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98722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11650090.5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国能铁路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铁科合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转向架间隙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上述方法通过获取标准转向架的第一点云数据,并利用所述第一点云数据和预设的第一间隙宽度建模得到标准模型,然后获取待检测转向架各零件的第二点云数据,将所述第二点云数据与所述标准模型匹配,根据匹配结果,获取所述待检测转向架中挡键和轮轴间的第二间隙宽度,最后,根据第二间隙宽度与第一间隙宽度判断转向架间隙是否合格,实现了对转向架间隙的高效的自动化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367911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309306.5
申请日:2024-09-19
Applicant: 国能铁路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钢轨打磨的自动除尘装置,所述自动除尘装置包括集成化设置的粉尘空气输送管道、粗过滤箱体、精过滤箱体、吸风机构和排尘机构;其中,所述粗过滤箱体与所述精过滤箱体一体成型且彼此连通,所述粉尘空气输送管道设置于所述粗过滤箱体的进气侧,所述吸风机构设置于所述精过滤箱体的出气侧;所述排尘机构设置于所述粗过滤箱体和所述精过滤箱体的下方,且能够将沉积于所述粗过滤箱体和所述精过滤箱体底部的粉尘自动排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集成化设置的粉尘空气输送管道、粗过滤箱体、精过滤箱体和吸风机构配合,能够实现含尘气体的自动净化和粉尘收集,通过排尘机构能够实现粉尘自动排出。
-
公开(公告)号:CN119121717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344271.9
申请日:2024-09-25
Applicant: 国能铁路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赵阳 , 贾军 , 王海鹏 , 丁毅 , 李辉 , 孙静涵 , 马瑞峰 , 王洪昆 , 边志宏 , 王文刚 , 徐春涛 , 陈忠良 , 韩双平 , 宋文明 , 杨永江 , 杨波 , 向宁
IPC: E01B31/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消除钢轨波磨的打磨装置,用于对钢轨进行打磨,所述打磨装置包括安装框架、承载框架和下压机构;其中,所述安装框架内安装有多套打磨单元,所述承载框架设置于所述安装框架外侧,所述下压机构连接于所述安装框架与所述承载框架之间。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消除钢轨波磨的打磨方法,所述打磨方法采用上述的消除钢轨波磨的打磨装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下压机构配合连接安装框架与承载框架,能够控制多套打磨单元整体同步下压来对钢轨进行消除波磨的打磨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14399472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111624714.6
申请日:2021-12-28
Applicant: 国能铁路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T7/00 , G06T7/13 , G06T7/73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种承载鞍故障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首先,采用目标检测模型检测待检测图像中的承载鞍,然后,根据承载鞍粗定位结果剪裁所述待检测图像得到第一图像,并将上述第一图像输入至回归网络模型,得到第一图像中承载鞍和轮轴的第一角点坐标和第二角点坐标,根据预定义的坐标系中第一角点坐标和第二角点坐标计算待检测图像中承载鞍的角度,最后根据待检测图像中承载鞍的角度判定待检测图像中承载鞍是否存在故障,从而无需通过检验人员即可实现对承载鞍故障的检测,提高了承载鞍是否存在故障的检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682414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716335.7
申请日:2024-06-04
Applicant: 国能铁路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李民哲 , 刘康宁 , 任帅 , 王向宏 , 段世雄 , 赵斌 , 栾锋 , 赵鹏 , 张金城 , 路尧 , 樊亚琛 , 张晓伟 , 谭富海 , 王文刚 , 边志宏 , 王蒙 , 丁颖 , 王萌 , 焦杨 , 徐建喜 , 马瑞峰 , 孟鑫 , 赵波 , 王祯 , 黄炜 , 王小伟 , 张立玮 , 李书豪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对检修线及检修方法,涉及货车检修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轮对检修线包括依次连接的轮对收入区、机加工区和轮对分解区,轮对收入区中设有连接至机加工区的空中输送线和连接至轮对分解区的地下输送线,地下输送线从地下穿过机加工区。