转角时期或曲轴转角时期的相关值。所述第二差为曲轴转角时期的目标值或所述相关值的目标值。
-
公开(公告)号:CN105492230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480048211.0
申请日:2014-07-2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K6/387 , B60K6/48 , B60K6/547 , B60W10/06 , B60W10/08 , B60W20/00 , F02N11/04 , F02N11/08 , F02N99/00 , B60W20/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N11/04 , B60K6/387 , B60K6/48 , B60K6/54 , B60K6/547 , B60W10/06 , B60W10/08 , B60W20/00 , B60W20/40 , B60W2510/0685 , B60Y2300/48 , F02D29/02 , F02D35/023 , F02D45/00 , F02N11/00 , F02N11/08 , F02N11/0818 , F02N15/022 , F02N99/006 , F02N2200/023 , F02N2300/104 , F02P5/15 , F02P5/1506 , Y02T10/48 , Y02T10/6221 , Y02T10/6286
Abstract: 具备内燃机(14),该内燃机进行如下的着火启动:对在膨胀行程停止的汽缸执行燃料喷射和点火,利用与该燃料喷射相伴的燃烧的压力驱动曲轴(14a)旋转而使内燃机(14)启动。具备能够驱动曲轴(14a)旋转的电动发电机(MG)(16)。基于在着火启动时由缸内压传感器(56)检测的缸内压的最大值Cyl_prss,来决定着火启动时MG(16)的必要辅助转矩Ast_trq。基于所决定的必要辅助转矩Ast_trq来控制着火启动时的MG(16)。
-
公开(公告)号:CN1954140A
公开(公告)日:2007-04-25
申请号:CN200680000225.0
申请日:2006-05-0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永井正胜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P5/1504 , F02D37/02 , F02D41/023 , F02D2200/1006 , F02D2250/21 , F02P5/1514 , Y02T10/46 , Y10T477/67 , Y10T477/67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换档过程中执行转矩下降控制的发动机控制装置,所述发动机控制装置构造为确定将实现目标转矩下降率的从MBT点火正时的延迟率,并且基于该延迟率确定目标点火正时。实现给定转矩下降率的延迟率相对于MBT点火正时大致线性地变化,从而该变化很容易预测。因此,发动机控制装置的结构和构造等被简化。
-
公开(公告)号:CN105492230B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480048211.0
申请日:2014-07-2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K6/387 , B60K6/48 , B60K6/547 , B60W10/06 , B60W10/08 , B60W20/40 , F02N11/04 , F02N11/08 , F02N99/00 , F02D29/02 , F02D3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N11/04 , B60K6/387 , B60K6/48 , B60K6/54 , B60K6/547 , B60W10/06 , B60W10/08 , B60W20/00 , B60W20/40 , B60W2510/0685 , B60Y2300/48 , F02D29/02 , F02D35/023 , F02D45/00 , F02N11/00 , F02N11/08 , F02N11/0818 , F02N15/022 , F02N99/006 , F02N2200/023 , F02N2300/104 , F02P5/15 , F02P5/1506 , Y02T10/48 , Y02T10/6221 , Y02T10/6286
Abstract: 具备内燃机(14),该内燃机进行如下的着火启动:对在膨胀行程停止的汽缸执行燃料喷射和点火,利用与该燃料喷射相伴的燃烧的压力驱动曲轴(14a)旋转而使内燃机(14)启动。具备能够驱动曲轴(14a)旋转的电动发电机(MG)(16)。基于在着火启动时由缸内压传感器(56)检测的缸内压的最大值Cyl_prss,来决定着火启动时MG(16)的必要辅助转矩Ast_trq。基于所决定的必要辅助转矩Ast_trq来控制着火启动时的MG(16)。
-
公开(公告)号:CN104781528B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480002999.1
申请日:2014-01-1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02D4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35/023 , F02D35/024 , F02D35/028 , F02D41/009 , F02D2200/0406 , F02D2200/0408 , G01M15/08
