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459179A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280015811.8
申请日:2012-03-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P25/22 , B60K6/30 , B60K6/448 , B60K2006/262 , B60K2006/266 , B60L11/123 , B60L11/14 , B60W30/18054 , B60W30/192 , F02N5/04 , F02N11/08 , F02N15/02 , F02N2300/2002 , H02K7/112 , H02K16/02 , H02K17/24 , H02K21/24 , Y02T10/6217 , Y02T10/6243 , Y02T10/641 , Y02T10/7077 , Y02T10/7258
Abstract: 在惯性能量存储操作期间,控制在逆变器40处的电力变换使得由逆变器40将来自电力存储装置42的直流电力变换成交流电以便供应到定子绕组20,使得在发动机旋转方向上的转矩从定子16施加到输出侧转子18以在从输出侧转子18到驱动轴37的动力传递停止的状态下旋转地驱动输出侧转子18。在惯性能量存储操作之后的起动操作期间,控制在逆变器41处的电力变换以便容许交流电施加到定子绕组30上,使得在发动机旋转方向上的转矩从输出侧转子18施加到输入侧转子28上,由此旋转地驱动输入侧转子28以起动发动机36。
-
公开(公告)号:CN103765740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280041217.6
申请日:2012-08-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16/02 , B60L11/14 , B60L2220/52 , B60L2240/486 , B60L2240/507 , H02K13/003 , H02K51/00 , H02K99/00 , Y02T10/641 , Y02T10/70 , Y02T10/7077
Abstract: 一种复合电动机(14),具备由多个轴承(B3、B4)支承为能够旋转的磁铁转子(19)、在磁铁转子(19)的内侧以相对于磁铁转子(19)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多个轴承(B5、B6)且具有转子绕组(20b)的绕组转子(20)、以及多个集电环机构(25),在所述复合电动机(14)中,在绕组转子(20)的内周形成有空间,多个集电环机构(25)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绕组转子(20)的内周的空间,轴承(B3~B6)包括内径比集电环机构(25)的径向的大小大的轴承(B3、B6),轴承(B3、B6)配置在集电环机构(25)的径向外侧。
-
公开(公告)号:CN103459179B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280015811.8
申请日:2012-03-27
IPC: B60K6/448 , B60K6/30 , B60L11/12 , B60L11/14 , B60W30/192 , F02N5/04 , F02N11/08 , F02N15/02 , H02K16/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P25/22 , B60K6/30 , B60K6/448 , B60K2006/262 , B60K2006/266 , B60L11/123 , B60L11/14 , B60W30/18054 , B60W30/192 , F02N5/04 , F02N11/08 , F02N15/02 , F02N2300/2002 , H02K7/112 , H02K16/02 , H02K17/24 , H02K21/24 , Y02T10/6217 , Y02T10/6243 , Y02T10/641 , Y02T10/7077 , Y02T10/7258
Abstract: 在惯性能量存储操作期间,控制在逆变器40处的电力变换使得由逆变器40将来自电力存储装置42的直流电力变换成交流电以便供应到定子绕组20,使得在发动机旋转方向上的转矩从定子16施加到输出侧转子18以在从输出侧转子18到驱动轴37的动力传递停止的状态下旋转地驱动输出侧转子18。在惯性能量存储操作之后的起动操作期间,控制在逆变器41处的电力变换以便容许交流电施加到定子绕组30上,使得在发动机旋转方向上的转矩从输出侧转子18施加到输入侧转子28上,由此旋转地驱动输入侧转子28以起动发动机36。
-
公开(公告)号:CN103765740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280041217.6
申请日:2012-08-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16/02 , B60L11/14 , B60L2220/52 , B60L2240/486 , B60L2240/507 , H02K13/003 , H02K51/00 , H02K99/00 , Y02T10/641 , Y02T10/70 , Y02T10/7077
Abstract: 一种复合电动机(14),具备由多个轴承(B3、B4)支承为能够旋转的磁铁转子(19)、在磁铁转子(19)的内侧以相对于磁铁转子(19)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多个轴承(B5、B6)且具有转子绕组(20b)的绕组转子(20)、以及多个集电环机构(25),在所述复合电动机(14)中,在绕组转子(20)的内周形成有空间,多个集电环机构(25)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绕组转子(20)的内周的空间,轴承(B3~B6)包括内径比集电环机构(25)的径向的大小大的轴承(B3、B6),轴承(B3、B6)配置在集电环机构(25)的径向外侧。
-
公开(公告)号:CN107776567B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710738232.0
