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85077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112366.1
申请日:2024-01-26
Applicant: 成都极客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袁海东 , 王雪 , 刘立海 , 王伟力 , 陈斌 , 崔国兴 , 姚欣楠 , 金立坪 , 沈俊毅 , 王耀国 , 代赛 , 陈罗娜 , 辛怡 , 朱啸豪 , 吴雨秋 , 王锐 , 王超东 , 程小芸 , 李津汉 , 余位驰 , 宁晋 , 孙光忠
IPC: B61L23/06 , G06F18/22 , G06N5/022 , H04B17/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无线通信实现铁路沿线施工列车接近智能预警方法,涉及列车智能预警技术领域,构建行驶风险数据集合,由行驶风险数据集合生成人员风险系数,若人员风险系数超第二风险阈值,由通信条件数据集合构建信号系数,若信号系数低于强度阈值,则改善施工区域内通信条件,并依据信号系数的值为施工区域限定对应的报警方式;从预先构建施工报警知识图谱内匹配出若干个对应的报警方案,并以可靠性系数对报警方案进行选择;由预测数据构建第一报警距离及第二报警距离,分别发出报警指令,以预先选择的报警方案在施工区域内发出报警信号。在以对应的报警方案来对施工区域进行报警时,智能化程度更高,和施工区域内的施工状态更为贴合。
-
公开(公告)号:CN117985077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112366.1
申请日:2024-01-26
Applicant: 成都极客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袁海东 , 王雪 , 刘立海 , 王伟力 , 陈斌 , 崔国兴 , 姚欣楠 , 金立坪 , 沈俊毅 , 王耀国 , 代赛 , 陈罗娜 , 辛怡 , 朱啸豪 , 吴雨秋 , 王锐 , 王超东 , 程小芸 , 李津汉 , 余位驰 , 宁晋 , 孙光忠
IPC: B61L23/06 , G06F18/22 , G06N5/022 , H04B17/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无线通信实现铁路沿线施工列车接近智能预警方法,涉及列车智能预警技术领域,构建行驶风险数据集合,由行驶风险数据集合生成人员风险系数,若人员风险系数超第二风险阈值,由通信条件数据集合构建信号系数,若信号系数低于强度阈值,则改善施工区域内通信条件,并依据信号系数的值为施工区域限定对应的报警方式;从预先构建施工报警知识图谱内匹配出若干个对应的报警方案,并以可靠性系数对报警方案进行选择;由预测数据构建第一报警距离及第二报警距离,分别发出报警指令,以预先选择的报警方案在施工区域内发出报警信号。在以对应的报警方案来对施工区域进行报警时,智能化程度更高,和施工区域内的施工状态更为贴合。
-
公开(公告)号:CN114422061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329726.4
申请日:2022-03-31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4B17/391 , H04W16/22 , H04W24/06 , H04B17/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铁路环境下无线信号传播自适应预测方法,包括:在铁路线地图上选取特征区段,进行射线跟踪计算;利用计算结果,通过拟合的方式对传统传播模型参数进行校正;利用参数校正后的传播模型对铁路全线进行无线覆盖预测计算;检验全线是否有信号覆盖指标不达标的区域,如有则对相应区间的无线系统设计进行优化,并重新进行计算,直至全线信号覆盖指标达标;当全线的信号覆盖指标以及系统设计合理性验证通过后,进行实际施工,并在土建施工完成后或者铁路线开通前,对现场进行实地信号测试;将实地信号测试结果用于对射线跟踪算法的校正;可提升铁路专网网络规划效率和精度,有效降低射线跟踪技术带来的成本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4217339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368793.9
申请日:2021-11-18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在能接收到卫星导航信号时,根据卫星导航信号确定目标对象的第一测量信息;在不能接收到所述卫星导航信号时,根据预设线性调频CSS信号发射节点发送的CSS信号确定所述目标对象的第二测量信息;根据惯性导航系统信号,确定所述目标对象的第三测量信息;根据当前所述第一测量信息、当前所述第二测量信息和当前所述第三测量信息,利用滑动窗口和非线性优化函数,确定所述目标对象的预估定位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0602257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954414.0
申请日:2019-10-09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铁路列车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基于空天车地通信网的应急通信系统及方法,包括铁路既有传输网络结构,还包括地面中心通信设备及至少一个分簇网络结构,分簇网络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簇,簇包含作为簇成员的地面移动通信节点及作为簇首的空中通信节点,地面中心通信设备与铁路信既有传输网络之间通过以太网通信连接,地面中心通信设备以及地面移动通信节点均与空中通信节点通过无线网通信连接。一方面,当所发生的应急事件导致地面通信设施损坏时,该方式不依赖既有铁路通信手段能单独通信;其次,当发生公共事件时,还可采集智能手持终端的位置数据以获得救援人员的位置及活动路径。
-
公开(公告)号:CN115915156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211173818.4
