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硅化物金属栅的形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32946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210313464.9

    申请日:2012-08-29

    发明人: 邓浩

    IPC分类号: H01L21/28 H01L21/8238

    摘要: 一种全硅化物金属栅的形成方法,包括:提供衬底,所述衬底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表面具有第一栅电极,所述第二区域表面具有第二栅电极,所述衬底表面还具有与第一栅电极顶面和第二栅电极顶面齐平的介质层;刻蚀第一区域的介质层,暴露出第一栅电极的部分侧壁;沉积金属层,所述金属层覆盖第一栅电极的顶面和侧壁、第二栅电极的顶面以及介质层表面;退火处理第一栅电极和第二栅电极,分别形成第一全硅化物金属栅和第二全硅化物金属栅,所述第一全硅化物金属栅的金属含量和第二全硅化物金属栅中金属含量不同。所述全硅化物金属栅的形成方法能够在衬底上一次形成多个具有不同功函数的全硅化物金属栅,工艺步骤简单。

    半导体装置、互补式金属氧化物半导体装置及集成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02024813B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010284460.3

    申请日:2010-09-14

    IPC分类号: H01L27/092 H01L29/49

    摘要: 本发明揭示一种半导体装置、互补式金属氧化物半导体装置及集成电路,该半导体装置包括:一第一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结构及一第二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结构。第一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结构,包括:一第一栅极介电层,位于一基底上;一第一功函数金属层,位于第一栅极介电层上;以及一第一硅化物,位于第一功函数金属层上。第二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结构,包括:一第二栅极介电层,位于基底上;一第二功函数金属层,位于第二栅极介电层上;以及一第二硅化物,位于第二功函数金属层上。其中,第一硅化物不同于第二硅化物。本发明可实质上排除Al扩散的问题。

    用于在CMOS器件中形成自对准双重全硅化栅极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69282B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0580041421.8

    申请日:2005-12-01

    IPC分类号: H01L21/8238

    CPC分类号: H01L21/823835

    摘要: 一种只要求一个光刻层次的在CMOS器件中形成双重自对准全硅化栅极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含:在半导体衬底(252)中形成具有第一阱区域(253)的第一类型的半导体器件(270),在第一阱区域(253)中形成第一源极/漏极硅化物区域(266),和形成与第一源极/漏极硅化物区域(266)隔离的第一类型的栅极(263);在半导体衬底(252)中形成具有第二阱区域(254)的第二类型的半导体器件(280),在第二阱区域(254)中形成第二源极/漏极硅化物区域(256),和形成与第二源极/漏极硅化物区域(256)隔离的第二类型的栅极(258);在第二类型的半导体器件(280)上选择性地形成第一金属层(218);只在第二类型的栅极(258)上执行第一全硅化(FUSI)栅极形成;在第一和第二类型的半导体器件(270、280)上淀积第二金属层(275);和只在第一类型的栅极(263)上执行第二FUSI栅极形成。

    一种全硅化金属栅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87969A

    公开(公告)日:2011-06-08

    申请号:CN200910241686.2

    申请日:2009-12-02

    发明人: 周华杰 徐秋霞

    IPC分类号: H01L21/28 H01L21/8238

    摘要: 一种全硅化金属栅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局部氧化隔离或浅槽隔离,进行注入前氧化,然后注入14N+;漂净注入前氧化膜,栅氧化,并沉积多晶硅;光刻、刻蚀形成多晶硅栅电极;注入杂质,并进行杂质激活;淀积金属镍Ni;第一次退火,使金属镍和一部分多晶硅反应;选择去除未反应的金属镍Ni;第二次退火,使栅电极全部转变为金属镍硅化物形成全硅化物金属栅电极。利用本发明,制备出了全硅化金属栅电极,克服了多晶硅栅电极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