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1476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02450.2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9/00 , G06F18/21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速铁路隧道空气动力学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谐波合成法的高铁隧道瞬变压力波高效生成器,包括瞬变压力波发生模块、数据前处理模块、核心处理模块、瞬变压力波输出模块和目标实验模型;所述瞬变压力波发生模块产生正压力波形和负压力波形;所述数据前处理模块用于计算现场测试压力波的特征数据;所述核心处理模块采用谐波合成法进行压力波数据重构,将压力波时程数据发送至瞬变压力波输出模块生成正压力波和负压力波;所述瞬变压力波输出模块与核心处理模块连接,用于将正压力波和负压力波输出至目标试验模型。该生成器能够高效地模拟多种行车条件下的压力波,保留实际压力波的时频信息,从而提高试验的效率和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71215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917111.9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何昌国 , 邓军桥 , 黄棋 , 王闯 , 张红伟 , 刘昭京 , 邱柏川 , 陶伟明 , 胖涛 , 敬洪武 , 朱志远 , 辜英晗 , 齐春 , 王云毅 , 汤印 , 杨超 , 曹磊 , 苏厚军 , 吴冬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运营高铁隧道洞口防冲击组合结构系统,包括立柱、纵梁、横梁和缓冲结构。立柱分别位于铁路两侧,沿着铁路的延伸方向布置,立柱的底部连接有基础。纵梁分别设置在铁路同一侧的立柱的顶部,纵梁与铁路的延伸方向平行,纵梁与既有隧道洞门顺接。横梁的两端分别与铁路两侧的纵梁相连。缓冲结构的底部与横梁的顶面相连。立柱、纵梁和横梁均为预制构件。通过将立柱、纵梁和横梁均设置为预制构件,可以使用吊装的方式将立柱、纵梁和横梁安装到隧道洞口,从而提高了现场的施工效率。同时,由于无需在铁路上搭建和拆卸台架及模板,因此不会占用正在运营的铁路空间,进而减少了对铁路运行安全带来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3685227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0982888.3
申请日:2021-08-25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斜井涌水防治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摆翼式斜井运营期突涌水防治结构及设计方法,其中摆翼式斜井运营期突涌水防治结构包括斜井,所述斜井内设置有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与所述斜井的井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导流结构上连接有摆翼结构,所述摆翼结构能够相对于所述导流结构摆动。本申请所述的一种摆翼式斜井运营期突涌水防治结构,通过在所述斜井内设置有导流结构和摆翼结构,利用导流结构对涌水进行导流,之后利用摆翼结构降低水流流速,通过导流结构和摆翼结构可以逐级降低水流流速,逐级消能,以减少对封堵结构的冲击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119913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2010113569.4
申请日:2020-02-24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周路军 , 范雲鹤 , 陶伟明 , 曹彧 , 匡亮 , 杨翔 , 赵万强 , 汤印 , 唐思聪 , 粟威 , 吴林 , 黎旭 , 余刚 , 曹吉 , 汪辉武 , 华阳 , 王闯 , 唐靖 , 何思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施工中TBM脱困处理方法及隧道施工结构,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TBM靠近护盾处拱顶上方沿掘进方向施工导洞并对导洞进行初期支护;步骤二、对靠近刀盘的导洞段进行两侧扩挖形成扩挖洞并对扩挖洞进行初期支护;步骤三、利用导洞扩挖空间施作超前管棚对掘进前方围岩进行支护;步骤四、超前管棚施工完成后TBM进行掘进。通过在TBM靠近护盾处拱顶上方沿掘进方向施工导洞,开挖工程量较小;对靠近刀盘的导洞段进行两侧扩挖形成扩挖洞,利用该空间消除管棚外插角,施作水平超前管棚,有效加固刀盘上部较大范围,减小刀盘转动阻力,该方法有利于TBM快速脱困,施工简单便捷,显著提高作业效率,施工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9712167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941563.0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谢毅 , 刘昭京 , 何昌国 , 黄棋 , 王闯 , 邱柏川 , 陶伟明 , 胖涛 , 朱志远 , 敬洪武 , 李金宜 , 尹波 , 郑凯 , 苏厚军 , 曹磊 , 齐春 , 任小川 , 陈贤丰 , 孙正兵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运营铁路隧道衬砌钢混组合式加固结构,包括工字钢架、套衬钢筋、钎钉、模板、模板固定杆和混凝土。工字钢架沿隧道既有衬砌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套衬钢筋布设在相邻两个工字钢架之间。钎钉一端锚固在隧道既有衬砌中,另一端与套衬钢筋连接。模板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工字钢架的外侧翼缘板连接。模板固定杆与模板贴合,模板固定杆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工字钢架的外侧翼缘板固定。混凝土填充在模板和隧道既有衬砌之间区域。相较于吊模法,避免了大量的钻孔及植筋作业,进而提高了套衬施工效率;同时,对模板的固定方式简单且牢固,不易掉落,从而有效降低了对运行列车安全性的潜在威胁。
