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充电系统和用于其的外部电压转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439241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211501158.8

    申请日:2022-11-28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电池充电系统和用于该电池充电系统的外部电压转换装置。该电池充电系统包括:外部电压转换装置,包括被配置为接收系统AC电压的输入单元、被配置为输出充电DC电压的输出单元以及包括连接到输入单元的第一开关电路、连接到输出单元的第二开关电路以及连接在第一开关电路与第二开关电路之间的变压器的电力因子校正电路;以及电动车辆,包括被配置为接收充电DC电压的充电端口、电池、具有多个绕组的马达、连接到多个绕组的一个侧端中的每一个的逆变器以及连接在充电端口与多个绕组的中性端子之间的继电器,电动车辆在对电池充电时控制继电器。

    用于对车辆的电池充电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99629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011362181.4

    申请日:2020-11-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对车辆的电池充电的装置及方法。用于对车辆的电池充电的装置包括:PFC电路,所述PFC包括:整流器,其用于将AC电整流为DC电;链路电容,其用于对整流后的DC电进行平滑;双向DC‑DC转换器,其包括:第一开关,其用于将PFC电路的DC电转换为AC电;变压器,其用于对在第一开关转换后的AC电的电压进行升压或降压;以及第二开关,其用于将来自变压器的AC电整流为DC电;以及控制器,其配置为:在进入电池充电模式之前,当链路电容的电压低于预定参考电压时,控制施加到第二开关的PWM信号的相位,使得通过来自电池的电力对链路电容充电。

    功率因数改善电路以及应用该电路的车辆充电器

    公开(公告)号:CN106787670B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610228241.0

    申请日:2016-04-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功率因数改善电路以及应用该电路的车辆充电器,其中功率因数改善电路,包括:输入端;以及输出端,其连接于输入端,并且被配置成通过输入端来改善功率因数,其中,输出端包括形成在用于输出的电解电容器的两侧的非电解电容器,以及形成在每个非电解电容器和电解电容器之间的第一电感器。因此,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形成于电解电容器左侧的CL电路,减少在PFC输出端的纹波电流(电流应力),并且通过在右侧形成的LC电路减少DC‑DC变换器的输入纹波电流(输入电流应力)。

    车辆充电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058947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510736688.4

    申请日:2015-11-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充电装置并能够有效操作变压器以对安装在车辆中的电池进行充电。所述车辆充电装置包括:电源单元,其提供直流(DC)电压;以及DC/DC转换器,其配置成将从所述电源单元接收到的直流电压转换成电池充电电压。所述转换器还包括安装在主变压器次级线圈上的有源缓冲器。所述转换器配置成使用有源缓冲器降低从所述整流单元产生的峰值噪音,并将具有降低的峰值噪音的所得电压发送到输出端子。

    用于控制电池充电的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01954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410151035.5

    申请日:2014-04-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控制电池充电的装置和方法。装置包括输入单元,即,被配置为将交流电(AC)输入功率转换为直流电(DC)功率。第一转换器,被配置为存储“或”输出DC功率,和电路单元,被配置为基于AC输入功率的正常操作状态或者瞬时电力故障状态滤波或者提升输出功率。另外,第二转换器被配置为转换滤波的或者提升的功率并且将该功率供给至高压电池。

    用于变压器的冷却装置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810400B

    公开(公告)日:2020-01-21

    申请号:CN201410838325.7

    申请日:2014-12-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从绕组和芯产生的热量的用于变压器的冷却装置。用于变压器的冷却装置包含缠绕在芯的中央部分且彼此隔开的初级绕组和第二绕组。利用导热将从芯、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产生的热量释放到外部的散热板插入在初级绕组与次级绕组之间。另外,散热板配置为利用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的暴露边缘释放热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