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05180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353143.4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梁江涛 , 肖宝亮 , 刘锟 , 徐海卫 , 李晓林 , 吕博 , 张大伟 , 徐永先 , 李继新 , 田志红 , 朱国森 , 张明生 , 张猛 , 周旬 , 张亮亮 , 魏绍东 , 于孟 , 缪成亮 , 杨春政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多模式薄板坯连铸连轧产线生产高碳钢的方法,属于高碳钢技术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不能生产出2.0mm以下规格的热轧产品,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通过对连铸、轧制、卷取等多个环节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控制,在连铸机出口和粗轧之间增加一个辊底式隧道炉,隧道炉包括固定段和移动段,具备板坯下线功能,可实现单坯、半无头和全无头多模式轧制,拓展产品厚度范围,通过本发明得制备方法生产的热轧钢带可以直接热轧到0.8mm,覆盖目前传统冷轧退火热成形钢带的厚度范围,且省区了冷轧和退火等环节,缩短流程,较少碳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17802406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856406.5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晓林 , 肖宝亮 , 郭薇 , 张大伟 , 田志红 , 徐海卫 , 文杰 , 杨春政 , 于孟 , 李继新 , 徐永先 , 吕博 , 杜倩 , 魏绍东 , 缪成亮 , 董占奎 , 梁江涛 , 张明生 , 张猛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38 , C22C38/28 , C22C38/32 , C22C33/04 , C21D8/02 , C21D11/00 , B22D11/00 , B21B3/02 , B21B45/08 , B21B37/7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980MPa级马氏体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钢材制备领域所述马氏体钢的化学成分包括:C、Si、Mn、Al、P、S、Ti、Cr、N、B以及Fe;其中,以质量分数计,C的含量为0.04%~0.25%,Si的含量为0.1%~1.0%,Mn的含量为1.2%~3.0%,Al的含量为0.02%~0.35%,P的含量≤0.005%,S的含量≤0.002%,Ti的含量为0.010%~0.10%,Cr的含量为0.1%~0.6%,N的含量≤0.004%,B的含量为0.0010%~0.0030%。合理设计化学成分,采用C‑Si‑Mn‑Ti‑Cr‑B成分体系,形成马氏体+少量铁素体的金相组织,组织中较多了马氏体组织保证了马氏体钢的强度达到980MPa要求,并且在组织中引入少量的软相铁素体组织,在折弯变形时,与硬相马氏体组织协调应变,提高折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655107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848968.5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高延伸率SAPH440酸洗汽车用钢表面质量改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调整钢坯成分;调整热轧工序控制参数;调整酸洗工序控制参数。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高延伸率SAPH440酸洗汽车用钢表面质量改善方法简单、经济、高效,可以在不增加产线生产难度同时不影响成品性能的条件下较容易的提高酸洗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533276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209359.0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丝埋弧焊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涉及焊接控制领域,主要为解决现有埋弧焊方法应用场景较少,焊接中厚板时焊接效果较差的问题。该方法包括:获取焊接启动指令;基于所述焊接启动指令,控制所述第一焊机和第二焊机进行焊接操作,其中,所述第一焊机和所述第二焊机的接入电流不同。本发明用于双丝埋弧焊控制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3322411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10258686.4
申请日:2021-03-10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
Inventor: 董现春 , 穆斯塔法 , 张衍 , 王中兴 , 王宝昆 , 刘新垚 , 郭子峰 , 闫志 , 杨建炜 , 李学涛 , 王凤会 , 陈延清 , 赵英建 , 牟淑坤 , 张飞虎 , 陈炜煊 , 魏绍东 , 刘宏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28 , C22C38/26 , C22C38/32 , C22C38/22 , C22C38/24 , C21D1/18 , C21D9/00 , C21D6/00 , B21B1/26 , B62D7/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向拉杆用钢及其制备方法、转向拉杆,属于汽车零部件制备技术领域,所述转向拉杆用钢由如下质量分数的化学成分组成:C:0.26~0.45%,Si:0.45~0.80%,Mn:1.1~1.4%,P≤0.015%,S≤0.003%,Ti:0.03~0.05%,Nb:0.02~0.05%,B:0.0010~0.0050%,Cr:0.20~0.90%,N≤0.006%,Mo:0.01~0.5%;V:0.01~0.2%,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提供的转向拉杆屈服强度为850‑1300MPa,抗拉强度为1000‑1500MPa,延伸率为8‑5%,承受最大拉力为882‑1960KN,使用安全,且寿命长。
