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958246B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280057655.1
申请日:2012-11-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20/1084 , B60K6/445 , B60W10/06 , B60W10/08 , B60W10/26 , B60W10/30 , B60W20/16 , B60W20/17 , B60W30/18054 , B60W2510/068 , B60W2510/244 , B60W2530/12 , Y02T10/54 , Y02T10/6239 , Y02T10/6286 , Y10S903/93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及其控制方法,所述混合动力车辆包括:发动机(20),该发动机在排气通路中具有催化剂(27);第一和第二电动发电机(MG1,MG2);电池(63);和动力传递机构(30,50),该动力传递机构通过齿轮机构将驱动轴(53)、发动机(20)和电动发电机(MG1,MG2)连结成使得转矩能被传递。当冷却剂温度在阈值以下时,执行用于起动发动机(20)并且使点火正时延迟一延迟量的催化剂升温运转。当电池电量在阈值以下时,执行用于起动发动机(20)并且通过驱动第一电动发电机(MG1)来对电池(63)充电的强制充电运转。在强制充电运转期间,基于电池电量改变发动机负荷。当在强制充电运转期间执行催化剂升温运转时,随着发动机负荷增大而减小用于促进催化剂(27)的升温的延迟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958246A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280057655.1
申请日:2012-11-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20/1084 , B60K6/445 , B60W10/06 , B60W10/08 , B60W10/26 , B60W10/30 , B60W20/16 , B60W20/17 , B60W30/18054 , B60W2510/068 , B60W2510/244 , B60W2530/12 , Y02T10/54 , Y02T10/6239 , Y02T10/6286 , Y10S903/93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及其控制方法,所述混合动力车辆包括:发动机(20),该发动机在排气通路中具有催化剂(27);第一和第二电动发电机(MG1,MG2);电池(63);和动力传递机构(30,50),该动力传递机构通过齿轮机构将驱动轴(53)、发动机(20)和电动发电机(MG1,MG2)连结成使得转矩能被传递。当冷却剂温度在阈值以下时,执行用于起动发动机(20)并且使点火正时延迟一延迟量的催化剂升温运转。当电池电量在阈值以下时,执行用于起动发动机(20)并且通过驱动第一电动发电机(MG1)来对电池(63)充电的强制充电运转。在强制充电运转期间,基于电池电量改变发动机负荷。当在强制充电运转期间执行催化剂升温运转时,随着发动机负荷增大而减小用于促进催化剂(27)的升温的延迟量。
-
公开(公告)号:CN101542096A
公开(公告)日:2009-09-23
申请号:CN200780041724.9
申请日:2007-11-0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内燃发动机,其中,来自气缸组(1、2)的废气供应至共用的NOx(氮氧化物)储存催化剂(12)。当NOx储存催化剂(12)应当释放SOx(硫氧化物)时,使一个气缸组(1)的平均空燃比为浓并使另一个气缸组(2)的平均空燃比为稀。此时,使一个气缸组(1)的气缸(3)的空燃比成为从两个预定目标浓空燃比中选择出的一个目标浓空燃比,同时使另一个气缸组(2)的气缸(3)的空燃比成为从两个预定目标稀空燃比中选择出的一个目标稀空燃比。
-
公开(公告)号:CN101542096B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0780041724.9
申请日:2007-11-0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内燃发动机,其中,来自气缸组(1、2)的废气供应至共用的NOx(氮氧化物)储存催化剂(12)。当NOx储存催化剂(12)应当释放SOX(硫氧化物)时,使一个气缸组(1)的平均空燃比为浓并使另一个气缸组(2)的平均空燃比为稀。此时,使一个气缸组(1)的气缸(3)的空燃比成为从两个预定目标浓空燃比中选择出的一个目标浓空燃比,同时使另一个气缸组(2)的气缸(3)的空燃比成为从两个预定目标稀空燃比中选择出的一个目标稀空燃比。
-
公开(公告)号:CN102510940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080040790.6
申请日:2010-11-0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41/0002 , F02D9/105 , F02D11/105 , F02D41/045 , F02D2009/0235 , F02D2009/0294 , F02D2041/1431 , F02D2041/1434 , Y02T10/42