申请日:2017-08-2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使混合动力车辆通过自动驾驶恰当地行驶的控制装置。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该混合动力车辆具备发动机和马达作为动力源,能够选择性地设定以使所述发动机运转的状态行驶的HV模式和以使所述发动机停止的状态利用所述马达的输出行驶的EV模式,并且,能够通过自动控制驾驶操作的自动驾驶进行行驶,其中,判断车内是否有乘员(步骤S101),在存在所述乘员的状态下所述混合动力车辆通过所述自动驾驶进行行驶的有人自动驾驶的情况下,选择所述EV模式(步骤S106、S107),在不存在所述乘员的状态下所述混合动力车辆通过所述自动驾驶进行行驶的无人自动驾驶的情况下,选择所述HV模式(步骤S103、S104)。
-
公开(公告)号:CN109203973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0730025.5
申请日:2018-07-0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型轻量且动力传递效率良好的串联式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在该串联式混合动力驱动装置中,由发动机(1)驱动发电机(3),并且利用通过发电机(3)所得到的电力驱动马达(4),并将马达(4)的转矩经由终减速器(6)向驱动轮(5)传递,所述串联式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具有输入部件(19),该输入部件(19)被传递发动机(1)的转矩而旋转,并且配置成旋转中心轴线与发电机(3)的旋转中心轴线平行,发电机(3)与马达(4)以互相平行的方式隔着预定的间隔配置,终减速器(6)以与马达(4)平行的方式配置,输入部件(19)和发电机(3)通过第1绕挂传动机构(20)连结,并且设置有从马达向终减速器(6)输出转矩的第2绕挂传动机构。
-
公开(公告)号:CN108146425A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711245181.4
申请日:2017-12-0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W2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3/78 , B60K6/365 , B60K6/445 , F16H3/727 , F16H2716/08 , Y02T10/6239 , Y02T10/7258 , B60W20/00 , B60W2710/02 , B60W2710/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卡合机构的控制装置,在卡合机构的卡合控制时,能够抑制因旋转同步控制而引起的动力损失的增大、以及功率平衡的变化,并且,能够尽早完成卡合机构的卡合动作。根据本发明,在从释放状态向卡合状态切换的情况下,进行卡合控制,所述卡合控制利用磁力发生部26产生将第一卡合部件2b与第二卡合部件20a在旋转方向上一体化的磁力,与所述卡合控制的开始同时,或者在所述卡合控制的开始之后,进行控制第一电动机2以使所述第一卡合部件2b的转速与所述第二卡合部件20a的转速一致的旋转同步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3597248B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180071395.9
申请日:2011-06-1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16H15/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15/503 , F16H15/28 , F16H57/0427 , F16H57/043 , F16H57/0487
Abstract: 无级变速器具备:由轴(50)上的第一及第二旋转要素(10、20)夹持的多个行星球(40);使各行星球(40)偏转的限制板(80)及蜗杆(81);具备第一太阳辊(31)和第二太阳辊(32)的太阳辊(30),第一太阳辊具备具有与行星球(40)接触的第一接触点(P1)的第一筒状部(31a)及外径小于第一筒状部(31a)的外径的第二筒状部(31b),能相对于轴(50)相对旋转,第二太阳辊具有与行星球(40)接触的第二接触点(P2),能在第二筒状部(31b)的外周面上相对于第一太阳辊(31)相对旋转;及推力轴承(TB),该推力轴承配置在第一太阳辊(31)和第二太阳辊(32)之间,承接从行星球(40)传递至第一太阳辊(31)及第二太阳辊(32)的轴线方向的推力负荷。
-
公开(公告)号:CN104813546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380062092.X
申请日:2013-12-0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13/02 , H01R39/08 , H01R39/10 , H01R39/34 , H02K13/003 , H01R2201/10
Abstract: 提供一种滑环装置(10A),其中三个环构件(11a)至(11c)被设置成沿着输入轴(2)的轴线(Ax)依次排列,并且电刷(12a至12c)分别与所述环构件(11a至11c)接触,设置三个内部汇流条(15a至15c),并且该内部汇流条由所述输入轴(2)的套管部(2b)支撑,并且接触凹部(17)被设置成在径向向外的方向上凹入到所述环构件(11a至11c)的内周表面中,并且接触凹部(17)沿着轴线(Ax)方向延伸,其中所述内部汇流条(15a至15c)的一个端部(16a至16c)被分别设置到这些接触凹部17中。
-
公开(公告)号:CN102639903B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0980162711.6
申请日:2009-12-0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16H15/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15/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无级变速器。无级变速器(1)具有无级变速机构(10),该无级变速机构(10)具备输入盘(17)、输出盘(18)、以及由输入盘(17)和输出盘(18)夹持的行星滚珠(14),通过使该行星滚珠(14)偏转而在输入盘(17)和输出盘(18)之间使变速比无级地变化,其中,随着变速比越大于1或者越小于1而提高无级变速机构(10)的冷却装置(250)的冷却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