Abstract: 本发明具备检测缸内压力P的缸内压传感器绝热压缩行程中设定第1曲轴角度θ1及第2曲轴角度θ,使用在这些曲轴角度θ1、θ2下的各自的缸内压力P和缸内容积V算出绝对压修正值ΔP。将以成为比点火正时靠延迟侧的绝热压缩行程中的正时的方式相对于缸内压最大曲轴角度θPmax提前了的曲轴角度设定为第2曲轴角度θ2而用于绝对压修正。(30)。将缸内压最大曲轴角度θPmax作为基准,在
-
公开(公告)号:CN105874190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80062418.3
申请日:2014-11-1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P5/045 , F02D35/023 , F02D35/028 , F02D37/02 , F02D41/1475 , F02P5/153 , F02P9/002 , F02P15/02 , F02P15/08 , Y02T10/46
Abstract: 一种用于内燃机的控制器包括曲轴转角检测器和ECU。所述ECU被配置为:(a)计算已燃质量分数;(b)取得当已燃质量分数达到预定的已燃质量分数时由所述曲轴转角检测器检测到的曲轴转角,作为特定的曲轴转角;以及(c)基于第一差控制燃料喷射量、进气量、或点火能量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差为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之间的差。所述第一参数为从点火时间到特定的曲轴转角的曲轴转角时期或曲轴转角时期的相关值。所述第二差为曲轴转角时期的目标值或所述相关值的目标值。
-
公开(公告)号:CN101548067A
公开(公告)日:2009-09-30
申请号:CN200880000812.9
申请日:2008-01-1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01L1/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L1/344 , F01L1/3442 , F01L2001/34426 , F01L2001/3443 , F01L2800/00
Abstract: 在一种液压致动器的控制装置中,将液压致动器(20)对于由虚拟油压控制阀(OCV)的OCV驱动占空的变化的响应性的变化趋势存储为模型控制特性。将实际OCV死区宽度相对于虚拟OCV死区宽度的比率计算为OCV差异校正系数。基于液压致动器(20)的操作量与目标操作量之间的偏差计算基本控制量。通过采用OCV差异校正系数校正虚拟OCV死区内控制量来获得实际OCV死区内控制量,并基于虚拟OCV死区外控制量来计算实际OCV死区外控制量。实际OCV控制量是实际OCV死区内控制量与实际OCV死区外控制量的总和。
-
公开(公告)号:CN100439686C
公开(公告)日:2008-12-03
申请号:CN200680000225.0
申请日:2006-05-0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永井正胜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P5/1504 , F02D37/02 , F02D41/023 , F02D2200/1006 , F02D2250/21 , F02P5/1514 , Y02T10/46 , Y10T477/67 , Y10T477/67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换档过程中执行转矩下降控制的发动机控制装置,所述发动机控制装置构造为确定将实现目标转矩下降率的从MBT点火正时的延迟率,并且基于该延迟率确定目标点火正时。实现给定转矩下降率的延迟率相对于MBT点火正时大致线性地变化,从而该变化很容易预测。因此,发动机控制装置的结构和构造等被简化。
-
公开(公告)号:CN110344930B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1910192481.3
申请日:2019-03-1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02B3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增压压力控制装置。在WGV和WGV致动器经由四节型的连杆机构连结的结构中抑制以连杆机构的结构为起因的机械误差间偏差的影响。从动旋转轴(16)、原动旋转轴(20)、ACT柄(22)、原动销(24)、杆(26)、从动销(28)以及WGV柄(30)构成连杆机构。由于考虑以连杆机构的结构为起因的机械误差间偏差,所以通过下述式(1)来定义连杆比。其中,Lwg为WGV柄(30)的长度,Lact为ACT柄(22)的长度,β为WGV柄(30)和杆(26)所成的角度,α为ACT柄(22)和杆(26)所成的角度。使用实际连杆比除以目标连杆比所得的修正系数来对向DC电动机输入的电流值进行修正。连杆比=(Lwg/Lact)*(sinβ/sinα)…(1)。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