Abstract: 通过基础系统规范模型(31)将要求吸入空气流量(Mt)转换为模型后要求吸入空气流量(BMtsm),并且使用进气系统模型的逆模型来计算基础系统要求节气门开度(BTA)以便实现模型后要求吸入空气流量(BMtsm)。另一方面,通过高响应系统规范模型(33)将要求吸入空气流量(Mt)转换为模型后要求吸入空气流量(HMtsm),并且使用进气系统模型的逆模型来计算高响应系统要求节气门开度(HTA)以便实现模型后要求吸入空气流量(HMtsm)。此后,将目标节气门开度(TAt)设定为落在从基础系统要求节气门开度(BTA)到高响应系统要求节气门开度(HTA)的范围内并减小变化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891085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780066727.1
申请日:2017-10-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发动机起动系统(10)包括:驱动齿轮(23),所述驱动齿轮(23)能与连接到发动机(90)的输出轴(91)的被驱动齿轮(92)啮合;使驱动齿轮旋转的电动机(21);啮合装置(25),所述啮合装置(25)改变被驱动齿轮与驱动齿轮的啮合状态;能充电放电的第一电源(31);以及能充电放电的第二电源(32)。发动机起动系统在起动发动机时,在利用啮合装置使驱动齿轮与被驱动齿轮啮合之前的期间,从第一电源向电动机供给电力且不从第一电源向啮合装置供给电力,从第二电源向啮合装置供给电力且不从第二电源向电动机供给电力。
-
公开(公告)号:CN104249732A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申请号:CN201410299888.3
申请日:2014-06-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20/10 , B60K6/445 , B60W20/15 , B60W30/20 , B60W2030/206 , B60W2510/0685 , B60W2710/083 , Y02T10/6239 , Y10S903/902 , B60W20/00 , B60W10/06 , B60W10/08 , B60W2710/0666
Abstract: 第一轴(41)具有耦合到发动机(3)的一端。减振器(50)具有耦合到第一轴(41)的另一端的弹簧(53)。第二轴(42)具有耦合到弹簧(53)的一端。第三轴(43)与最终输出轴(31)相对应地旋转。第四轴(44)具有耦合到第一旋转电机(10)的一端。功率分配机构(60)设置在第二轴(42)的另一端、第三轴(43)的一端和第四轴(44)的另一端中,并在第二轴(42)、第三轴(43)和第四轴(44)之间传递扭矩。控制单元控制旋转电机的扭矩。ECU(70)基于指示减振器(50)的扭转角的信息来计算扭矩校正值,扭矩校正值是用于旋转电机(10)的扭矩的校正值,扭转角是第一轴(41)与第二轴(42)之间的相对角,且ECU基于所计算的扭矩校正值来校正旋转电机(10)的扭矩。
-
公开(公告)号:CN107614312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680017020.7
申请日:2016-03-08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B60L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L3/08 , B60L3/0061 , B60L3/12 , B60L15/2081 , B60L2240/16 , B60L2240/423 , B60L2240/642 , B60L2250/10 , B60L2250/28
Abstract: 在电动机(13)产生驱动力即转矩的状态下的车辆(EV)加速度、比利用该转矩行驶的状态下的车辆(EV)的加速度小的情况下,使车辆(EV)的通知装置即显示器(32)显示警告,向使用者进行通知。
-
公开(公告)号:CN109891085B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1780066727.1
申请日:2017-10-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发动机起动系统(10)包括:驱动齿轮(23),所述驱动齿轮(23)能与连接到发动机(90)的输出轴(91)的被驱动齿轮(92)啮合;使驱动齿轮旋转的电动机(21);啮合装置(25),所述啮合装置(25)改变被驱动齿轮与驱动齿轮的啮合状态;能充电放电的第一电源(31);以及能充电放电的第二电源(32)。发动机起动系统在起动发动机时,在利用啮合装置使驱动齿轮与被驱动齿轮啮合之前的期间,从第一电源向电动机供给电力且不从第一电源向啮合装置供给电力,从第二电源向啮合装置供给电力且不从第二电源向电动机供给电力。
-
公开(公告)号:CN104249732B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410299888.3
申请日:2014-06-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20/10 , B60K6/445 , B60W20/15 , B60W30/20 , B60W2030/206 , B60W2510/0685 , B60W2710/083 , Y02T10/6239 , Y10S903/902
Abstract: 第一轴(41)具有耦合到发动机(3)的一端。减振器(50)具有耦合到第一轴(41)的另一端的弹簧(53)。第二轴(42)具有耦合到弹簧(53)的一端。第三轴(43)与最终输出轴(31)相对应地旋转。第四轴(44)具有耦合到第一旋转电机(10)的一端。功率分配机构(60)设置在第二轴(42)的另一端、第三轴(43)的一端和第四轴(44)的另一端中,并在第二轴(42)、第三轴(43)和第四轴(44)之间传递扭矩。控制单元控制旋转电机的扭矩。ECU(70)基于指示减振器(50)的扭转角的信息来计算扭矩校正值,扭矩校正值是用于旋转电机(10)的扭矩的校正值,扭转角是第一轴(41)与第二轴(42)之间的相对角,且ECU基于所计算的扭矩校正值来校正旋转电机(10)的扭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