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143530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439815.9
申请日:2016-06-17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成都大学
Inventor: 王孔明 , 刘孜学 , 徐银光 , 吴柏强 , 张茂帆 , 杨国静 , 孙付春 , 李凯 , 罗正文 , 袁影 , 汪峥 , 孙成慧 , 张学军 , 余浩伟 , 王坚强 , 杨文锐 , 吴晓 , 曾永平 , 周帅 , 易立富 , 李艳 , 虞凯 , 杨捷 , 颜华 , 余颜丽
Abstract: 用于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箱型轨道梁的巡检小车,涉及交通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本发明包括车体和视觉检测部分,视觉检测部分安装于车体内;所述车体包括底盘、车壳、驱动单元和行车控制单元,驱动单元和行车控制单元连接,车体内设置有座椅,车体内还设置有无线通信单元;所述视觉检测部分包括光源模块、检测镜头、三轴检测镜头移动平台和数据处理存储单元,数据处理单元与无线通信单元连接;所述车体上还设置有行车安全单元,所述行车安全单元包括分别设置于车体前方和后方的激光扫描壁障传感器和工作行车警示爆闪灯,激光扫描壁障传感器与行车控制单元连接。本发明利用巡检设备搭载视觉系统代替人工巡检,不仅解决了由于箱型轨道梁的箱体内部空间狭小、光线昏暗,底部开口狭窄,使得人工巡检难度较大的问题,还能显著提高巡检效率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653775A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710699065.3
申请日:2017-08-15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成都海逸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成都大学
Inventor: 王孔明 , 徐银光 , 范琪 , 李忠继 , 汪峥 , 陈庆 , 吴柏强 , 孙付春 , 张茂帆 , 刘孜学 , 袁影 , 罗正文 , 李凯 , 冉光泽 , 余浩伟 , 王坚强 , 杨文锐 , 吴晓 , 姚小军 , 曾永平 , 陶奇 , 杨国静 , 林红松 , 易立富 , 虞凯 , 李艳 , 杨捷 , 颜华 , 余颜丽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D19/106 , B61D15/12 , E01B25/10
Abstract: 悬挂式单轨交通轨道梁外部智能检查维修车,以实现轨道梁外部故障、缺陷检查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并提供检维修作业条件。具有车体、驱动单元、智能检测单元、行车控制单元以及安全保护单元。所述驱动单元由动力蓄电池和悬挂式转向架构成。车体尾部设有悬挂式单轨轨道梁检维护作业平台,安装有传感器升降支架、轮廓探测仪、升降围栏平移轨道、检维护作业升降平台、限界检测激光传感器、锈蚀检测摄像机;所述悬挂式单轨轨道梁检维护作业平台可在升降围栏平移轨道上横向运动和垂向上运动,运动范围覆盖轨道梁左侧、右侧和下侧,提供可在轨道梁外部横向和纵向可移动的检查维修平台。所述智能检测系统的轮廓探测仪和锈蚀检测摄像机安装于车体中部两侧可在垂向运动的传感器升降支架上,锈蚀检测摄像机安装于支架中部外侧,轮廓探测仪安装于支架中部和顶部内侧。
-
公开(公告)号:CN106143530B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610439815.9
申请日:2016-06-17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成都大学
Inventor: 王孔明 , 刘孜学 , 徐银光 , 吴柏强 , 张茂帆 , 杨国静 , 孙付春 , 李凯 , 罗正文 , 袁影 , 汪峥 , 孙成慧 , 张学军 , 余浩伟 , 王坚强 , 杨文锐 , 吴晓 , 曾永平 , 周帅 , 易立富 , 李艳 , 虞凯 , 杨捷 , 颜华 , 余颜丽
Abstract: 用于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箱型轨道梁的巡检小车,涉及交通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本发明包括车体和视觉检测部分,视觉检测部分安装于车体内;所述车体包括底盘、车壳、驱动单元和行车控制单元,驱动单元和行车控制单元连接,车体内设置有座椅,车体内还设置有无线通信单元;所述视觉检测部分包括光源模块、检测镜头、三轴检测镜头移动平台和数据处理存储单元,数据处理单元与无线通信单元连接;所述车体上还设置有行车安全单元,所述行车安全单元包括分别设置于车体前方和后方的激光扫描壁障传感器和工作行车警示爆闪灯,激光扫描壁障传感器与行车控制单元连接。本发明利用巡检设备搭载视觉系统代替人工巡检,不仅解决了由于箱型轨道梁的箱体内部空间狭小、光线昏暗,底部开口狭窄,使得人工巡检难度较大的问题,还能显著提高巡检效率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051738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210675962.1
申请日:2022-06-15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智能反射面的高速铁路通信方法及系统。本发明针对高速列车在距离基站远近两种不同场景下的通信问题,提出利用小区边缘和列车顶部布置智能反射面以扩展小区覆盖范围和提高小区容量。同时提出一种多时隙共用的智能反射面优化方法,能够降低反射系数的更新频率,降低反射系数的优化复杂度,减少信令开销,降低时延,以及降低智能反射面的硬件功耗,从而实现在不增加基站发射功率的情况下,以低复杂度、低成本的方式扩大小区覆盖范围,提高小区中心的通信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383633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431176.1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Inventor: 谭冠华 , 汪峥 , 范琪 , 高柏松 , 唐斌 , 王肖 , 金磊 , 周仕隆 , 汤建平 , 刘勇 , 杨捷 , 虞凯 , 刘孜学 , 易立富 , 王梓丞 , 谢联莲 , 潘兆马 , 杨学锋 , 邹文露 , 杨森 , 余博
