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398046A
公开(公告)日:2009-04-01
申请号:CN200810161727.2
申请日:2008-09-2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10/11 , B60W10/06 , B60W30/19 , B60W30/192 , B60W2540/06 , B60Y2200/12 , F16H3/006 , F16H3/16 , F16H2061/168 , Y10T477/656
Abstract: 一种车辆的自动变速控制系统,其使用驱动器使变速机进行动作,谋求减轻系统启动操作后的用户的换挡操作负担。具备控制设置在动力传递路径中的变速机变速动作的换挡驱动器(39),其中,在进行规定的系统启动操作时,当所述变速机不是空挡状态时,为使该变速机变成空挡状态而使所述换挡驱动器(39)进行动作。
-
公开(公告)号:CN101398044A
公开(公告)日:2009-04-01
申请号:CN200810161725.3
申请日:2008-09-2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48/0206 , B60Y2306/09 , F16D48/062 , F16D2500/1024 , F16D2500/1026 , F16D2500/10412 , F16D2500/1045 , F16D2500/1086 , F16D2500/1117 , F16D2500/3021 , F16D2500/30426 , F16D2500/3067 , F16D2500/3115 , F16D2500/506 , F16D2500/70217 , F16D2500/70406 , F16H57/0006 , F16H61/688 , Y10T74/19228 , Y10T74/19233
Abstract: 一种双离合器式变速控制装置,在通过一对离合器的更换来切换变速挡的双离合器式变速控制装置中,抑制变速挡一定的常规运转时处于切断状态的离合器的噪音。通过把处于联合状态的离合器变成切断状态,同时把处于所述切断状态的离合器变成联合状态而来进行奇数变速挡与偶数变速挡之间的变速挡切换,其中,向在变速挡一定的常规运转时处于切断状态的离合器供给朝向离合器联合侧的微少油压P1,使该离合器向离合器联合侧动作微少量。
-
公开(公告)号:CN101315107A
公开(公告)日:2008-12-03
申请号:CN200810107820.5
申请日:2008-05-1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13/683 , F16D2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离合器装置,即使离合器外部件的槽部的宽度变大,也能够将离合器外部件的槽部与摩擦板的凸部之间的游隙抑制在适当的范围内,并能够抑制在离合器外部件和摩擦板之间产生的冲击力和冲击声音。离合器外部件(39)的槽部(39a)被形成为随着趋向离合器外部件(39)的开口而宽度逐渐变大,配置在离合器外部件(39)的开口侧的第二离合器(38)的第三摩擦板(57)的凸部(57a)的宽度(X)被设定得大于配置在离合器外部件(39)的封闭侧的第一离合器(37)的第一摩擦板(47)的凸部(47a)的宽度(Y)。
-
公开(公告)号:CN100394073C
公开(公告)日:2008-06-11
申请号:CN200410012066.9
申请日:2004-09-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6/40 , B60K1/02 , B60K6/48 , B60K6/543 , B60Y2200/12 , B60Y2200/126 , B62K2202/00 , Y02T10/6221 , Y10S903/912 , Y10S903/951
Abstract: 为了在不增加部件的数量和不增大电机的尺寸的条件下为驱动轮提供理想的轴扭矩,为了提高安装在变速箱内的发电机的冷却能力,也为了提高混合动力车发动机单元内的能量传递效率和发电效率,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混合动力车的动力单元结构,该动力单元结构具有发动机,无级变速器,从动轴,驱动电机和减速齿轮机构。驱动电机连接到减速齿轮机构上,所述电机被布置在发动机和所述减速齿轮机构的对面,将动力传动装置夹在中间。
-
公开(公告)号:CN100379643C
公开(公告)日:2008-04-09
申请号:CN200410031566.7
申请日:2004-03-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M9/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传动装置,即使在与两转动元件每一个驱动连接的两旋转轴之间保持一小的轴间距,此传动装置也能将一环形的传动链保持在一旋转元件上。此传动装置包括一驱动(主动)链轮元件用于连接到一主驱动轴。此传动装置还包括一从动链轮元件,连接到与主驱动轴平行的输出轴并且包括多个传动链轮。变速器还包括一连接两链轮的链条和用于在传动链轮中定位链条的一传动转换机构。驱动链轮元件在旋转中心线方向上被支持在主驱动轴上,链条以平行于与主驱动轴的旋转中心线呈锐角穿过的一平面的方式应用在两链轮元件上。
-
公开(公告)号:CN100378306C
公开(公告)日:2008-04-02
申请号:CN200510088906.4
