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177734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0905119.9
申请日:2019-12-2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01N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控制装置,检测排气后处理装置被从排气管拆卸。内燃机(100)的控制装置(200)具备:第一排气温度计算部,计算向PM捕集装置(50)流入的排气的温度即第一排气温度;第二排气温度计算部,计算从PM捕集装置(50)流出的排气的温度即第二排气温度;时间变化率计算部,基于第一排气温度的时间变化率及第二排气温度的时间变化率;及判定部,基于第一排气温度的时间变化率与第二排气温度的时间变化率的差异来判定是否是PM捕集装置(50)被从排气管(22)拆卸了的拆卸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2177728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0903394.7
申请日:2019-12-2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01N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控制装置,检测排气后处理装置被从排气管拆卸。内燃机(100)的控制装置(200)具备:第一排气温度计算部,计算向PM捕集装置(50)流入的排气的温度即第一排气温度;第二排气温度计算部,计算从PM捕集装置(50)流出的排气的温度即第二排气温度;时间变化率计算部,基于第一排气温度的时间变化率及第二排气温度的时间变化率;及判定部,基于第一排气温度的时间变化率与第二排气温度的时间变化率的差异来判定是否是PM捕集装置(50)被从排气管(22)拆卸了的拆卸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5899775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80003176.0
申请日:2014-12-1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3/2828 , B01D53/86 , B01D53/94 , B01D2255/9022 , B01D2255/92 , B01J35/0006 , B01J35/04 , F01N2330/06 , F01N2330/48 , G06F17/508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催化转化器和用于设计催化转化器的方法,所述催化转化器能够使排气流速均匀以实现均匀的温度分布和提高的净化性能。所述催化转化器包括催化剂基底和排气管,所述催化剂基底由具有内栅格孔的内基底材料部和具有外栅格孔的外基底材料部构成,所述排气管由上游侧管、催化剂收纳管和下游侧管构成。在所述催化转化器中,定义为S1的上游侧管的流动路径截面积、定义为S2的内基底材料部的截面积、定义为S3的催化剂基底的截面积、定义为d1的内栅格孔的水力直径和定义为d2的外栅格孔的水力直径满足S1≤S2≤S3(?0.2242(d12/d22)2+0.1141(d12/d22)+0.617)的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03097702B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080069042.0
申请日:2010-09-0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02D4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41/0235 , F02D41/1441 , F02D41/1454 , F02D41/1475 , F02D41/2441 , F02D41/24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燃比控制装置,其具备反方向突发性变化导入单元和反方向突发性变化间隔设定单元。反方向突发性变化导入单元在基于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的输出而被要求的空燃比修正的实施中,导入与控制目标空燃比相比,使排气的空燃比暂时向与该空燃比修正的方向相反方向变化的空燃比突发性变化即反方向突发性变化。反方向突发性变化间隔设定单元基于内燃机系统的运转状态,来设定时间上相邻的两个反方向突发性变化彼此的间隔即反方向突发性变化间隔。
-
公开(公告)号:CN102076407B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0980125264.7
申请日:2009-06-2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3/002 , B01D53/945 , B01D2255/1021 , B01D2255/1023 , B01D2255/1025 , B01D2255/206 , B01D2255/20715 , B01D2255/9022 , B01D2255/908 , B01D2257/304 , B01J23/63 , B01J23/83 , B01J23/894 , B01J35/04 , B01J37/0244 , B01J2523/00 , Y02T10/22 , B01J2523/3712 , B01J2523/3718 , B01J2523/48 , B01J2523/828 , B01J2523/824 , B01J2523/822
