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30594B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178015.2
申请日:2023-09-13
Applicant: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器件原位微区电流分布检测方法及系统,属于半导体器件检测领域,该方法包括:搭建NV色心检测平台;对半导体器件检测样品施加电流,使其导通;利用NV色心检测平台检测半导体器件检测样品正面的磁场强度;利用傅里叶变换、毕奥‑萨伐尔定律、电流密度连续性方程和半导体器件检测样品正面的磁场强度计算半导体器件检测样品正面的原位微区电流密度,以确定半导体器件原位微区电流分布。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探测半导体器件的磁场信号,从而反演获得半导体器件内部微区电流信息,实现半导体器件原位微区电流分布检测,获得半导体器件中载流子实际的输运过程,指导半导体器件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6930594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1178015.2
申请日:2023-09-13
Applicant: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器件原位微区电流分布检测方法及系统,属于半导体器件检测领域,该方法包括:搭建NV色心检测平台;对半导体器件检测样品施加电流,使其导通;利用NV色心检测平台检测半导体器件检测样品正面的磁场强度;利用傅里叶变换、毕奥‑萨伐尔定律、电流密度连续性方程和半导体器件检测样品正面的磁场强度计算半导体器件检测样品正面的原位微区电流密度,以确定半导体器件原位微区电流分布。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探测半导体器件的磁场信号,从而反演获得半导体器件内部微区电流信息,实现半导体器件原位微区电流分布检测,获得半导体器件中载流子实际的输运过程,指导半导体器件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8297012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727943.8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33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芯片领域,公开一种老化效应的仿真方法、仿真系统与芯片。所述方法包括:根据Finfet在一时间段内的漏源电压与电流、热电容及热电阻,确定自热引起Finfet的温升;根据温升与未考虑自热的Finfet在该时间段内的工作温度,确定考虑自热的Finfet在该时间段内的实际温度;及根据漏源电压、实际温度及未考虑自热的Finfet在该时间段内的原始阈值电压,确定考虑自热的Finfet的阈值电压,和/或根据漏源电流、实际温度及未考虑自热的Finfet在该时间段内的原始饱和电流,确定考虑自热的Finfet的饱和电流。本发明精确且有效地仿真考虑自热的Finfet的老化量,可提前预判Finfet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011175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420863.8
申请日:2024-04-09
Applicant: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晶体管器件缺陷分析方法及系统,涉及半导体器件检测领域。分析方法包括:搭建缺陷检测平台,并检测缺陷检测样品的初始瞬态电容;其中,缺陷检测样品包括在衬底上形成的多个晶体管器件,晶体管器件具有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层叠结构,每一晶体管器件的栅极通过梳状导电结构连接至第一引脚,缺陷检测样品的衬底连接至第二引脚;搭建电磁干扰平台,并对缺陷检测样品进行电磁干扰;检测损伤瞬态电容;基于初始瞬态电容确定初始缺陷能级和初始缺陷浓度,基于损伤瞬态电容确定损伤缺陷能级和损伤缺陷浓度;确定缺陷检测样品的电磁损伤程度。通过本发明提供的分析方法,能够探测晶体管器件的微观缺陷,准确测量晶体管器件的缺陷能级。
-
公开(公告)号:CN118011175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420863.8
申请日:2024-04-09
Applicant: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晶体管器件缺陷分析方法及系统,涉及半导体器件检测领域。分析方法包括:搭建缺陷检测平台,并检测缺陷检测样品的初始瞬态电容;其中,缺陷检测样品包括在衬底上形成的多个晶体管器件,晶体管器件具有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层叠结构,每一晶体管器件的栅极通过梳状导电结构连接至第一引脚,缺陷检测样品的衬底连接至第二引脚;搭建电磁干扰平台,并对缺陷检测样品进行电磁干扰;检测损伤瞬态电容;基于初始瞬态电容确定初始缺陷能级和初始缺陷浓度,基于损伤瞬态电容确定损伤缺陷能级和损伤缺陷浓度;确定缺陷检测样品的电磁损伤程度。通过本发明提供的分析方法,能够探测晶体管器件的微观缺陷,准确测量晶体管器件的缺陷能级。
-
公开(公告)号:CN118311306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738418.6
申请日:2024-06-07
Applicant: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晶圆和芯片成品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护模块、测试装置、测试设备及测试方法。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通用的高可靠测试装置,通过在测试装置中添加保护模块,进一步在保护模块中添加限流单元和连接单元,所述限流单元包括限流器件,用于防止电流突增导致所述测试装置和/或所述被测器件损坏;所述连接单元至少包括一预设阻值的电阻,通过该电阻将所述测试机的感测线与所述被测器件连接,以使所述测试机通过所述感测线感测施加到所述被测器件的电压值,利用该电阻通过提高感测线的输入阻抗保证了得到的被测器件电压的准确性,提高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317025B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589953.1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1L29/78 , H01L29/06 , H01L21/336
-
公开(公告)号:CN117309035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085428.6
申请日:2023-08-25
Applicant: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变电站监测领域,公开了一种变电站场景下的多物理场复杂环境的监测采集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架、支撑条带、设置在支撑条带上的多个齿板、监测盒和驱动组件,监测盒具有多个监测口,监测盒中设置有位于监测口处的齿套和传动组件,齿套的外周上设置有多物理场传感器,传动组件能够传动连接齿板和齿套,驱动组件能够驱动监测盒升降移动,其中,当监测盒到达齿板时,多物理场传感器暴露,当监测盒脱离齿板时,多物理场传感器隐藏。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得多物理场传感器在不同的高度位置监测环形的温湿度与电磁场,并且在不需要测量的位置将多物理场传感器隐藏在监测盒中,以保护多物理场传感,避免其受损坏,特别是避免其受到污物污染,可以提高其检测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308558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11039166.5
申请日:2022-08-29
Applicant: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芯可鉴科技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1/26 , G06F18/214 , G06F18/241 , G06N3/0442 , G06N3/0464 , G06N3/045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CMOS器件寿命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其中CMOS器件寿命预测方法包括:获取CMOS器件在加速应力试验下电参数的时间序列样本数据集,所述时间序列样本数据集包括表征所述CMOS器件寿命的电参数退化量的时间序列样本数据;基于所述时间序列样本数据集得到训练集;用所述训练集训练时序模型,获得寿命预测模型;用所述寿命预测模型预测所述CMOS器件的失效时间。上述技术方案减少了现有技术中因对CMOS器件进行完整的加速应力试验以确定其使用寿命的时间成本,提高了产品质检效率,缩短了CMOS器件的生产周期,解决了CMOS器件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818393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0740098.9
申请日:2022-06-28
Applicant: 北京芯可鉴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1R31/26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半导体器件失效时刻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半导体器件失效时刻预测方法,包括:获取所述半导体器件的静态参数的第一阶段测试数据,其中,所述测试数据为时间序列数据;基于所述第一阶段测试数据和预先构建的差分整合移动平均自回归ARIMA模型得到所述半导体器件的第二阶段预测数据;基于所述半导体器件的第二阶段预测数据确定所述半导体器件的失效时刻。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的HCI测试耗时过长,无法满足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数量大、工期紧的需求的技术问题,大幅缩短了半导体器件失效时刻的获取时长,降低了测试成本,提高了测试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