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704680B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611058741.0
申请日:2016-11-25
Applicant: 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罐车底部装卸阀开闭操作装置,设置在铁路罐车底部用于打开或者关闭装卸阀,它包括开闭杠杆机构、设置在开闭杠杆机构操作端的安装机构、设置在开闭杠杆机构工作端的支撑机构、以及用于锁闭或者解锁开闭杠杆机构的锁闭机构;所述开闭杠杆机构包括传动杠杆、设置在传动杠杆操作端头与之垂直固定连接的手柄、套设在传动杠杆工作端头的联结器、以及设置在传动杠杆顶部的导向销,所述联结器可在手柄的作用下沿轴向运动与铁路罐车底部的装卸阀开闭接口连接。本发明通过锁闭机构对开闭杠杆机构进行锁闭或者解锁,以防止事故时或意外操作导致装卸阀打开,造成装运货物泄漏。
-
公开(公告)号:CN106364494B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610938552.6
申请日:2016-10-24
Applicant: 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货运动车,所述货运动车包括:所述的货运动车转向架、悬挂装置、集成吊具;所述转向架包括:两相对设置的车架、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车架的横梁、至少两个走行轮、驱动装置;至少两个所述走行轮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车架相对的表面上;所述驱动装置固定于所述车架上,所述驱动装置与至少两个所述走行轮连接,用于驱动至少两个所述走行轮转动;所述悬挂装置一端固定于所述横梁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集成吊具上。通过转向架在走行轨上移动,通过悬挂装置将吊运货物装载器件的集成吊具固定于转向架上,对货物装载器件进行转运,从而无需采用更多的车辆对货物装载器件进行转运。
-
公开(公告)号:CN107499289A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710638582.X
申请日:2017-07-31
Applicant: 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IPC: B60S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S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辅助停车装置,包括:固定支腿、可移动支腿以及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与所述可移动支腿连接,用于调整所述可移动支腿和所述固定支腿之间的距离;所述调节装置固定于轨道支座上,所述固定支腿到达停车线的距离等于车辆长度的二分之一;所述固定支腿和所述可移动支腿均为可伸缩的。通过设置固定支腿、可移动支腿以及调节装置,且将固定支腿到停车线的距离设置为等于车辆长度的二分之一,当所述车辆制动后,所述固定支腿和所述可移动支腿伸长,使得所述车辆位于所述固定支腿和所述可移动支腿之间,所述调节装置控制所述可移动支腿移动,以带动可移动支腿推动所述车辆移动,从而使得所述车辆准确停在所述停车线位置上。
-
公开(公告)号:CN106364491B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610944898.7
申请日:2016-10-24
Applicant: 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悬挂式运输系统,包括轨道系统,所述轨道系统的左、右部对称安装有两个轨道梁,两个所述轨道梁上分别悬设有多列可移动的货运动车,各侧的多列所述货运动车下端吊挂有货物装载器件。本发明悬挂式运输系统能够同时兼容现有码头的自动化改造和新码头的自动化建设以及连线码头和货物装载器件转运中心,以解决现有码头拥堵、场地不足等问题,提高码头货物装载器件转运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629500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710052147.9
申请日:2017-01-24
Applicant: 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F9/18 , B66F9/07504 , B66F9/07554 , B66F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货物装载器件的运输车,所述运输车包括:车体;起升机构,包括升降装置和起升驱动器,起升驱动器固定在升降装置上;起吊装置和托举装置,移动地设置在升降装置上,并与起升驱动器连接,驱动起吊装置和托举装置相对于升降装置上下移动;连接升降装置,与所述起吊装置和托举装置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起吊装置相对于所述托举装置移动。本申请的运输车具有自装卸货物的功能,且集货物的起吊、转运和托举举升功能于一体,实现了集装箱转运过程中的全程一条龙服务,提升了转运效率,避免了港口或集装箱堆放货场集装箱的大量堆积,同时取代了大型起重机、集卡等运输车和重型升降机械对集装箱的作业,精简了装备,简化和紧凑了作业流程,节约人力,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590296B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410735198.8