-
公开(公告)号:CN118720080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311307132.4
申请日:2023-10-10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肖宝亮 , 吕博 , 李晓林 , 张大伟 , 朱国森 , 田志红 , 徐海卫 , 于孟 , 李继新 , 王浩宇 , 张郢 , 崔秋艳 , 周旬 , 张亮亮 , 梁江涛 , 魏绍东 , 李浩源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冶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用钢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汽车用钢的抗拉强度为≥590MPa,所述方法包括:采用无头模式对具有设定化学成分的钢水进行连铸,并控制所述连铸的拉速,后进行均热以及粗轧,得到中间坯;对所述中间坯进行加热,后进行轧制,并控制所述轧制的终轧温度,得到热轧板;对热轧板进行冷却,后进行卷取,并控制所述卷取的温度;对卷取后的热轧板进行酸洗;其中,所述酸洗包括破磷拉矫,并控制所述破磷拉矫的延伸率,得到汽车用钢。本申请内容在制备汽车用钢工艺中降低了碳排放,节约了能源。
-
公开(公告)号:CN118437842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496145.9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辊压成形件的回弹控制方法及装置,属于金属塑性加工技术领域,回弹控制方法,其包括:对辊压成形件进行相对方向的辊压加工;在上述相对方向的两侧方向,对辊压成形件的两侧施加相对的侧向挤压力,使辊压成形件在两侧方向产生塑性变形;回弹控制装置包括:支撑架;辊压组件,辊压组件连接于支撑架;挤压组件,包括挤压辊和紧定件,挤压辊连接于支撑架,挤压辊相对于支撑架能够侧向移动,以向辊压成形件施加侧向挤压力,挤压辊能够通过紧定件固定于支撑架。本申请不依赖于回弹预测,无需通过调整不同辊的辊压间隙控制回弹,能够有效降低高强度钢的回弹量,大幅度提升了辊压后零件的尺寸精度,也减少了辊压产线的调试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8310895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354059.4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冲击线评价方法,获取第一试样,通过对第一试样进行折弯试验,获取第二试样,通过压平第二试样,对第二试样进行胀形试验,获取第三试样,通过对第三试样进行局部硬度试验,根据局部硬度试验结果,对第三试样的残余冲击线定量评估。通过对第一试样折弯,压平和胀形获取第三试样,模拟了对金属薄钢板冲压的过程,并对第三试样的冲击线迹进行局部硬度试验,实现了金属薄钢板冲压冲击线的定量测定及分析,确定了影响冲击线程度的参数,有利于后续对材料性能评价及冲压工艺的制定。
-
公开(公告)号:CN118086776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353150.4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吕博 , 张大伟 , 李晓林 , 梁江涛 , 肖宝亮 , 杨春政 , 李继新 , 徐海卫 , 于孟 , 王浩宇 , 张郢 , 崔秋艳 , 李生存 , 贾海员 , 朱国森 , 周旬 , 张亮亮 , 魏绍东 , 李浩源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热轧钢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冶金技术领域。钢板的化学成分包括:C:0.005质量%‑0.04质量%,Si:≤0.05质量%,Mn:0.05质量%‑0.4质量%,P:≤0.015质量%,S:≤0.002质量%,Al:0.02质量%‑0.05质量%,Fe;金相组织为铁素体和极少量的珠光体。本申请所述的带钢在多模式薄板坯连铸连轧产线生产,通过对带钢的化学成分、终轧温度、卷取温度以及酸洗工艺等的控制,在层流冷却辊道上使用在线保温罩设备,制备出的热轧钢板具有薄规格、低强度、高延伸率的特点,厚度为0.8‑1.2mm,屈服强度为170‑240MPa,抗拉强度为280‑340MPa,延伸率为46%‑55%,能够替代部分冷轧产品,实现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目标,促进钢铁行业和汽车行业绿色转型。
-
公开(公告)号:CN117802408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857438.7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大伟 , 吕博 , 肖宝亮 , 李晓林 , 杨春政 , 李继新 , 徐海卫 , 于孟 , 王浩宇 , 张郢 , 周绍轩 , 郭薇 , 严乐明 , 贾海员 , 梁江涛 , 周旬 , 魏绍东 , 李浩源 , 杜倩 , 田志红 , 刘锟 , 董现春 , 刘新垚 , 张亮亮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26 , C22C38/28 , C21D8/02 , C21D11/00 , B21B37/74 , B21B3/0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汽车结构用热轧双相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780MPa级热轧双相钢及其制备方法,该双相钢的化学成分包括:C:0.15质量%‑0.20质量%,Si≤0.20质量%,Mn:1.0质量%‑1.5质量%,P≤0.015质量%,S≤0.005质量%,Alt:0.02质量%‑0.05质量%,Cr:0.20质量%‑0.50质量%,Nb:0.01质量%‑0.03质量%,Ti:0.01质量%‑0.03质量%,Fe;金相组织为铁素体和马氏体。本申请基于薄板坯连铸连轧产线装备设计,采用无头轧制方式制备,所制备的双相钢沿轧制方向的抗拉强度为780‑880MPa,断后伸长率A80为15‑22%,屈强比为0.50‑0.70。本发明所述方法实现了厚度为0.8‑2.0mm热轧双相钢的高效生产。
-
-
-
-
-
-
-
-
-