Abstract: 一种排气净化催化剂,包括:下催化剂层,其含有具有50至70质量%的CeO2和5质量%以上的Pr2O3的二氧化铈-氧化锆复合氧化物并载持Pt和Pd中的至少一者;以及上催化剂层,其含有至少氧化锆并载持至少Rh,其中,每升载体基材CeO2的总量为15至30g。由于CeO2的量少,所以抑制了H2S的生成,并且尽管CeO2的量少也实现了高的吸附和释放氧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1622434B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0880006202.X
申请日:2008-02-2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P5/1506 , F01N3/22 , F01N2560/06 , F02D37/02 , F02D41/008 , F02D41/0235 , F02D41/025 , F02D2200/0802 , F02P5/1512 , Y02T10/26 , Y02T10/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火花点火式内燃机的控制系统,在催化剂尚未充分激活时通过使点火时期比MBT向前提前而谋求从内燃机排出的碳氢化合物(HC)的降低,同时通过对催化剂上游的排气供给氧气而使从内燃机所排出的一氧化碳(CO)氧化。根据本发明就能够尽可能地降低排气净化装置处于未激活状态时的排气排放,同时还能够利用一氧化碳(CO)的氧化反应热来谋求催化剂的早期激活。
-
公开(公告)号:CN102575602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080027768.8
申请日:2010-09-2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41/0235 , F01N13/008 , F01N13/0093 , F01N2560/025 , F02D17/02 , F02D41/0085 , F02D41/1441 , F02D41/1454 , F02D41/1458 , F02D41/1463 , F02D41/2454 , Y02T10/22
Abstract: 本发明的空燃比控制装置的实施方式(控制装置)根据配置在三元催化剂(43)的下游的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56)的输出值Voxs,判定发生了浓要求及稀薄要求中的哪一个空燃比要求。控制装置在发生了浓要求的场合,将各气缸的空燃比(按气缸空燃比)设定为浓空燃比,在发生了稀薄要求的场合将按气缸空燃比设定为稀薄空燃比。控制装置使特定气缸的按气缸空燃比与其它气缸的按气缸空燃比不同,获得表示此时的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56)的输出值Voxs的变动状态的变动周期相关值,根据该变动周期相关值判定从多个气缸分别排出的废气的对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的输出值的影响程度。另外,控制装置相应于该影响程度控制各气缸的空燃比。
-
公开(公告)号:CN101523036B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0780036874.0
申请日:2007-08-1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41/2454 , F02D13/023 , F02D41/1454 , F02D41/2438 , F02D41/2474 , Y02T10/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缸内燃机的空燃比控制装置,在具有节气门和开阀特性控制单元多缸内燃机中,基于检测废气的空燃比的传感器的输出实施空燃比的反馈控制,能够实施更为正确的空燃比控制。在上述反馈控制中基于反馈学习修正值修正上述传感器的输出和反馈值之间的关系,且该反馈学习修正值是基于反馈控制实施中的上述传感器的输出而学习决定的,在重新学习决定上述反馈学习修正值的情况下,仅利用节气门控制进气量。
-
公开(公告)号:CN101313137B
公开(公告)日:2011-03-30
申请号:CN200780000269.8
申请日:2007-02-0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3/24 , F01N3/101 , F01N3/2006 , F01N2340/00 , F01N2430/06 , F01N2560/06 , F01N2560/14 , F02D41/0245 , F02D41/025 , F02D41/0255 , F02D2200/0802 , Y02T10/22 , Y02T1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空燃比控制装置。在内燃机起动时,使燃烧空燃比比理论空燃比稀薄,在判断出只有配置在内燃机排气系统中的三元催化装置的排气上游部已升温到催化剂活化温度时,使燃烧空燃比比理论空燃比浓,将上述三元催化装置的排气下游部升温。
-
公开(公告)号:CN112211697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010645488.9
申请日:2020-07-0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的控制装置。课题在于使附着于捕集器的灰分在低的温度区域中从捕集器脱离。内燃机具备内燃机主体、设置于内燃机主体的排气通路且捕集排气中的颗粒状物质的捕集器及设置于比捕集器靠排气流动方向上游侧的排气通路的催化剂装置。控制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具备在捕集器的温度为预定的第1设定温度以上且低于第2设定温度时使向所述捕集器流入的排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下降的二氧化碳浓度控制部。第1设定温度被设为从在捕集器内处于二氧化碳浓度比处于排气氛围下时低的氛围下时能够使附着于捕集器的灰分从所述捕集器脱离的温度带中选择的温度。第2设定温度被设为为了防止催化剂装置的过升温而设定的温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