IPC: G06F18/213 , G01H17/00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制砂设备故障监测预警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多因素综合分析的机制砂振动筛故障检测方法及系统,方法步骤包括:按照采样周期获取振动筛工作状态下的数据基准;按照采样周期获取振动筛监测数据;将所述振动筛工作电流和所述振动筛工作电流样本进行比较,获取电流差值;和/或将所述振动筛入料速率与所述振动筛入料速率样本进行比较,获取入料速率差值,根据比较结果,查找到与所述振动数据最接近的数据基准;从所述最接近数据基准中的振动筛的振动数据样本中提取出最大振幅基准和振动频谱基准,根据最大振幅基准和振动频谱基准确定所述振动筛监测数据是否正常。本发明的方法基于振动信号相对稳定来判断故障,更符合实际设备生产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4742446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461966.X
申请日:2022-04-28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低运量轨道交通综合运营调度系统及方法,包括:配置中心综合运营调度设备,通过所述中心综合运营调度设备对各个业务系统对应的现场设备进行集中监控;并根据中心调度计划和现场设备的监控情况,对各个业务系统的现场设备进行联动调度;以及,在所述中心综合运营调度设备失效时,启动应急调度计划,通过业务系统基于所述应急调度计划对其现场设备进行直接调度控制。本方法基于中心调度的方式对分立的业务设备进行统一管理与调度,有效避免分立控制所带来的数据不兼容、信息传递不及时、不满足运营需求的缺陷,同时通过中心调度与现场控制的两级联动控制方式提升设备运行管理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3225687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110343556.0
申请日:2021-03-30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的一种室内环境基于DMR和蓝牙的智能呼叫系统和呼叫方法。系统包括可视化终端、调度台、应用服务器、DMR中心控制器和DMR基站,还包括带蓝牙模块的DMR手持终端和蓝牙信标发射模块,蓝牙信标发射模块安装于预设的位置,并周期性发出带有位置信息的数据包;带蓝牙模块的DMR手持终端用于实时接收数据包,将位置信息叠加上自身的ID信息,构成具有ID信息的位置数据包,并将具有ID信息的位置数据包上传到DMR基站,应用服务器根据具有ID信息的位置数据包实时更新带蓝牙模块的DMR手持终端的分组信息,调度台用于根据所述分组信息,对选定分组中的带蓝牙模块的DMR手持终端进行呼叫,提高了调度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783644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1071162.0
申请日:2021-09-13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4B17/39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真空管道磁悬浮车地无线通信信道的建模方法,具体方法包括:建立真空管道磁悬浮车地通信信道的三维模型,再计算三维模型中直达波和反射波的传播路径和角度,最后结合传播路径和传播角度,计算平行于地面的合成波电场强度以及垂直于地面的合成波电场强度;本发明利用建立的无线通信信道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直达波、反射波以及合成波的电场分布形式,实现了通过改变真空管道尺寸参数,得到不同参数对车地通信信道电场分布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3460119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950128.4
申请日:2021-08-18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电路分路不良预警方法。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S1,选取预警指标,获取预警指标的样本数据和实测数据,所述预警指标包括轨道电压、轨旁湿度、温度和故障累计次数;S2,处理样本数据和实测数据,分别形成预警等级集合和指标值集合;并确定预警等级集合中各预警等级的指标权重;S3,获取指标值集合与预警等级集合中各个预警等级的综合同异反模糊联系度;S4,比较指标值集合与预警等级集合中各预警等级的综合同异反模糊联系度,以综合同异反模糊联系度最大的预警等级作为指标值集合的预警等级。具有能够减少预警中人为影响因素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995892B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1910248525.X
申请日:2019-03-29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成都极客通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4L2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通信系统兼容性编号方法,该方法:首先判断加入新系统元后,多通信系统的系统深度是否增加,若增加,则扩展全系统编号的位数,并更新多通信系统中各个通信终端的全系统编号;若未增加,则分别给新系统元中的每个通信终端赋予一个全系统编号;在通信时,判断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为系统元内通信还是跨系统元通信,若为系统元内通信,则按照该系统元内的编码方式进行通信,若为跨系统元通信,则将全系统编号写入相通信的两个通信终端的通信编码中。因此,本发明通过根据多通信系统的系统深度变化,来设置全系统编码,从而避免自下而上扩展模式的多通信系统出现终端ID冲突的情况发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