申请日:2014-12-04
Applicant: 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IPC: B61D1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敞车的侧墙结构,包括上侧梁,上侧梁内侧设有内置枕柱和内置侧柱,上侧梁由外侧翻边板、上部平面板、内侧斜面板和下部竖立板压型而成,内置枕柱和内置侧柱上部焊在内侧斜面板和下部竖立板上,内置枕柱外侧、相邻内置枕柱和内置侧柱间以及相邻两内置侧柱间分别设有内置小立柱,内置小立柱上部焊在内侧斜面板和下部竖立板上;侧墙板包括平直侧墙板和弧形板,内置枕柱下部部分、内置侧柱下部部分和内置小立柱下部整体分别焊在平直侧墙板上,多块弧形板分别焊接在相邻内置枕柱和内置侧柱间及相邻两内置侧柱间,平直侧墙板上端与下部竖立板下端对接,平直侧墙板下端与弧形板上端焊接,弧形板下端与车体地板焊接。适用于各种敞车。
-
公开(公告)号:CN106347384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897773.3
申请日:2016-10-13
Applicant: 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IPC: B61D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1D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漏斗车底门,包括左底门、右底门及开闭底门的联动式底门开闭机构,还包括按长度方向设置在车体中央且沿车体纵向布置的纵鞍,所述纵鞍包括两个侧板、连接两个侧板顶部的鞍顶及分别设置在侧板内侧面下方的下边梁,两个所述侧板两端均分别与车体卸货口端板横向两侧的端连接板连接。通过增加纵鞍,消除了左底门和右底门两者关闭时的顺序要求,从而简化了联动式底门开闭机构的结构,降低其制造、维修成本,进一步提高其运用可靠性;通过调整纵鞍底部横向宽度L,来调整左底门和右底门的横向宽度及打开时的开度,相应减轻了底门的自重,降低了底门关闭力,进一步改善了开闭性能,实现了卸货流量的调整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5644577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510997138.8
申请日:2015-12-25
Applicant: 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货车车体,包括:底架、车体、钩缓装置、转向架;车体固定连接在底架上,底架下设置转向架,转向架和车轮组件连接,底架的两端连接钩缓装置;由于第一侧梁、第二侧梁上都设置有固定锁头,在车体的下平面设置有上锁头,上锁头与固定锁头配合,可将车体固定在底架上,可以很好的实现快捷、方便地更换各种车型来提高车辆的运营效率和货车车辆的通用性。并通过提高各种车型车体的更换效率,可以大大增强铁路货车的通用性,提高车辆的利用率,降低车辆的采购成本和运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7097804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1710330515.1
申请日:2017-05-11
Applicant: 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爱文 , 胡跃明 , 苏利杰 , 侯建云 , 黄恒 , 梅琨 , 彭全海 , 沈鹏 , 王全虎 , 周欢 , 徐力 , 张攀攀 , 尹刚 , 张华涛 , 宋少波 , 孙先俊 , 黄美林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磁动力转向架,所述磁动力转向架包括:构架;磁排,固定在所述构架的第一侧上,与感应线圈产生驱动磁动力转向架移动的作用力;走行轮,转动地设置在构架上与第一侧相背的第二侧上;导向轮,转动地设置在第二侧上,导向轮的转动中心轴与走行轮的转动中心轴垂直;制动装置,固定于构架上。通过设置构架、固定在所述构架的第一侧上的磁排、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构架上与所述第一侧相背的第二侧上的走行轮、转动地设置在第二侧上的导向轮、固定于构架上的制动装置,再通过磁排与感应线圈产生驱动所述磁动力转向架移动的作用力,以带动所述磁动力车转向架在轨道上移动,对装载器件进行转运。
-
公开(公告)号:CN111038534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1911357647.9
申请日:2019-12-25
Applicant: 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IPC: B61D7/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底门开闭机构以及漏斗车。该漏斗车的底门通过底门开闭机构可开闭地设置在车体的底部,而底门开闭机构的第一连杆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车体的底部,第二连杆的第一端和第一连杆的第二端可转动连接,第二连杆的第二端和曲柄的第一端可转动连接,曲柄的第二端可转动地连接在车体的底部,曲柄的中部和拉杆的第一端可转动连接,曲柄的第二端和第一连杆的第一端相对设置,曲柄的第一端和曲柄的第二端均位于曲柄的中部的同一侧,拉杆的第二端和底门的底部可转动连接,底门的顶部和车体可转动连接,挡块固定设置在车体上,挡块位于当曲柄位于远离死点位置时的下侧。本发明可防止车辆行驶过程中底门出现自开而发生货物自卸造成的可靠性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