申请日:2022-09-26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铁路无线传播预测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基于铁路射线跟踪无线覆盖预测的网络优化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首先,在一个坐标系内,将BIM设计模型与三维勘察地图进行融合;然后对融合的地图进行地图元素分类,对地图中的不同材质进行电磁参数赋予,同时进行模型轻量化后得到铁路建成后的环境基础模型;最后将环境基础模型以及建成铁路建筑模型合成为铁路模拟环境模型,并开展无线网络规划。该方案基于高精度勘察地图和三维设计模型,准确的反映建成后的铁路环境,并准确的获得铁路沿线无线信号覆盖预测结果。同时对勘察地图和BIM模型的轻量化处理,也保证了无线覆盖预测的运算效率;且极大提升了无线覆盖预测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551888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645108.X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邮电大学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50/50 , G06N3/044 , G06N3/0442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铁路运营场景的业务负荷预测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该系统包括时间特征提取模块,接收输入的时间负荷数据,对时间负荷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得到时间特征;时空特征提取模块,接收输入的时空负荷数据,对时空负荷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得到时空特征;特征融合模块,接收时间特征和时空特征,将时间特征和时空特征经过拼接层整合后输入自注意力层和全连接层得到待预测样点的流量预测值。本发明针对铁路5G‑R业务负荷特征与公网5G‑R业务负荷特征不同,从相邻基站提取时空特征来完成预测,即从当前站点与相邻站点的时空负荷数据中提取时空特征,并引入自注意力层的注意力机制以实现对突发业务负荷的准确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3949638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0988394.6
申请日:2021-08-26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4L41/0896 , H04L41/0816 , H04L41/08 , H04L43/0817 , H04L43/16 , G06F9/455
Abstract: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铁路通信系统扩缩容方法,通过监控模块实时获取铁路通信系统的CPU负载和内存使用率,将其与预设阈值组进行比较,得到当前铁路通信系统扩缩容指令,并发送给编排模块;编排模块根据预先设定的扩缩容机制和接收到的扩缩容指令,创建或删除虚拟机,同时生成更新后的通用配置文件并下发到各个虚拟机,随后调用提前植入镜像内的应用扩缩容脚本;脚本通过解析通用配置文件,判断执行扩容或缩容,并根据配置文件中节点的变化计算扩缩容的数量,从而实现对铁路通信系统的扩缩容操作。本发明具有自适应扩缩容、低代码化操作管理和快速云平台部署等优势。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云平台的铁路通信系统扩缩容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2203246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10850218.1
申请日:2020-08-21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背向散射技术的铁路监测信息收集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监测传感器、背向散射节点以及中心节点,中心节点搭载在移动巡检载体上,一个背向散射节点至少与一个监测传感器连接,中心节点用于发送激励信号,背向散射节点用于接收激励信号并收集能量给自身供电,并从接收到的激励信号中读取指令信息,背向散射节点用于根据相应的指令信息读取传感器数据,并将传感器数据传输给中心节点;中心节点用于接收传感器数据并保存。本发明在无源或低功耗条件下实现了数据传送,并延长传送距离,降低传输成本。且采用移动巡检载体巡检,传感器数据收集不需要建立固定有线或无线传送通道,可以减少无线或有线传输设备、通道的建设和使用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956557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142358.1
申请日:2024-01-31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邮电大学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业务负荷预测的5G‑R基站节能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如下步骤:建立功耗模型、列车运行场景,确定基站数目和基站间距离;确定约束条件并构建目标函数;初始化节能措施,确定需要启用的节能措施种类;确定各项节能措施开启至关断的决策周期;通过业务负荷预测模型得到预测流量,换算得到业务负载并计算决策周期内平均业务负载;基于平均业务负载和优化目标函数,利用遗传算法对不同节能措施在不同时间粒度上进行求解,基站机房根据所求解控制设备工作状态。本发明实现了多基站休眠状态或低功耗状态的智能控制,解决目前节能方案手段粗放、节能措施单一的问题,进一步提升节能的精细化水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