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534823C
公开(公告)日:2009-09-02
申请号:CN200510112746.2
申请日:2005-10-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6/365 , B60K1/02 , B60K6/405 , B60K6/445 , B60K6/54 , F16H3/728 , F16H57/0037 , F16H2037/0873 , F16H2200/2007 , F16H2200/2023 , Y02T10/6239 , Y02T10/7258
Abstract: 如果将动力分配用行星齿轮配置到前端,则输出轴便加长,难以确保轴的支承精度,而且前端侧的直径将加大,对于从输出轴的中间施加第二电动机的辅助转矩而言,是一种不合理的结构。将输出轴(12)分割成第一输出轴(121)及第二输出轴(122)。对于第一输出轴(121),传递来自动力分配用行星齿轮(21)的转矩,且经由轴承(g、k),由两端支承结构来支承在隔壁(B、C)上。对于第二输出轴(122),施加来自变速装置(22)的辅助转矩,且经由轴承(k、y),由两端支承结构来支承在隔壁(C、E)上。
-
公开(公告)号:CN101506549B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0780031463.2
申请日:2007-12-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6/445 , B60K6/547 , B60L1/003 , B60L3/0023 , B60L7/12 , B60L11/123 , B60L11/14 , B60L15/2054 , B60L2240/12 , B60L2240/421 , B60L2240/423 , B60L2240/441 , B60L2240/443 , B60L2240/486 , B60L2250/26 , B60L2270/145 , F16H3/728 , F16H61/0206 , F16H61/0286 , F16H2037/0873 , F16H2061/6603 , F16H2200/0043 , F16H2200/2007 , Y02T10/6217 , Y02T10/6239 , Y02T10/645 , Y02T10/7077 , Y02T10/72 , Y02T10/7275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自动变速器具有包含第二制动器B-2和第三离合器C-3在内的多个摩擦接合元件,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装置10构成为将经由各线性电磁阀调压控制的控制压力直接供给到各摩擦接合元件的液压伺服机构。其中设置有C3B2继动阀,该继动阀以在第二制动器B-2的液压伺服机构32和第三离合器C-3的液压伺服机构31之间切换的方式供给来自一个线性电磁阀SL4的控制压力PSL4,且通过可利用一个线性电磁阀SL4进行第二制动器B-2的离合控制和第三离合器C-3的离合控制,从而减少了线性电磁阀的个数,实现了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装置10的低成本化和紧凑化。
-
公开(公告)号:CN101506548B
公开(公告)日:2012-12-05
申请号:CN200780031453.9
申请日:2007-12-06
IPC: F16H61/02 , F16H61/04 , F16H61/686 , B60K6/445 , B60K6/54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10/30 , B60K6/445 , B60K6/547 , B60K31/06 , B60K31/08 , B60K2015/03296 , B60L3/0023 , B60L11/123 , B60L11/14 , B60L15/2009 , B60L15/2054 , B60L2240/12 , B60L2240/421 , B60L2240/423 , B60L2240/441 , B60L2240/443 , B60L2240/485 , B60L2240/486 , B60L2270/145 , B60W20/00 , F16H61/0246 , F16H61/04 , F16H61/686 , F16H2037/0866 , F16H2061/0481 , F16H2061/0485 , F16H2061/0488 , F16H2312/09 , Y02T10/6217 , Y02T10/6239 , Y02T10/645 , Y02T10/7077 , Y02T10/72 , Y02T10/7275 , Y10T477/20 , Y10T477/6936 , Y10T477/69363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在液压控制装置(10)中具有向第二制动器(B-2)的液压伺服机构(33)供给接合压力的油路(b1~b9、k1~k4、l1~l4)和向第一离合器(C-1)的液压伺服机构(31)供给接合压力的油路(c1~c6),且具备设置在上述油路上,且可以进行放泄的B2继动阀(14)和C1继动阀(15)。通过基于一个电磁阀(SB)的信号压力对该B2继动阀(14)和C1继动阀(15)进行切换,能够进行第二制动器(B-2)的液压伺服机构(33)或第一离合器(C-1)的液压伺服机构(31)的快速放泄。由此,可以对作为前进用摩擦接合元件的第一离合器(C-1)和作为后退用摩擦接合元件的第二制动器(B-2)的液压伺服机构(31、33)的油压进行快速放泄,且能够降低成本且防止换档冲击。
-
公开(公告)号:CN101506548A
公开(公告)日:2009-08-12
申请号:CN200780031453.9
申请日:2007-12-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10/30 , B60K6/445 , B60K6/547 , B60K31/06 , B60K31/08 , B60K2015/03296 , B60L3/0023 , B60L11/123 , B60L11/14 , B60L15/2009 , B60L15/2054 , B60L2240/12 , B60L2240/421 , B60L2240/423 , B60L2240/441 , B60L2240/443 , B60L2240/485 , B60L2240/486 , B60L2270/145 , B60W20/00 , F16H61/0246 , F16H61/04 , F16H61/686 , F16H2037/0866 , F16H2061/0481 , F16H2061/0485 , F16H2061/0488 , F16H2312/09 , Y02T10/6217 , Y02T10/6239 , Y02T10/645 , Y02T10/7077 , Y02T10/72 , Y02T10/7275 , Y10T477/20 , Y10T477/6936 , Y10T477/69363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在液压控制装置10中具有向第二制动器B-2的液压伺服机构33供给接合压力的油路b1~b9、k1~k4、l1~l4和向第一离合器C-1的液压伺服机构31供给接合压力的油路c1~c6,且具备设置在上述油路上,且可以进行放泄的B2继动阀14和C1继动阀15。通过基于一个电磁阀SB的信号压力对该B2继动阀14和C1继动阀15进行切换,能够进行第二制动器B-2的液压伺服机构33或第一离合器C-1的液压伺服机构31的快速放泄。由此,可以对作为前进用摩擦接合元件的第一离合器C-1和作为后退用摩擦接合元件的第二制动器B-2的液压伺服机构31、33的油压进行快速放泄,且能够降低成本且防止换档冲击。