申请日:2005-08-0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M7/12 , B60K6/48 , B62K2202/00 , F01P1/06 , F16D13/72 , F16D43/18 , F16H57/0415 , F16H57/0489 , Y02T10/622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使壳体内作为冷却目标的发热旋转机械得到有效的冷却。其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将离心式风扇(54)安装在发热旋转机械,即离心式离合器(40)的内板(40b)上,把壳体的进气口(59a)设置在离心式风扇(54)轴向前方附近。离心式风扇由下列各部分构成:与离心式离合器的内板结合在一起的底板(86);设置在底板上的多个散热片(87);设置在任意相邻的散热片之间并沿轴向穿过底板的排气孔(88);以及设置在底板上的,将流向径向外侧的气流引导到排气孔的导向壁(89)。从进气口导入的空气能直接通过排气孔吹向离心式风扇背部的离心式离合器。
-
公开(公告)号:CN100351550C
公开(公告)日:2007-11-28
申请号:CN200510003949.8
申请日:2005-01-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19/54 , B62K11/00 , F16C35/04 , F16H9/18 , F16H57/021 , Y10T74/19647
Abstract: 提供一种提高在轴向重叠的各轴承的安装性和维护性的轴承的配置结构。一种轴承的配置结构,大致平行地配置相互连接的从动轴(60)和中间轴(73),并且分别通过径向滚珠轴承(87、88)可自由旋转地支撑这些从动轴(60)和中间轴(73),并将各径向滚珠轴承(87、88)配置为从轴向看一部分重叠而成,其特征在于,具有用于支撑所述各轴承的壁部,在所述壁部上形成用于以同一方向安装所述各轴承的收容部,所述各个收容部之一形成凹部形状,使得相对于从轴向看重叠的一侧轴承,将另一侧轴承安装在这些各轴承的安装方向的内侧。
-
公开(公告)号:CN1755173A
公开(公告)日:2006-04-05
申请号:CN200510093435.6
申请日:2005-08-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61/66259 , Y10T477/6237 , Y10T477/6242
Abstract: 提供一种无级变速器的变速控制装置,即使在减速时使发动机停止的混合动力车辆中,在减速时也能够使变速比稳定地返回至低比率侧。具有控制单元(7),其根据来自变速比传感器(38)和驱动侧皮带轮转速传感器(37)的检测信号,由注册在控制用图表注册部(7c)中的控制图表,来确定驱动侧皮带轮的返回开始转速和致动器的占空比,并且向通过改变驱动侧皮带轮的槽宽来改变变速比的致动器(77)发出控制指令。设定为上述控制指令在来自行驶控制部的发动机停止指令之后发出,变速比越接近高比率侧,致动器的返回开始转速越高。在上述控制的基础上,变速比越接近高比率侧,并且驱动侧皮带轮的旋转速度变化率越大,就提供较大的占空比,直到驱动侧皮带轮的旋转停止为止,使变速比返回至低比率侧。
-
公开(公告)号:CN1736787A
公开(公告)日:2006-02-22
申请号:CN200510089432.5
申请日:2005-08-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6/26 , B60K6/24 , B60K6/36 , B60K6/40 , B60K6/48 , B60K6/543 , B60K35/00 , B60L3/0061 , B60L2200/12 , B60L2240/425 , B60L2270/142 , B60Y2200/12 , B60Y2200/126 , B62K2202/00 , B62K2204/00 , Y02T10/6221 , Y02T10/6295 , Y02T10/642
Abstract: 一种混合型车辆的防音结构,其利用罩覆盖与可给予驱动轮动力的发动机连接的吸气系统的至少一部分、构成与所述发动机连接的排气系统的一部分的排气消声器以及可给予驱动轮动力的电动机,当利用通用的罩将电动机和发动机的吸气系统的至少一部分以及构成排气系统一部分的排气消声器一起覆盖时,排气消声器产生的热的影响不波及电动机。在沿车体框架的前后方向的排气消声器的中心位置C的沿前后方向的前方配置电动机(20)的旋转轴线。
-
公开(公告)号:CN1730346A
公开(公告)日:2006-02-08
申请号:CN200510079876.0
申请日:2005-06-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11/10 , B60K1/00 , B60K11/08 , B60K2001/003 , B60Y2200/126 , B62K2202/00 , B62K2204/00
Abstract: 一种电动车辆的冷却结构,其中,在乘员所乘坐的坐席(8)的下方设有收纳箱、以及围绕该收纳箱的车体罩(10);在上述收纳箱和上述车体罩(10)之间设有辅机(30),该辅机(30)对作为动力源的电动机进行控制;在上述车体罩(10)上设有吸入口(15)和排出口(16),该吸入口(15)将行驶气流作为上述辅机(30)的冷却空气导入至车体罩(10)内,该排出口(16)将从吸入口(15)导入的行驶气流排出至车体罩(10)外。由此,在电动车辆中能对控制电动机的辅机进行高效的冷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