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843842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174924.2
申请日:2019-11-26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座式单轨系统,包含梁体和转向架,所述梁体包含顶板、腹板和底板,所述转向架包含构架、牵引传动装置、制动装置、走行轮和导向稳定轮,所述走行轮和导向稳定轮均连接于所述构架上,所述牵引传动装置和制动装置均连接于所述走行轮,所述顶板顶面为所述走行轮的行走面,所述顶板与腹板两侧面均具有弧形面的倒角,所述弧形面为所述导向稳定轮行走的导向稳定面,两侧的两个所述导向稳定面相对设置,每个所述导向稳定轮的方向沿垂直于对应所述导向稳定面上预设接触位置的切线方向设置。采用本系统能够减少车轮磨损,避免梁体变截面处应力集中,提升轨道路线规划的灵活性,降低生产建设成本,利于轨道系统轻量化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0593026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1008238.8
申请日:2019-10-22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道岔区连续型可动齿轨结构,包括直线钢轨和曲线钢轨,道岔区直股道的齿轨与曲线钢轨交汇形成第一交汇处,并在此处纵向断开形成第一内侧可动齿轨和第一外侧可动齿轨;道岔区曲股道的齿轨与直线钢轨交汇形成第二交汇处,并在此处断开形成第二内侧可动齿轨和第二外侧可动齿轨;所述第一内侧可动齿轨、第一外侧可动齿轨、第二内侧可动齿轨和第二外侧可动齿轨远离交汇处的一端分别铰接固定在轨枕上,另一端分别与转辙机相连并由转辙机带动绕铰接点进行转动。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可有效实现齿轨结构在道岔区段的一致性和连续性,进而提高齿轨车辆通过齿轨道岔时的安全性及平稳性,使乘客更加舒服且适应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8749653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503838.0
申请日:2018-05-23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轨道交通第三轨防护装置,以有效保护受电过程、野生动物及施工维护人员的安全。包括供电轨、受流器。所述供电轨上固定设置支架,支架上设置沿线路延伸方向连续设置防护罩单元,支架、防护罩单元对供电轨的断面外部空间形成包围;所述防护罩单元的侧壁上具有沿沿线路方向延伸的供受流器进出的侧向开口,防护罩单元上设置对侧向开口形成遮盖的柔性防护刷。
-
公开(公告)号:CN108327579A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810213978.4
申请日:2018-03-15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B60M3/04
Abstract: 轨道交通地面供电制式转换系统和转换方法,涉及轨道交通技术和供电技术。本发明的转换系统包括:中性区接触网;第一位置传感器,第二位置传感器,第三位置传感器,第一开关,其两个工作端分别连接第一供电制式区域接触网和中性区接触网,其控制端连接控制单元;第二开关,其两个工作端分别连接第二供电制式区域接触网和中性区接触网,其控制端连接控制单元;第三开关,其两个工作端分别连接接地线和中性区接触网,其控制端连接控制单元;电压检测器,其检测端接中性区接触网,其信号输出端接控制单元;控制单元,用于依据各位置传感器和电压检测器的信号控制各开关。本发明能够有效抑制甚至消除中性区接触网上的过电压或浪涌过电流。
-
公开(公告)号:CN108167398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810073985.9
申请日:2018-01-25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齿轨列车动力切换装置,以使齿轨列车的齿轨驱动、轮轨驱动形成两个独立的状态,且在任意时刻仅有一种状态工作,避免车轴卡死现象的发生,且无空转能耗产生。包括间隔固定安装于车轴上的齿轨驱动齿轮、车轴驱动齿轮,以及其上设置动力切换装置的主传动轴。所述动力切换装置包括齿轨传动齿轮、车轴传动齿轮、动力滑移套筒和操纵机构。所述齿轨传动齿轮、车轴传动齿轮空套安装于主传动轴上,动力滑移套筒位于齿轨传动齿轮、车轴传动齿轮之间,通过花键与主传动轴形成轴向滑移连接。所述动力滑移套筒两侧与齿轨传动齿轮、车轴传动齿轮相邻的端面之间设置转速同步离合机构。所述操纵机构操纵动力滑移套筒沿主传动轴轴向移动,通过转速同步离合机构将动力传递至齿轨传动齿轮,或者将动力传递至车轴传动齿轮。
-
公开(公告)号:CN108162990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810073216.9
申请日:2018-01-25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可实现多级齿轨-轮轨动力切换的列车,以最合理的方式满足不同坡度对齿轨-轮轨列车动力的需要,有效利用动力与现有装备,降低运营维护成本,同时提高设备利用率。包括依序牵挂成列的前头车厢、中部车厢和后头车厢,前头车厢、中部车厢和后头车厢均配置有前转向架、后转向架。所述前头车厢、后头车厢的前转向架为动力型转向架,或者前头车厢、后头车厢的前转向架和后转向架均为动力型转向架;所述动力型转向架上配置有为列车运行提供动力的动力单元、传动系统,以及使传动系统在空档、齿轨驱动、轮轨驱动三种状态之间进行转换的动力切换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6909120A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710330843.1