-
公开(公告)号:CN115163081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210755542.4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周路军 , 曾勤 , 张永平 , 袁伟 , 匡亮 , 范雲鹤 , 邹松 , 徐郅崴 , 郑凯 , 曹彧 , 陶伟明 , 赵万强 , 郑长青 , 罗禄森 , 唐思聪 , 粟威 , 汤印 , 王闯 , 汪辉武 , 陈拴 , 何思江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施工中掘进机检修洞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当第一掘进机掘进至靠近第一导洞的设计位置时,停止掘进并撑靴;S2:在第一隧道的一侧开挖第一导洞的入口,并施工使第一导洞的出口与设计的第一检修洞的侧壁部位连接;S3:通过第一导洞的出口对第一检修洞施工,较通过辅助坑道包括斜井、竖井、平行导坑或横洞施工第一导洞的支护及配套工程规模更小,经济性更好,解决了现有的需要在近旁另外开挖的一条通到正洞中线位置的辅助坑道整个过程施工困难、工程量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96550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0975409.9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13 , E21D21/00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锚杆数值模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中锚杆垫板的模拟方法。本发明通过沿隧道内轮廓快速建立全环liner单元,并将非垫板组的liner单元相关的力学参数进行弱化来消除非垫板组liner单元对垫板组liner单元的影响,实现对垫板的快速模拟,无需确定垫板对应liner单元所有节点的坐标范围,也无需逐个输入多个垫板的坐标范围。本发明不仅可适用于矩形隧道也适用于弧形隧道,计算工程量小、模拟准确性高,能够有效模拟弧形隧道中垫板‑杆体及垫板‑围岩的相互作用,对研究垫板作用机理、设计参数具有重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684989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574505.4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周路军 , 陶伟明 , 张永平 , 张慧玲 , 李伟 , 李锐 , 匡亮 , 谭永杰 , 张红伟 , 甘光元 , 郑宗溪 , 秦小林 , 邓军桥 , 王闯 , 粟威 , 陈贤丰 , 刘金松 , 郑长青 , 何昌国 , 张维 , 吴冬 , 李金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BM隧道超前注浆限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TBM护盾的拱部开圆孔,从圆孔向掘进方向打第一长孔,通过第一长孔注浆封堵裂隙,对拱部以上的水体限流并加固围岩;S2.在TBM刀盘的盘面开第二长孔,通过第二长孔向刀盘朝向掘进方向注浆封堵裂隙,对刀盘朝向掘进方向水体限流并加固围岩;S3.待S1和S2注浆浆液凝固后,开展注浆效果测试,符合测试要求后TBM继续掘进。本方法有利于防控上方来水,且加固拱部围岩防止坍塌。设置第二长孔,既能防控水体、加固围岩,又能防止TBM掘进时刀盘和刀具受影响。本方法适用于具有突涌水风险的相对破碎围岩安全施工,在有效防范突涌水、塌方、卡机等风险的前提下,加快了施工效率,节约了工程投资。
-
公开(公告)号:CN117272469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225158.4
申请日:2023-09-21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穿越断层隧道的震后抗减震设防分区方法,包括:构建待测隧道的试验模型,向所述试验模型中输入地震波,获取残余变形曲线;根据时域信号处理方法和假设检验原理,基于所述残余变形曲线获取特征曲线;根据所述特征曲线进行设防分区;其中,所述时域信号处理方法和假设检验原理包括:对所述残余变形曲线开展短时傅里叶变换和离散傅里叶变换,得到空间频率矩阵;根据假设检验原理预先构造演变功率谱密度,根据构造好的演变功率谱密度将所述空间频率矩阵替换为构造矩阵,对所述构造矩阵进行开展傅里叶逆变换获取构造残余变形曲线。本发明提高了残余变形特征曲线的可靠性,为高烈度地震穿越断层隧道结构的抗减震设计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
公开(公告)号:CN115828592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547955.X
申请日:2022-12-05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7/15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隧道开挖诱发三维沉降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地表土体沉降槽宽度和地表最大沉降值,构建单洞二维沉降函数;S2、构建单洞三维沉降函数;S3、根据单洞三维沉降函数分别构建双洞三维沉降函数和联络通道三维沉降函数;S4、根据双洞三维沉降函数,计算双洞隧道开挖诱发的沉降值;S5、根据联络通道三维沉降函数,计算联络通道开挖诱发的沉降值;S6、将双洞隧道开挖诱发的沉降值和联络通道开挖诱发的沉降值相加,得到三维空间下考虑联络通道的双洞隧道沉降值;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隧道开挖地层沉降预测方法预测精度低,同时都是针对一维和二维工况,缺乏三维沉降预测方法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