二级修轮对和三级修轮对均不需要分离车轴和车轮,四级修轮对需要分离车轴和车轮,二级修轮对和三级修轮对利用空中输送线转运至机加工区进行后续作业,四级修轮对利用地下输送线从地下穿过机加工区直达轮对分解区,空中输送线和地下输送线的设置不用考虑避开地面放置的各种设备,能实现尽可能短的输送路径并减少场地占用,使各修程的待检修轮对均能快速抵达后续作业工位,提高轮对检修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664607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568141.9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国能铁路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M1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对用仿真试验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轴承仿真圈,其用于套设于轮对的车轴,所述轴承仿真圈能够随所述车轴一起绕自身轴线转动;仿真轴箱,其套设于所述轴承仿真圈,所述轴承仿真圈能够相对于所述仿真轴箱转动,且所述仿真轴箱的安装姿态保持不变;以及仿真悬挂组件,其连接在所述仿真轴箱上,所述仿真悬挂组件能够将接收到的试验负载缓冲作用于所述仿真轴箱。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能够节约试验前为匹配原车悬挂和轴箱进行的试验准备时间与成本,也能够免去轴承服役寿命的损伤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17589487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587113.1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国能铁路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M1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对用仿真试验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轴承仿真圈,其用于套设于轮对的车轴,所述轴承仿真圈能够随所述车轴一起绕自身轴线转动;仿真轴箱,其套设于所述轴承仿真圈,所述轴承仿真圈能够相对于所述仿真轴箱转动,且所述仿真轴箱的安装姿态保持不变;以及仿真悬挂组件,其连接在所述仿真轴箱上,所述仿真悬挂组件能够将接收到的试验负载缓冲作用于所述仿真轴箱。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能够节约试验前为匹配原车悬挂和轴箱进行的试验准备时间与成本,也能够免去轴承服役寿命的损伤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17214015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211812.6
申请日:2023-09-19
Applicant: 国能铁路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频低温疲劳试验装置与方法,涉及疲劳试验技术领域,包括环境温度箱、高频疲劳加力试验系统及制冷介质供应系统,环境温度箱的相对两侧均开设有通孔;制冷介质供应系统与环境温度箱相连;高频疲劳加力试验系统包括上加力头、下承力头、上转接头和下转接头;上转接头与下转接头之间预留有用于固定试样的空间;上转接头和下转接头与对应通孔之间均设置有柔性密封件。以及一种高频低温疲劳试验方法,应用于上述高频低温疲劳试验装置。基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测试试样低温疲劳性能的同时,能灵活控制试样温度,可减少环境温度箱泄漏,实现环境温度箱内制冷介质的快速混匀,提高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并降低试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160232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211627718.4
申请日:2022-12-16
Applicant: 国能铁路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车车轮部件组装方法,该组装方法包括:将待组装的制动盘与待组装的整体轮通过螺栓预组装;通过螺栓紧固机对预组装后的所述制动盘与所述整体轮的所述螺栓进行紧固;获取紧固后的所述螺栓的扭矩值,根据所述扭矩值是否满足预设条件,确定所述制动盘与所述整体轮的装配是否阶段性合格;在阶段性不合格时,拆卸所述螺栓并重新进行紧固。基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针对机车车轮部件的组装,通过对于螺栓等紧固件的扭矩值的获取与分析,可以清楚的指导组装的紧固质量、情况,因此,可以有效避免因紧固质量不佳而带来的后续松动、应力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836733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111148778.3
申请日:2021-09-29
Applicant: 国能铁路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机车车辆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F30/15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车辆曲线通过性能监测设备的布局位置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统计铁道车辆及线路现场运用数据中各目标位置出现的频次,并将第一目标函数的极大值所对应的目标位置确定为第一待选位置;根据各目标位置的列车动力学及车辆动力学试验数据计算与各目标位置对应的第一曲线通过性能参数,并将第二目标函数的极大值所对应的目标位置确定为第二待选位置;根据各第一待选位置和各第二待选位置中各目标位置出现的次数,对各目标位置进行排序,并根据排序结果确定车辆曲线通过性能监测设备的布局位置;采用本方法能够提高了车辆曲线通过性能监测设备的布局位置的合理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