申请日:2017-05-11
Applicant: 四川高新轨道交通产业技术研究院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5B19/04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9/0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车辆基地综合自动化系统,包括生产作业任务综合管理单元、站场综合信息处理单元、列车进路管理单元、生产作业现场手持终端单元、生产作业节能管理单元、以及生产作业过程现场安全管控单元,本发明解决地铁车辆基地生产作业流程管理粗放、各项作业环节脱节、作业执行自动化程度低、作业执行缺乏安全管控、作业现场信息获取难、作业能耗较大等问题,提高了地铁车辆基地生产管理信息化、自动化水平,提高生产运营效率,降低生产作业安全风险,降低生产作业能耗,为地铁正线高水平的行车安全和高水平的客运服务提供安全和质量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06124512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439842.6
申请日:2016-06-17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
Inventor: 刘孜学 , 王孔明 , 张茂帆 , 徐银光 , 康波 , 陈亮 , 杨国静 , 汪峥 , 孙成慧 , 余浩伟 , 王坚强 , 吴晓 , 曾永平 , 周帅 , 李艳 , 赵辉 , 汤桂桃 , 盛爱梅 , 杨文锐 , 杨捷 , 颜华 , 余颜丽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88 , G01N2201/06113 , G06K17/0022
Abstract: 悬挂式单轨箱型梁巡检装置,涉及交通工程技术。本发明包括移动平台和安装在移动平台上的下述功能单元:5个光学检测单元,分别对应下述5个位置:左轨道、右轨道、箱型轨道梁内壁的顶面和左右两侧面;系统控制单元,系统存储单元,数据处理单元,通信单元,射频识别单元;射频识别单元、光学检测单元、系统存储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分别与系统控制单元连接,系统存储单元还与数据处理单元连接。本发明能够辅助甚至替代人工巡检完成对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箱型轨道梁内壁裂纹检测、锈蚀检测、限界检查以及走行面平整度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207828776U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721023276.7
申请日:2017-08-15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成都海逸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成都大学
Inventor: 王孔明 , 徐银光 , 范琪 , 李忠继 , 汪峥 , 陈庆 , 吴柏强 , 孙付春 , 张茂帆 , 刘孜学 , 袁影 , 罗正文 , 李凯 , 冉光泽 , 余浩伟 , 王坚强 , 杨文锐 , 吴晓 , 姚小军 , 曾永平 , 陶奇 , 杨国静 , 林红松 , 易立富 , 虞凯 , 李艳 , 杨捷 , 颜华 , 余颜丽
Abstract: 悬挂式单轨交通轨道梁外部智能检查维修车,以实现轨道梁外部故障、缺陷检查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并提供检维修作业条件。车体尾部设有悬挂式单轨轨道梁检查维护作业平台,安装有传感器升降支架、轮廓探测仪、升降围栏平移轨道、检查维护作业升降平台、限界检测激光传感器、锈蚀检测摄像机。悬挂式单轨轨道梁检查维护作业平台可在升降围栏平移轨道上横向运动和垂向上运动,运动范围覆盖轨道梁左侧、右侧和下侧。轮廓探测仪和锈蚀检测摄像机安装于车体中部两侧可垂向运动的传感器升降支架上。(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2827905U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921987369.0
申请日:2019-11-18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双供电制式旅游轨道交通系统,包括列车和由明线段、隧道段旅游轨道交通系统。列车车体内设置为其在明线段上行驶提供电力的蓄电池组或超级电容包,并在车体顶部设置在隧道段内直接从接触网取流的受电弓,且配置适应列车运行中升降需求的缓冲装置。明线段仅敷设轨道结构,线路旁侧不设置任何立柱和供电线,由列车自行提供行驶动力。隧道段内于隧道顶部架设接触网,在隧道段出入口处设置接触网受流切换装置,列车以正常速度驶入隧道段后其受电弓经由接触网受流切换装置与接触网平稳接触,由接触网提供列车行驶电力,并为蓄电池组或超级电容包快速充电提供电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