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040387A
公开(公告)日:2011-05-04
申请号:CN201010529423.4
申请日:2010-10-28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 秦皇岛首钢黑崎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IPC: C04B35/66
Abstract: 一种改善钢液质量、提高钢包寿命的镁铝碳耐火砖及应用方法,属于定型耐火材料加工及应用技术领域。镁铝碳质耐火砖的原料成分及重量百分数为刚玉10-13%、电熔镁砂65-75%、尖晶石2-4%、α-氧化铝微粉1-2%、金属硅粉1-2%、金属铝粉2-3%、树脂3-5%、其余为鳞片石墨,镁铝碳质耐火砖的化学成分及重量百分数为MgO:65-75%,Al2O3:12-17%,Al:1-3%,Si:1-2%,其余为C。优点在于,减少对钢液污染、降低钢中夹杂物,提高钢包整体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4561486B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510031597.0
申请日:2015-01-22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底输油/气管线用热连轧钢带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具有优异超低温CTOD性能的厚规格热连轧钢带及生产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生产超低温CTOD性能的厚规格热连轧钢带的技术难度较高的技术问题,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全三脱”冶炼、LF精炼、板坯连续浇铸成厚度为230-240mm的铸坯;(2)对铸坯进行下线检查(3)将铸坯装入加热炉进行加热,其中,加热温度为1190~1230℃,均温时间≥30min;(4)粗轧工艺5)精轧工艺,精轧工艺的入口温度为900~960℃,精轧末道次压下量控制在9~12%,终轧温度为800~860℃,轧制后钢带的厚度为16~20.2mm;(6)层流冷却工艺;(7)卷取温度为480~560℃时,进行卷取。提供一种在较低难度下生产具有优异超低温CTOD性能的厚规格热连轧钢带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4561486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510031597.0
申请日:2015-01-22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底输油/气管线用热连轧钢带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具有优异超低温CTOD性能的厚规格热连轧钢带及生产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生产超低温CTOD性能的厚规格热连轧钢带的技术难度较高的技术问题,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全三脱”冶炼、LF精炼、板坯连续浇铸成厚度为230-240mm的铸坯;(2)对铸坯进行下线检查(3)将铸坯装入加热炉进行加热,其中,加热温度为1190~1230℃,均温时间≥30min;(4)粗轧工艺5)精轧工艺,精轧工艺的入口温度为900~960℃,精轧末道次压下量控制在9~12%,终轧温度为800~860℃,轧制后钢带的厚度为16~20.2mm;(6)层流冷却工艺;(7)卷取温度为480~560℃时,进行卷取。提供一种在较低难度下生产具有优异超低温CTOD性能的厚规格热连轧钢带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1921962A
公开(公告)日:2010-12-22
申请号:CN201010235924.1
申请日:2010-07-22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Inventor: 李永东 , 熊化冰 , 安树均 , 周德光 , 易敏 , 张炳成 , 曾立 , 杨宏伟 , 李飞 , 李敏 , 王立峰 , 车金萍 , 李亚林 , 许东利 , 刘玉新 , 陈宏 , 周晓乐 , 刘岩 , 张为堂 , 刘晓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D级抽油杆钢及其生产方法。其钢种化学成分为(重量百分比):C:0.22-0.29%;Cr:≤1.03%;Mn:0.90-1.60%;Si:0.21-0.37%;V:0.04-0.12%;Alt:0.015-0.050%;其余组份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解决了传统D级抽油杆钢主要选用价格昂贵的合金钢或高组份合金钢材质,产品生产及应用成本高的问题。该材质钢种通过采用转炉→连铸→连轧生产,解决了传统的电炉开坯、轧材,消耗能源高、生产工艺复杂、产品质量及加工应用工艺不稳定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566370A
公开(公告)日:2005-01-19
申请号:CN03148154.X
申请日:2003-07-04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铸碳素焊条钢的生产方法,可代替模铸生产碳素焊条钢,转炉采用脱硫铁水冶炼,终点温度1700~1720℃,终点碳按0.03~0.05%控制;转炉出钢在钢包中加入铝锰铁3.0-7.0kg/t及铁芯铝0.2-0.8kg/t进行预脱氧,锰不足部分,加中碳锰铁调整;精炼站在线定氧,喂铝线或铝粒,精确调整钢水氧活度,上铸机钢水氧活度控制在25~45ppm;采用全保护浇铸,中间包采用低碳或无碳覆盖剂,结晶器采用低碳保护渣,减少过程增碳;小方坯连铸,结晶器采用电磁搅拌。线材厂严格控制钢坯加热温度,加热温度1050~1150℃,吐丝温度900~950℃,加盖保温罩,保持较缓慢的冷却速度。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所生产的碳素焊条钢完全符合B/T3429-1994国家标准要求,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2847904B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210335743.5