-
公开(公告)号:CN100358744C
公开(公告)日:2008-01-02
申请号:CN200480001148.1
申请日:2004-06-3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K6/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6/365 , B60K1/02 , B60K6/40 , B60K6/445 , B60K6/547 , B60L7/14 , B60L11/123 , B60L11/14 , F16H3/728 , F16H2037/0873 , Y02T10/6217 , Y02T10/6239 , Y02T10/646 , Y02T10/7077 , Y10S903/904 , Y10S903/905 , Y10S903/906
Abstract: 在壳体部件(14)的内侧的1轴(13)上,从前侧(内燃发动机侧)起依次配置有第1电动马达(20)、第2电动马达(23)、变速装置(22)、动力分配用行星齿轮(21)。通过使第1电动马达(20)和第2电动马达(23)相邻配置,可以使收容该第1、第2电动马达(20、23)的壳体部分一体化,从而容易实现单元的系列化。
-
公开(公告)号:CN1701000A
公开(公告)日:2005-11-23
申请号:CN200480001148.1
申请日:2004-06-3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K6/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6/365 , B60K1/02 , B60K6/40 , B60K6/445 , B60K6/547 , B60L7/14 , B60L11/123 , B60L11/14 , F16H3/728 , F16H2037/0873 , Y02T10/6217 , Y02T10/6239 , Y02T10/646 , Y02T10/7077 , Y10S903/904 , Y10S903/905 , Y10S903/906
Abstract: 在壳体部件(14)的内侧的1轴(13)上,从前侧(内燃发动机侧)起依次配置有第1电动马达(20)、第2电动马达(23)、变速装置(22)、动力分配用行星齿轮(21)。通过使第1电动马达(20)和第2电动马达(23)相邻配置,可以使收容该第1、第2电动马达(20、23)的壳体部分一体化,从而容易实现单元的系列化。
-
公开(公告)号:CN106043192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151472.6
申请日:2016-03-1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R19/5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2072 , B60K17/00 , B60R19/5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系统单元(10),其具备发动机(20)以及将发动机的驱动力传递至驱动轮的动力传递装置,其中,所述动力传递装置包括被配置于发动机与驱动轮(39T)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上的变速器(36)。在变速器的下方设置有油底壳(35D)。在油底壳的下方设置有从下方侧对油底壳的至少一部分进行覆盖的保护部件(40)。保护部件(40)的一端被固定在动力系统单元中的位于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变速器(36)的前方侧的部分上,另一端被固定在位于同一方向上的变速器(36)的后方侧的部分上。能够灵活运用保护部件(40)所具备的刚性从而提高动力系统单元的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0366952C
公开(公告)日:2008-02-06
申请号:CN200480001146.2
申请日:2004-06-3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6/365 , B60K1/02 , B60K6/40 , B60K6/445 , B60K6/547 , F16H3/728 , F16H2037/0873 , Y02T10/6239 , Y10S903/911
Abstract: 第2电动马达(23)配置在第1电动马达(20)的前侧(靠近内燃发动机(5)侧)。在壳体部件(14)中,固定第2电动马达(23)的定子(28)的部分的内径大于固定第1电动马达(20)的定子(24)的部分的内径。第2电动马达(23)的径方向尺寸可以增大,从而可以相应地抑制前后方向的长度,缩短复合驱动装置(7A)整体的前后方向的长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043192B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610151472.6
申请日:2016-03-1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R19/5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2072 , B60K1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系统单元(10),其具备发动机(20)以及将发动机的驱动力传递至驱动轮的动力传递装置,其中,所述动力传递装置包括被配置于发动机与驱动轮(39T)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上的变速器(36)。在变速器的下方设置有油底壳(35D)。在油底壳的下方设置有从下方侧对油底壳的至少一部分进行覆盖的保护部件(40)。保护部件(40)的一端被固定在动力系统单元中的位于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变速器(36)的前方侧的部分上,另一端被固定在位于同一方向上的变速器(36)的后方侧的部分上。能够灵活运用保护部件(40)所具备的刚性从而提高动力系统单元的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0358743C
公开(公告)日:2008-01-02
申请号:CN200480001147.7
申请日:2004-06-3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K6/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6/365 , B60K1/02 , B60K6/405 , B60K6/445 , B60K6/547 , B60K17/04 , B60L11/123 , B60L11/14 , B60L2270/145 , F16H3/728 , F16H2037/0873 , Y02T10/6217 , Y02T10/6239 , Y02T10/7077 , Y10S903/951 , Y10T477/23
Abstract: 壳体部件(14)的前端部的连接部(14d)与内燃发动机连接,同时通过壳体部件(14)的后端部的装配部(安装部)(14c)装配在车身的一部分(4a)上。还有,作为重物的第2电动马达(23)配置于设置在壳体部件(14)的1轴(13)上的第1电动马达(20)、动力分配用行星齿轮(21)、第2电动马达(22)、及变速装置(23)中的最后端部,从而抑制壳体部件(14)上发生的振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