申请日:2012-09-11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Inventor: 曾智 , 崔阳 , 朱国森 , 李永林 , 庞在刚 , 高攀 , 唐德池 , 张宏艳 , 高圣勇 , 李一丁 , 王志鹏 , 刘原 , 曾立 , 朱立新 , 田志红 , 彭国仲 , 白健 , 李向奎 , 原禄春 , 王保生 , 宋佳友
IPC: B22D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态控制板坯连铸结晶器冷却的系统和方法,属于炼钢连铸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初始水流量设定模块、各面平均热流密度计算模块、对称面平均热流密度比较模块、水流量重新设定模块和安全水流量判定模块。本发明可提供更加均匀的结晶器冷却条件,有利于结晶器内钢水的均衡对称传热,同时通过晶器冷却水流量的精细化动态设定,提高结晶器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2851435A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210336433.5
申请日:2012-09-12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低碳、低硅和低氧钢及其冶炼方法。所述冶炼方法包括的步骤为:首先经过铁水脱硫预处理,控制铁水中S元素的质量百分数≤0.0050%;再通过控制转炉出钢C的质量分数≤0.04%,Si的质量百分数≤0.005%,T.O的质量百分数范围在0.04~0.08%,出钢时造碱度为3.0~4.0的高碱度炉渣,同时控制转炉出钢下渣量≤70mm;RH采取深脱碳处理模式,控制真空度<100Pa的时间≥12min,控制合金调完后RH纯循环时间≥8min;控制RH精炼结束后镇静时间≥20min。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能生产出C≤0.0030%,Si≤0.01%,T.O≤0.0030%的铸坯。
-
公开(公告)号:CN101413086A
公开(公告)日:2009-04-22
申请号:CN200810104297.0
申请日:2008-04-17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Inventor: 李本海 , 姜中行 , 麻庆申 , 徐莉 , 刘美艳 , 杨晓山 , 江卫华 , 陈松林 , 王国连 , 曾立 , 闫智平 , 李永东 , 刘晶志 , 田士平 , 何元春 , 罗文彬 , 李学儒 , 龚坚 , 刘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钒高强韧性船体用中厚钢板及其生产方法,钢板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0.09%~0.14%、Si:0.15%~0.50%、Mn:1.0%~1.4%、P:≤0.020%、S:≤0.010%、Alt:0.015%~0.050%、V:0.06%~0.12%,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夹杂,钢板的化学成分满足Ceq≤0.40%。该钢C-Mn钢基础上对C、S成分进行控制并单一添加V微合金化元素,不采用RH/VD等真空精炼处理;通过采用钒微合金化技术,奥氏体再结晶区+奥氏体未再结晶区两阶段控制轧制、在线管层流冷却工艺,生产出的钢板厚度可达40mm,钢板抗拉强度≥490MPa,-20℃的V型缺口夏比冲击功≥120J。本发明的化学成分设计简单,生产工艺简便,生产成本较低,具备优异的高强低温韧性,钢种主要用于船体的建造与修补。
-
公开(公告)号:CN1778981A
公开(公告)日:2006-05-31
申请号:CN200410155452.3
申请日:2004-11-17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连铸小方坯生产钢绞线用82B盘条的微合金化方法,包括钢包脱氧合金化、LF炉精炼,其特征在于:出钢前20分加入高碳铬铁,并在LF炉中进行微调,出钢1/3时加入钒铁,微合金加入量具体如下:Cr:0.30-0.43%,V:0.02-0.08%,C:0.77-0.81%,Mn:0.80-0.90%。本发明改写了用连铸小方坯在标准斯太尔摩控冷线不能生产1860-2000MPa钢绞线用盘条的历史。所生产的盘条组织性能稳定,平均片层间距为0.18μm,平均珠光体球团直径为8.4μm,用于拔制1860MPa钢绞线的φ12.5mm盘条的抗拉强度1160-1220MPa,面缩率30-36%,用于拔制2000MPa钢绞线的φ13.0mm盘条的抗拉强度1200-1260MPa,面缩率29-34%。
-
公开(公告)号:CN1778974A
公开(公告)日:2006-05-31
申请号:CN200410155448.7
申请日:2004-11-17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IPC: C21C7/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冶炼82B钢的硅钙钡脱氧方法。包括出钢过程添加含Al脱氧剂,其特征在于:转炉出钢时向钢水中添加硅钙钡作为脱氧剂,具体成分为重量百分比:Si,52-65;Ca,≥14;Ba,≥14;Al,≤2;S≤0.15;P,≤0.05;粒度为10-50mm;比重3.2g/cm3,添加硅钙钡脱氧剂的时间为:转炉出钢量1/4后与其它合金一同加入钢包,并在出钢量剩余1/3时将合金加入完毕。由于Ba的原子半径大,其氧化速度很快,加入的Ba基本上全部进入了炉渣,而在成品钢中不形成含Ba夹杂物,钢中大颗粒夹杂物明显减少。可保证钢中AlT≤0.002%,能有效防止连浇过程中钢水的二次氧化,提高钢水的洁净度和连浇炉数,非常适用于浇注小断面连铸坯、钢水过热度要求较高的钢绞线82B用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